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派客創始人林永強:決然轉型硬折扣,這仗我怎麼打?


出品

/聯商網

撰文/韻凝

林永強於1999年入行,在商超領域擁有25年的豐富經驗。他曾是福建冠超市的董事長,用二十年時間將冠超市做到了20億左右的規模。
2023年,林永強決心二次創業,告別了原有傳統超市業務和團隊,全力投入運營硬折扣超市品牌“冠派客”。2023年4月,首家冠派客超市在福州開業。在林永強的帶領下,冠派客發展迅速。截至目前,其已經在福建、浙江等地佈局了33家門店。

為什麼在關鍵董事會上,

林永強

毅然宣佈放下以往的所有,轉身踏入競爭白熱化的硬折扣超市領域?是什麼讓他做出如此大膽的抉擇?轉型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商業策略?又將給商超行業帶來哪些新思路?我們一起走進冠派客創始人林永強,一探究竟。

以下為

《聯商網》

與林永強的對話:

01
為何放下傳統存量,轉型硬折扣?

聯商網:

為什麼2023年決定放下做了20多年的商超行業,投身做硬折扣冠派客?當時是如何做創業決策的?

林永強:超市這個業務,在過去的20多年時間中,應該有一個紅利期。但是從線上到現在的到家業務,原有的格局已經被打破。在這幾年,我發現超市整個流通效率非常低下,環節跟渠道太多,加價率太高,快消品從出廠到消費者環節,至少要加一倍或者兩倍的價格。只要從供應鏈路上做一些改造,硬折扣就有很大的機會,折扣化的轉型實際上是把品類進行最佳化。

我在國外進行了很多學習,這個時期大家消費會比較理性,這是折扣業務發展的一個很好的機會。所以我果斷放棄掉原來的存量,然後帶一批新的團隊成員來開始創業。我們研究折扣店的起點,就來自於德國的ALDI和LIDL,它們門店的收銀員就是理貨員。所以我們冠派客門店裡面,收銀員也就是理貨員。當時我們去看它們一家店6個人,現在我們也做到了一家店5個人。

聯商網:因為有之前(傳統商超)的積累和認知,您認為進入硬折扣賽道會有哪些便利?
林永強:我們是優於新進入者的,經驗這個東西一定是有幫助的,但也會有一些問題。我們團隊很大一部分成員是新人,組合成為我們現在的買手。我們不希望他們有原來的這種慣性思維。品類組合上面完全不一樣,做超商的時候是供應鏈導向,供應商告訴你,你要賣哪些產品。

現在我們完全不是,我們先判斷誰是我們的

消費者,他們需要什麼樣的產品,顧客熟悉的品牌才是大牌。

所以供應鏈路完全也突破了,我們只有不到百分之十是用到原來的供應鏈路。

02
做硬折扣的核心理念與競爭壁壘
聯商網:做硬折扣的核心關鍵是什麼?
林永強:我所有的業務動作就三個字:“做簡單”!“

做簡單”就會有很多的機會,我這幾年特別迷戀第一性原理,所有的事情都從根刨起來,重點要看解決什麼問題,能不能從最根本上去滿足需求。“

做簡單”這個理念,

在所有的運營採購、供應鏈組合上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我們完全破除掉了原來的方法。
折扣這個詞雖然非常火,但是“火”不一定對行業有很大幫助,最後做下來可能會一地雞毛。我們還是要堅持長期主義,有自己的邏輯和主張。實際上,

硬折扣業務需要有自有品牌

,這樣才能做出更多折扣。當品牌心智還沒有完全出來的時候,我希望是用消費者熟悉的品牌,來建立我的價格心智、價效比心智。

我們的一些經營主張,是貼在店鋪牆上的,也不斷透過廣播去傳播。很有意思的是,我們的顧客會跟另外的顧客說:“他們家就是用自助收銀,就是把人都省下來,把成本都節省下來,所以才會這麼便宜。”顧客現在都會講我們這樣的故事。
我們有一家店生意特別好,但是現場特別凌亂,顧客也會這樣講:“他們之所以那麼亂,是因為東西賣得很快,我們的貨架是空的,顧客反而有購買的慾望”。“你看價格牌都褪色了”。
聯商網:為什麼褪色了?感覺價格牌真的好久都沒動過。
林永強:對,我們一直都賣這個價。現場的商品動銷很快,這種磁場顧客也能感受得到,反而覺得在這樣的賣場裡面購物,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雖然我的門店投入很簡單,但是在購物中心裡面,大家都認為我們是一個很有品質感的門店。
所以,我們有著比較特別的能力,那就是透過設計來彌補投入的不足。比如說我們的購物袋,對標的是免稅店用的材質,設計感、質感很好,而且很耐用,給消費者傳達出來的心智是,我們是有品質感的。我在福建三明上高鐵的時候,看到有十幾個人拎著冠派客的袋子,感到特別激動和驕傲。
聯商網:怎樣才能透過價格傳達給消費者非常好的心智?
林永強:其實不只是價格,應該叫價效比。硬折扣業務肯定先從破價開始,如果沒有這個動作,實際上很難去打動消費者。在流轉的過程中,我覺得有很大的空間。比如,在流轉效率和訂貨量週轉環節,都可以把成本降下來。這個跟第一性原理類似,週轉效率快,加價率可以不需要很高。快速把產品流轉出去,這樣的做法是更有效率的。
聯商網:大家都在講低價、做折扣破價,破到最後不可能再破到成本價,因為一定會劣幣驅逐良幣。您覺得市場會有哪些變化?
林永強:實際上,硬折扣的價格空間肯定是有限的,破價的機會也有,但是不多,要看最終你的價格能不能比別人低。其實我覺得比較難的還是在運營這一端。實際上,我們現在把所有的事情做簡單,把成本做低,運營成本的降低才是你最高的那個壁壘。
假如說,我們現在的設計是在18-20個點的毛利,那我的成本就必須控制在10個點之內。需要把所有的流程重新打破,進行設計,同時要進行供應鏈改造。硬折扣最終誰能勝出,關鍵還是在運營,在所有的流程設計上。
聯商網:運營流程的設計需要很多細節和時機把控,您都要親自抓、親自看?
林永強:

本身我對這個事情有興趣,每天早上我到辦公室,會跟買手團隊進行簡單交流碰撞。因為我們要求快,這個產品到底是優化了原來的產品,還是補充了原來類目的空缺?大家一起來討論這些產品是留存,還是給試的機會。

我上午在辦公室,如果不出差的話,下午的時間我就在賣場跟員工和顧客交流,很多資訊都是我在一線收集反饋回來,這些對我們調整業務有相當大的幫助。我會把購物中心所有的零售業態看一遍,做折扣業務的不同品牌、玩家都看一遍。別人一天走一萬步是運動,對我來說就是工作狀態。

但這些反饋回來的資訊還是偏主觀的,我要求我們的團隊在數字化上要更深一步,所以我們會不斷地去強化自身的資料分析能錄。經過科學的資料分析後,我們做決定會更加理性、客觀與高效。比如,我們開一家新店,需要用數字化工具將一家店的棚格表一鍵生成,然後買手再去做調校,整個效率就會高很多。
03
商超如何做折扣化轉型?

聯商網:你覺得傳統商超如何做折扣化轉型?

林永強:我們現在也在幫助一些區域零售商去做折扣化轉型。朋友找到我們,但又達不到冠派客那麼極致的要求,我們就幫助他去做折扣化轉型,進行一些設計,現場規劃以及商品佈局等,更需要用到數字化工具。當然,有一些產品還是需要在地化解決,所以我們大概能解決他們70%的供應問題。
更重要的是思維的轉變,他們一旦具備這樣的能力,也很容易去駕馭經營。這些夥伴們也希望冠派客的店能開到他們的區域。當我們的區域密度達到一定的狀態,且運營能力具備時,我們也可能會開到那個市場的。
聯商網:對於加盟,有市場聲音稱,加盟是割韭菜,做直營和貨的管控,才能更好地做出好品質,您這麼看待?
林永強:我個人對品牌還是有情懷的,對自己的品牌要求比較高,想要把品牌的標準和心智傳遞給消費者。
小店大連鎖,加盟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每個店如果都需要我們去管理的話,精細化程度反而不如加盟業者,他們在門店的精細化管理上,會比我們做得更好。我們會把精力跟能力放在後端供應鏈和系統化建設上,包括運營方式的不斷迭代。
第一,選址我一定要把關;第二,對參與業務的人,是否有精力運營好也很重要。我還是希望未來品牌能夠呈現出更多的張力,帶給加盟商一些回報。但實際上,我們還在測試過程中,透過一年多的測試,我覺得是能夠跑通的,基礎也不錯,團隊也在成長,所以我們在福建區域需要不斷加密。零售區域核心的擴張也很重要,我們周邊一些區域,比如浙江、廣東等,同業在跟我們做協同。我們也會把自有品牌逐漸呈現出來,不斷漸入佳境。
聯商網: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了,您怎麼樣更好地生活呢?
林永強:我對摺扣零售工作很有興趣,它是我生活一部分,沒有衝突的。

寫在最後

整個採訪中,林永強在談到第一性原理,以及在路上看到顧客揹著冠派客袋子時,眼中充滿了光芒。從傳統商超到轉型硬折扣,對於他來說,不僅是個人事業的突破,更是為零售行業點亮了新的燈塔。
冠派客的硬折扣實踐,鼓勵著更多零售從業者勇敢突破傳統,在變革中尋找生機,共同推動零售行業邁向更高效的未來,讓商業的價值真正迴歸到滿足大眾需求的本質上。

最後祝福林總所願皆成,依舊保持熱愛與激情!


歡迎關注聯商網影片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