怎麼看借勢GPT4o“吉卜力”熱的Remini登頂?

Remini在四月1號更新了一個版本後,迅速走紅APP市場,緊跟ChatGPT的熱潮登頂。我們之前《怎麼看待“AI影像特效”讓GPT在1小時內新增百萬使用者?》講過,4o憑藉吉卜力工作室畫風的特效臉征服了大批網民。
所以,在這個熱度席捲之際Remini版本的特效臉也成功登入APP STORE市場截圖封面,那麼老牌的、最快跟進熱度的Remini必然能夠接住這波濤天的流量。
某投資大佬剛講過AI技術是沒有壁壘的,這種團隊的運營能力才是產品壁壘的基礎。但我能為此寫一篇內容,肯定視角不會聚焦在這種見證過無數遍的事情上,我相信關注我公眾號的這些行業老炮不會買賬的。如果我寫到這,他們就肯定關閉網頁了。
其中我拿兩個有趣的事情來說下:
1)我看到的一個付費手法的更新:
你們第一反應是不是猜,這三組SKU如果按常理邏輯可能是,免費試用(68/周續費)和直接68/周訂閱形成對比,然後這個8元會是一個什麼新套路的設計?
emmmmmm

這樣猜必然是沒錯的,在被訂閱討論洗腦的這些年裡,越有經驗的人越會這樣盲猜。

然而實際上,其實都是一個周訂閱(每週68元的購買項),但給了三種模式:
Free Trial vs. Intro Pricing vs. Original 
如果你被賦予這三組SKU,你怎麼可能再不去選擇第一個免費試用呢?我們都知道當今比較熱門的設計是拿免費試用和原價訂閱去做對比,讓使用者把焦點聚焦在對比,而不是免費試用之後的“高額續費”。理論上,兩個SKU對比應該就夠了。那麼多出這個8/周的Intro pricing是不是多餘了?
我沒實測過,但開發者的設想無非是增加多一個傻白甜的選項:讓購買者在決定嘗試免費試用的時候,沉浸在“自己智商線上”、“自己賺了”、“我才不傻!誰會去直接掏錢呢”的自信中。
但理論上多一個選項就會延長購買決斷,所以實戰的資料結論,還得你們自己親自去測試下。
2)特效直觀的效果評判(Remini vs ChatGPT)
我先講下這組圖呢,右邊是本人原圖,中間是Remini的效果圖,右邊是CHATGPT簡易指令的出圖效果。你可以發現在還原度上,Remini確實是勝出的:你可以注意到餐食上的還原,帽子造型的還原,窗玻璃反光裡的餐廳佈局,各方面都是Remini勝出。
不過呢,右邊CHATGPT生成的圖片僅僅是透過我的簡易指令(用灌籃高手的畫風去生成我的照片)去生成的,如果透過更多的prompt,肯定會更還原一些。但是你要記住,這樣的操作就會讓使用者的操作成本大幅提高。如果使用者是追求還原度的那類使用者,對他們來說,從產品的便捷體驗上講,就是敗筆。
說到這裡,我又要提及我之前分析的這篇內容《怎麼看待“AI影像特效”讓GPT在1小時內新增百萬使用者?》(要好好品筆者內容裡的邏輯啊,寫那麼好,沒人看咋行?),我清晰地講過,ChatGPT的4o肯定會衝擊AI影像賽道的產品。優劣勢很明顯,大部分AI影像賽道的產品是依靠整合後調參後的特定特效讓使用者快捷使用,4o讓ChatGPT在快捷性方面已經有了重大突破(簡易指令也能生成高還原的圖)且4o的特效很自由。示例如下:
左邊海賊王畫風,右邊是灌籃高手畫風。
你可以生成海賊王畫風的,你也可以生成灌籃高手畫風的,你也可以生成各種各樣,但凡你打得畫風名字的特效。
因此目前在僅對比Remini的前提下,CHATGPT依然在自由度上完勝,但要達到同一水準的還原度上,CHATGPT會在“生圖快捷性”上輸掉。
因此影像賽道的產品要和CHATGPT對抗的話,今後能發揮的優勢 1. 在於篩選和明確特效並進行快速營銷 2. 選完特效後,要確保照片的還原度上擁有優勢 方能在快捷性體驗上打敗GPT,獲得付費使用者。
源 |  九日論道(ID:growthhack
作者  BenjaminDxc  ;  編輯 | 呼呼大睡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