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法國每年25萬起狗咬傷人事件:狗主人最高可判處10年監禁

巴黎3月5日(小新)近日,法國多地發生惡性犬隻襲擊事件,其中一些甚至造成致命傷害。法國每年大約有25萬起狗咬傷人事件,其中86%的受害者認識該犬隻。面對日益嚴峻的犬隻攻擊問題,狗主是否應該承擔法律責任?他們可能面臨哪些懲罰?
【慘劇不斷,犬隻咬人案件頻發】
2025年2月2日,法國莫爾比昂省Questembert發生一起嚴重狗襲擊事件,一隻比利時牧羊犬咬傷一名11個月大的嬰兒,儘管緊急救援人員迅速介入,但嬰兒仍因傷勢過重不幸去世。
2024年8月18日,在瓦茲省Grandvilliers,一名8歲兒童在教堂廣場被未拴繩、未戴嘴套、未接種疫苗的位元犬嚴重咬傷。案件最終導致狗主人被判處24個月監禁,其中8個月為實刑。
2024年3月20日,在曼恩省Besneville,兩隻狗(羅威納和杜賓犬)失控襲擊了一名4歲男童及其母親。孩子背部受傷,母親大腿被咬傷,全家人受到嚴重心理創傷。母親表示:“我的孩子從此害怕所有的狗,晚上噩夢不斷,還讓我帶他搬家。”
【狗的品種是決定因素嗎?】
許多人認為,特定品種的狗更具攻擊性,例如美國斯塔福郡梗犬(American Staffordshire Terrier)、位元犬(Pitbull)、羅威納犬(Rottweiler)等。因此,法國法律對這些“危險犬類”有嚴格的管理規定,狗主人需要持有特定的養犬許可證。
然而,法國國家食品、環境與勞動衛生安全域性(ANSES)的一項研究表明,狗的攻擊性並不僅僅取決於品種,更取決於狗的教育、健康狀況、年齡、與人類的互動以及主人是否履行監管責任。
【狗主人的法律責任與可能的處罰】
根據法國《民法典》第1243條,狗主人對其犬隻造成的任何傷害負有責任,即使該狗未拴繩、逃跑或走失,狗主人也需承擔法律後果。
狗咬傷事件後狗主人必須做什麼?
  • 立即向市政府報告,並登記犬隻的攻擊記錄;
  • 將狗送至官方獸醫機構進行觀察,檢查是否攜帶狂犬病毒;
  • 讓狗接受行為評估,判斷其是否對社會構成潛在威脅;
  • 若受害者提出訴訟,狗主人需賠償所有醫療及心理治療費用。

狗主人可能面臨的刑罰:
如果因狗主疏忽(如未拴繩、未佩戴嘴套、未監管等)導致狗襲擊他人,狗主可能面臨以下懲罰:
  • 咬傷導致輕傷:狗主人需賠償受害者,並可能面臨罰款或短期拘留。
  • 咬傷造成重傷:狗主人可能被判處最高5年監禁和75,000歐元罰款。
  • 咬傷導致死亡:狗主人可能被判處最高10年監禁和150,000歐元罰款,並被指控過失殺人。

2025年1月,法國奧恩省(Orne)一名男子因非法飼養攻擊性犬種,並且未履行監管責任,被處以200歐元罰款,其犬隻被強制安樂死。
如何防止狗襲擊事件發生?
  • 必須拴繩,並在規定區域內給狗佩戴嘴套;
  • 定期進行訓練,讓狗適應人與社會環境,減少攻擊性;
  • 帶狗進行定期健康檢查,確保沒有導致攻擊行為的生理或心理問題;
  • 監督兒童與狗的互動,不要讓孩子單獨與狗相處。

如何避免被狗襲擊?
  • 不要直視狗的眼睛,這可能被視為挑釁;
  • 避免突然跑動或大喊,可能會激發狗的攻擊本能;
  • 雙臂下垂,保持冷靜站立,讓狗知道你無害;
  • 如果狗開始攻擊,儘量用物品(如包、外套)阻擋,減少直接接觸。
【法國犬隻管理制度亟待加強】
儘管法國政府已對危險犬類實施了嚴格監管,但普通犬種的襲擊事件依然頻發,並造成嚴重後果。許多狗主人仍然未能正確監管犬隻,導致許多無辜兒童和路人受害。
在法國,圍繞如何加強犬隻管理、制定更嚴格的飼養規定,社會各界仍在激烈討論。許多受害者家庭呼籲加強監管措施、提高狗主的法律責任,以減少狗襲擊事件的發生。
狗是人類的朋友,但也是一種具有攻擊性的動物。作為狗主人,承擔責任,確保社會安全,是每一位養犬者的義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