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有三位自稱合創汽車的員工在廣汽中心門口公開發聲。
他們的核心訴求只有一個:還錢。
條幅上寫著“合創汽車不退離職員工跟投款”,還請廣汽和珠江投管出面保護員工,要求合創“還我血汗錢”。

說實話,在新能源大浪淘沙的今天,車企門口拉條幅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這員工跟投款到底是什麼操作?
這個所謂的“跟投款”指向合創汽車曾經強制50多名員工跟投,金額超過1億。
合創汽車在推出該計劃的時候承諾得很好,表示如果有員工離職可以退投資款,但實際上不僅錢沒拿回來,甚至可能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
合創汽車,到底是無奈還是無賴?

新能源鼻祖,資金鍊崩了
如果你到現在還沒有聽過合創汽車,並不是你的問題,確實是因為這個品牌存在感太低。
但存在感低,並不代表前期重視度不夠。
論資歷,合創汽車在新勢力車企中,絕對有資格稱得上“老兵”。2018年,合創汽車前身“廣汽蔚來”成立,李斌、吳堅、古惠南等人都曾對該品牌抱有極高期待。
廣汽+蔚來的造車資源,傳統車企和新勢力的聯合在當時還算罕見,甚至讓合創成立時博來不少關注度。

在簽約儀式上,蔚來創始人李斌與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握手言歡,意氣風發。
一個是步入高速發展期的傳統造車廠,一個是牢佔頭部的新勢力,兩位大佬的站臺,讓這家合資車企的誕生即便是放在今天,也是起點頗高。
除了聲量,雙方還拉來許多投資、人才等資源。
比如首任CEO廖兵曾在廣汽集團下多家公司供職,在汽車研發、質量、戰略與管理等方面擁有超過25年從業經驗。
2019年5月,合創釋出全新品牌“HYCAN合創”及首款概念車。2020年4月,合創007正式上市,然而外界對這款車早有共識,從內到外,合創HYCAN 007更像一輛換殼蔚來ES6。

但或許野心過高,這款似乎各個賣點都平平無奇的車,官方指導價為29.98萬元,在當年9月銷量慘到只有2輛。
在2020全年,合創007銷量甚至沒有達到1000輛,與原定1.5萬輛的年銷量目標相差甚遠。
於是迫於市場的壓力,合創推出一款新車——合創Z03,單看13.28—16.88萬的價格來說,這款車比定位於中型SUV的合創007要便宜不少,看來為了銷量,合創也是準備做出讓步。

但這臺合創Z03,就像是埃安Y更換車標和前後燈的姊妹版車型,連內飾都完全沿用原版設計。可在入門續航一樣的前提下,埃安Y的起售價為11.98萬元,合創Z03卻是13.48萬元!直接貴了1.5萬元。
這對於主打網約車市場的合創來說,簡直是致命傷。
對比埃安Y在2023年實際上險203,723輛的資料來說,合創Z03甚至不到其零頭!

別看合創賣的不好,但盤子鋪的還挺大。
旗下共四款車型,涵蓋轎車、SUV和MPV車型,價格區間覆蓋十幾萬元至四十萬元。由於產品力不強、差異化不明顯,成立以來合創一直面臨銷量低迷的問題。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市場銷量不足2萬輛。
合創汽車的營銷策略更是劍走偏鋒,甚至讓人覺得極其匪夷所思——比如宣佈自己為“中國首家接受比特幣支付購車款的汽車企業”,承諾“車輛因寧德時代811電池起火將整車全賠”。

這紙看似給消費者承諾的宣告,實則是將起火自燃的“鍋”甩給了寧德時代,在賺足流量的同時直接引發網友熱議,認為這有貶低寧德時代而標榜自我的嫌疑,“適得其反、弄巧成拙的一次營銷,完全不考慮合作伙伴寧德時代的感受。”
今年,合創銷量持續走低,5月份銷量僅有196輛。

逼員工賣車,賣不出扣工資!
大機率是出於銷量告急,也逼出了合創汽車自救的一些歪招。
管理層一波波地換,甚至還找了不少其他法子。
有訊息稱,2023年合創推出了三大集團代銷計劃,不少合生珠江系公司都被列入計劃中,這些員工不僅要負責本身賣房的業務,還要負責幫忙銷售合創的全系車型。
而且這個代銷是有指標的,據稱除了特殊崗位,所有正式員工至少要賣出1臺車。
今年3月12日,合創汽車員工又對外爆料,總部頒發了一條全體員工“駐點幫扶計劃”的通知,把員工下派到經銷商門店裡賣車,賣不出去就扣工資。同時有報道表示,合創汽車拖欠供應商貨款和員工年終獎。

不過這些方式,並沒有看出對銷量有太大幫助,反而一步步揭露了合創經營困難、資金有問題的窘境。
時至今日,合創汽車的資金鍊已臨近枯竭。
合創成立後公開的融資只有兩輪,一次是珠江投管加入,聯合廣汽增資24.05億;另一次則是廣汽和廣汽埃安在2023年一起投資6億。
此前,有投資者在業績說明會上建議廣汽集團“儘快處理合作合創汽車”,作為廣汽和蔚來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試水品牌,合創汽車還是“廣汽蔚來”的時期,合創汽車的目的很明顯:
廣汽集團希望藉助合創汽車探索中高階新能源市場,蔚來則希望透過合創下沉至主流市場。

但目前,廣汽集團旗下推出了面向中高階市場的昊鉑,蔚來汽車先是撤資合創,後來推出了面向主流市場的樂道。
夾縫之中,合創成為“棄子”。

敬畏使用者,也是敬畏自己
這番操作下來,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員工的跟投款遲遲不發。
究其原因,就是公司資金鍊出了問題。
早在今年4月,有合創汽車員工在脈脈上爆料稱,在當月未收到任何溝通和解釋的情況下,只拿到了基本工資,績效工資一分未付。

合創汽車無論是產品還是營銷的很多試水,看起來都缺乏對產品最基本的敬畏感。
比如比特幣買車這件事,幾個小時後就釋出致歉宣告稱,還沒有未取得金融監管許可。
甚至這波騷操作,讓金主爸爸蔚來都坐不住了。很快便釋出微博宣告,稱:蔚來從來沒有“比特幣購車”方案。
並在評論區追加道:“廣汽蔚來是公司名,生產的產品品牌叫合創,不會生產廣汽或者蔚來品牌的產品。簡單來說,蔚來僅僅是個投資人,雙方沒有其他關係。” 這嫌棄程度,肉眼可見。

再比如,去年十月合創汽車新車型V09官宣上市。
在新車釋出會上,展示高壓快充技術卻“翻了車”。釋出會直播顯示,合創汽車在聯絡外部工作人員對車輛進行充電時,現場直播時間顯示為19:28,但是鏡頭畫面中車輛儀表盤顯示的時間為16:44。
最後,鏡頭再也沒敢切回來,把釋出會現場開成了一場鬧劇。

有觀點認為,合創汽車在市場中存在感不強與其品牌市場定位不清、產品力不足、品牌影響力不高及高層管理人員頻繁變動有關。
合創不打磨自己產品本身,卻把壓力全部給到員工:賣出去有獎,賣不出去就罰,同時各級員工的銷售KPI也各有不同。針對這一全員賣車績效考核,合創內部大部分員工怨聲載道,已有大量員工被迫離職。
儘管目前工資的獎懲機制還沒有得到具體落實,但是對於絕大多數非銷售崗位的合創員工來說,完成銷售指標可謂是遙遙無期。最終有極大可能會被罰款,近乎於變相降薪。
2024年將會成為中國造車企業的生死之年,無論背靠誰,做產品卻有個不變的天條:
敬畏使用者,也是敬畏自己。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The End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