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這次加拿大的行程安排得很緊密,剛回來倒個時差就開學了。連續兩天沒吃晚飯就睡了,一覺睡到天亮。
而他在家醒著的時候,幾乎都在聊他們在加拿大的各種見聞。第二次去了,還是很興奮、很喜歡。
明明是寒假,跑動萬里之外的加拿大上課,孩子們竟然都很開心和投入。


一個個都不想回來。
老王說有一個孩子,入關的時候跟邊檢的工作人員說,“我不是中國護照,把我送回加拿大吧”,工作人員樂到不行。
透過老王拍下的照片,更能直觀感受他們的投入、理解他們的喜歡。
和加拿大學生同在一個教室上課;

在食堂,面對當地人利落地用英語點餐;

和小夥伴一起在RCS的活動室玩耍;

佇立在尼亞加拉瀑布前,感受自然帶來的震撼;

還有,去多倫多大學參觀,看加拿大排名第一的大學是什麼樣子……

二這一幅幅畫面讓我感受到,大寶的狀態稱得上是怡然自得——
和去年暑假,那個對“去加拿大參加夏令營”這件事還有些抗拒的男孩形成了鮮明對比。
而這,或許就是“走出去”最直擊人心的意義——紙上得來終覺淺,行不行,能不能適應,還是要“躬行”。
而對於老王來說,這次的挑戰更大。將近20個孩子,每天帶著上課、玩、晚自習,遍嘗各種酸爽。
但看到孩子們這麼開心,家長那麼滿意,他說再累都值得。回來的第一天,他一直唸叨,有些恍惚,感覺還在加拿大,還和孩子們在一起。
這兩年,收到過很多同學的諮詢:“孩子小學/初中/高中,有必要考慮留學嗎?”
我的回答始終如一:留學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異國他鄉、陌生環境是鏡子,能讓孩子在現實的“反射”中,看清自己未曾察覺的潛能;
與此同時,留學也是放大鏡,孩子的長處會在更廣闊的舞臺上被無限放大。

當孩子置身純英文教學的階梯教室,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夥伴協作完成小組作業時;

當他們在博物館觸控異國文明,在冰封的瀑布前感悟自然偉力時;

當他們發現“正確答案”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時……

那些關於學習、成長乃至人生的底層邏輯,都在經歷悄無聲息的重構。
因此,我認為,留學的核心價值從來不在於獲取學歷,更不在於提高英語(外語)水平,而在於讓孩子接觸到更多認知盲區,開啟眼界,喚醒對卓越和未知永恆的嚮往。
這是一場“認知革命”。
而短期的夏令營、冬令營(之前我們稱呼它為“微留學”),正是這場認知革命的“體驗版”。
我們不必在不知道孩子是否適應外國生活時,就舉全家之力、孤注一擲去搏一個未知的未來,而是可以花費一小部分時間,放手讓孩子去適應、去感受。
留學“體驗版”——
板牙加拿大冬令營
這就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用2-3周時間,測試孩子對加拿大的適應力,發掘他們的興趣傾向,驗證日後走上留學道路的可行性。
剛剛過去的加拿大冬令營,老王帶著近20個孩子降落在零下20℃的多倫多。

這群大多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年齡不同,性格迥異,表現也大不相同。但兩週的冬令營結束後,他們的成長肉眼可見:
有的孩子主動說還想參加夏令營,對今年夏天的AI課程感興趣;
有從來不願意用英語寫東西的孩子,開始用英語寫遊學日記;
還有的孩子,給家長講了好多所見所聞,家長感覺他一下子長大了……
冬令營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加拿大皇冠中學(RCS)的課堂上,他們感受到了與國內不同的教育模式;


在博物館,孩子們輪流cos講解員,利用AI瞭解並分享加拿大的自然與歷史;

還有令人觸動的“課外實踐”——老王帶著他們去shopping、去書店、逛超市,還用課上學習的口語練習點咖啡。

就像之前我說的那樣,這次冬令營,對孩子來說最珍貴的不是語言能力的提高,而是認知維度的提升——
當孩子發現世界可以這樣運轉,也可以那樣運轉,自我突破就開始了。
冬令營期間,老王拍了好幾條影片和同學們分享他的體會,幾乎每條影片下,都有同學在問:“怎麼報名?暑假還有活動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2025年暑期,基於冬季專案的成功經驗,我們會聯合RCS全面升級活動方案,屆時,夏令營將迎來三大升級——
學術體系升級:新增人工智慧課程,STEM實驗室依舊開放;
教學模式更新: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結合,行程更科學;
費用結構最佳化:2025夏令營優惠滿滿~具體方案暫時保密,悄悄說一句,開放早鳥價與老學員專屬優惠哦~

想了解更多的同學,趕緊點選下面的連結,預約我們今天上午10點的直播吧!
中國的孩子到國外參加夏令營,到底有什麼意義?
我想,可以總結為一句話:讓孩子推開世界的窗,開闊眼界;而眼界,決定了境界。
到外國參加夏令營,絕對不是簡單的“出國玩一趟”,而是用眼睛觀察、用心靈感受世界的難得機會。當他們站在異國的土地上,世界就不再是課本上的文字,而是觸手可及的真實。
這種沉浸式的學習,能讓孩子跳出“做題思維”,用更開放的視角理解多元文化,培養真正的全球視野。
1.語言從“考試工具”變成“生活技能”
在純英語環境中,孩子會發現語言不是試卷上的選擇題,而是點餐、問路、交朋友的“生存工具”。
還有,夏令營的很多場合,孩子都需要和英語母語的同齡人合作完成課題,這種“不得不開口”的壓力,反而能夠激發孩子的表達自信。

2.獨立是“摔出來的能力”
參加夏令營,意味著短時間離開父母庇護,孩子要自己整理行李、規劃零花錢、解決突發問題。
某種意義上看,夏令營是相對安全的體驗機會,允許孩子試錯。
像這次冬令營結束之後,有幾個家長都反饋說,孩子回國後獨立不少,規劃時間能力提高了,甚至能主動分擔家務。
這種獨立能力的培養,遠比多背幾個單詞更有長遠價值。

3.在團隊合作中學會“共贏思維”
外國的夏令營常設計需要協作的任務,如搭建“建築物”、戲劇表演、多人科學實驗……體驗多了,孩子會明白,最好的勝利不是“我比你強”,而是“我們一起做到”。
尤其是那些必須全員配合才能達成目標的活動,夏令營裡有很多。這些經歷會讓孩子學會傾聽、妥協,領導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也會得到相應提升。
4.用世界級教育資源點燃興趣
STEM課程、AI課程……國內的很多課程,其實是國外專案的“翻版”,孩子到國外去體驗原版,更有可能在科學的體系下,激發他們的“隱藏天賦”。
5.種下“文化包容”的種子
以加拿大為例,在這個移民國家,街上能遇到不同膚色、不同信仰、不同語言的人,孩子也會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夥伴一起上課、用餐。
這個過程中,他們會最為直觀地感受到,“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差異背後是平等”。
相信那些參加過跨文化夏令營的孩子,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會少一些偏見,多一些同理心去理解他人、化解衝突。

以上,就是這些年,我們一直堅持把孩子推向更廣闊的世界的理由。相信參加過夏令營之後,孩子收穫的不僅是知識,更是面對未知的勇氣、理解差異的胸懷、和創造可能性的自信。
那麼,2025年加拿大夏令營我們會給大家帶來哪些內容呢?下面我會用非常簡短的篇幅介紹下。
當然,想要了解更多的同學,還可以預約我們的直播哦~
2025加拿大夏令營:
科學+AI+文化體驗之旅
2025年的暑假,由板牙聯合加拿大皇冠中學(RCS)打造的AI主題夏令營即將如約開啟!

孩子們將在加拿大開啟一場“學遊並重”的成長之旅,在純英文環境中感受國際化教育,同時深度探索加拿大的自然與人文魅力。
學:互動式AI課程,接觸前沿技術,激發科學思維
作為夏令營的核心,RCS將提供原汁原味的加拿大AI課程。課堂採用小班制(約15人),由校內教師帶領孩子們——
動手實踐:透過AI相關的趣味專案,體驗相關知識的實際應用;
跨學科挑戰:圍繞環保、能源等現實議題,融合STEM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創新思維培養:在專案式學習中激發創造力,提升邏輯分析與團隊協作能力。
課程設計兼顧趣味性與學術性,讓孩子在“玩中學”,點燃對AI技術的熱情。

遊:從城市到自然的多維探索
課堂之外,孩子們將走進“沒有圍牆的教室”,用腳步丈量加拿大的多元文化——

人文之旅:探訪安大略省博物館、卡薩羅馬古堡,觸控歷史脈絡;登上CN電視塔俯瞰多倫多全景,感受現代都市活力。
自然奇觀:親臨尼亞加拉大瀑布的磅礴氣勢,漫步安大略湖畔,體驗生態保護理念。
名校參訪:走進多倫多大學校園,提前感受世界頂尖學府的學術氛圍,種下夢想的種子。
夏令營的行程還涵蓋金斯頓、渥太華等加東名城,在專業領隊陪同下,孩子們將全面感知加拿大的地理與文化多樣性。

住:安全舒適的校園生活
RCS為營員提供與本校生同等規格的食宿保障——
酒店式公寓:兩人間配備獨立衛浴、免費WiFi及健身房,校車15分鐘直達校園;

營養餐食:校園餐廳每日供應中西式自助餐,兼顧健康與口味需求;
全程監護:每2-3名學生配備一名生活老師,24小時照料起居,確保安全無虞。

雙重保險:境外旅行醫療險+加拿大公共醫保覆蓋全程;
應急機制:專業團隊規劃行程,成熟路線規避風險;
行前培訓:線上指導安全守則與文化適應技巧,幫助孩子快速融入。
相信在參加過夏令營之後,孩子們能在跨文化環境中拓寬視野,在科學探索中建立自信,為未來升學或留學積累寶貴經驗。
2025年,讓我們相約在清爽宜人的夏季加拿大吧~

圖源:公共圖片庫
最後,如果大家對遊學、留學相關事宜有任何疑問,歡迎大家識別下方二維碼,新增“板牙學習委員”隨時諮詢~

今天上午10點,計劃帶孩子在暑期出國參加夏令營的同學,一定要到直播間來,瞭解更多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