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給老阿捎個話】-寫在澳洲總理訪華之前

        昨天,澳、中媒體同時披露:應中國總理李強的邀請,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即將訪問中國。我看到澳洲的華人圈與中國的網友都很興奮,共同祝願訪問成功,也有些許期待。我也湊熱鬧斗膽給老阿再過個話。
一、“求同存異”不是“求同張異”
         中澳經貿從工黨惠特拉姆總理與中國建交那天起,就沒有摻合意識形態,生意歸生意,意識形態不能當飯吃!換句話說,澳中不提意識形態什麼都好說,意識形態一掛帥處處都不順,老阿上任之後努力修復澳中關係功不可沒,勢頭很好。但是我也注意到老阿最近說了這麼句話:“我的政府將繼續與中國儘可能尋求合作,必要時堅守異見,從國家利益出發開展交往。”中國認為:國與國的交往文化是“求同存異”,“存異”就是“擱置”,就是“少說”或“不說”。一方面“儘可能”合作,一方面又極力主張“堅守異見”擺到桌面上來,按照中國人的朋友交往文化,這種“求同張異”如同“既要也要”。打個比方,一邊與中國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做著生意,一邊板著臉指責中國有國防、人權等諸多問題,這生意肯定做不下去。用中方一位外交官曾說過的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中國人的朋友文化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買賣不成仁義在!”沒有起碼的尊重,不講仁義,既不是交友之道,也不是貿易之經。貿易的最高境界是雙贏,與朋友最好的交往是熟悉對方的文化。
比如上次,澳洲老阿在北京天壇祈年殿前拍的照片,就是不瞭解中國文化的表現,即顯得不尊重對方的習俗,也使得自己陷入“不吉利”的人云亦云。這次去中國還真的要了解一些當地的習俗,免得尷尬。
二、“APEC之父”的後任當有為
         鮑勃·霍克是澳洲歷任總理中的佼佼者,在國際上有“APEC之父”‌的尊稱。正是這位工黨籍的總理在1989年提出了著名的“ 漢城倡議 ”,這一倡議促成了APEC(亞太經合組織)的成立,30多年來,這個崇尚自由貿易、不計較意識形態的組織,為亞太經貿發展與國際經濟合作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成為澳洲在國際事務上最大的政治遺產,澳中兩國更是受益匪淺。
        但是,奧巴馬上任美國總統後,卻搞出來個“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加入了很強的意識形態理念,想在貿易方面孤立、抗衡中國。2016年正式簽署後,2017年美國特朗普政府就宣佈退出了協定。隨後,日本在此基礎上又“換湯不換藥”的提出了: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並且加入一些更具體的意識形態條款,儘管如此,但中國還是願意加入,為世界貿易做貢現。
         從“TPP”到“CPTPP”都位列其中的澳洲,現在能不能提議中國加入?能不能帶頭把協定中的意識形態色彩給降一降?老阿願不願意發揮一下主導作用?我看能!
        當今世界處在百年大變局之中,經貿平衡、地緣政治亟待重整,“關稅世界大戰”中國已贏得了第一個回合,經貿方面,澳洲傾向中國是發展的需要,是規律的框定。做為現任工黨籍的總理,老阿有擔當——弘揚惠特拉姆、鮑勃·霍克等前任領導人的國際膽識,有能力——創新推動一個新型國際經貿協定組織的誕生。老阿,是時候拿出你的雄才偉略,為澳洲人民、為地緣政治、為世界經濟新秩序作出新貢獻了!能不能拋開“CPTPP”另起新爐灶?這恐怕比從中國拿回幾個大訂單更能奠定您的歷史地位。
        老阿,不在當下又待何時?!(圖二來自網路)
-The End-
作者:啟陽
澳洲僑眷,曾做過智庫、媒體,對國際交流、能源經濟、製造業策略等領域有深層次研究。
編輯:墨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