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金錯刀頻道

一款產品從上新到賣爆需要幾步?
如果按照傳統節奏,你可能需要花費數月乃至數年的時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再加上一點幸運的加持,在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下完成新品推爆。
但歸根結底,這種中彩票式的新品推爆成功率實在太低。
不過,這兩天京東618的資料一齣,確實給了不少人“震撼教育”——很多首發不足半年的家電家居新品已經躋身“銷冠”行列,成為618的當紅爆品。
整個618期間,京東家電家居小魔方閃電新品新品成交額和訂單量均同比增長超100%,成交使用者同比增長超60%;
其中17個品牌新品成交破億,超3000個品牌新品成交額同比增速100%以上;
石頭P10S Pro系列掃地機器人、小米電視S85Mini LED電視、添可Stretch 系列洗地機等新品,上市還不足半年,就作為爆品登頂行業TOP1。

這一連串資料表明家電家居新品正在京東呈現規模化爆發,而這種情況絕非偶然。也讓人心癢難耐:
不同的品類和品牌,新品銷售高增的背後,京東是如何指導排兵佈陣,進而所戰皆勝的?

拷問一:
打爆新品,真是九死一生的苦差事?
如今,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在新品上下功夫。
有資料顯示,每隔3分鐘全球就有一個新產品誕生,一年內90%的廠商會推出新產品。
對於新銳品牌而言,每一款新品都是決定公司生存的關鍵之戰。想要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新品要麼卷價格,賺效率的錢;要麼就是打造出別具新意的產品,用“新”開啟市場。
對於頭部品牌而言,新品就是開拓新市場、新賽道的關鍵佈局,意味著更需要抓住主流市場需求,滿足大眾消費偏好。如果無法持續交出新品爆賣的成績單,頭部品牌往往就要面臨增長乏力、戰略收縮的巨大風險。
新設計、新功能、新品類,既能打爆銷量,更能擴大品牌影響力。
越來越多的品牌已經深諳“打爆新品”才是品牌發展的必由之路,但這條路走起來並不容易。
來源於凱度諮詢的資料表明,推出的新品中,72%沒能帶來銷售增量,94%沒能帶來新使用者,一旦錯過打爆機會與時間視窗,新品就變成了庫存。

這就是品牌和商家面臨的困境:新品易出,爆品難求。
要想讓新品打爆這件事變得不再“九死一生”,有兩個亟待解決的關鍵詞:一是確定性;二是簡單高效。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品牌感受到,透過流量和資源邏輯來打新品的確定性越來越低,給到常規新品的賦能也變少,甚至有商家告訴我,“十年前,能夠篤定地估算出平臺流量能給新品帶來多大的銷售,但到今天,我反而不敢輕易下定論了。”
除了確定性,品牌最底層的需求就是【讓新品變爆款】公式變得更具象化、更可執行,簡單輕鬆解鎖“上新即爆”。
換句話說,新品是海量的、流量是分散的、渠道是細碎的,賽道站滿了想要分蛋糕的人,只有找到新的切蛋糕方式,才能拿下新賽點。

拷問二:
打爆新品,只能靠孤軍奮戰?
推新品難,推一款爆紅的新品更難。
而今年618,最難得的一件事是,在熱銷的品類新品中,很多都是上半年選擇在京東首發,並依託小魔方閃電新品IP的扶持一路成長起來的新品;在京東做新品不再是孤軍奮戰,單打獨鬥。
在很多平臺只關注玩法和低價時,京東默默蹚出了一條身經百戰的打新路徑。
到底什麼樣的爆款公式可以做到“逢新必爆”?
以往,品牌更多將爆發看作一種運氣,因此,品牌很難找到足夠清晰和正確的指揮棒。所以,京東小魔方閃電新品把新品從孵化到成為爆品的全鏈路全部掰開揉碎,在方法論上下足功夫打出了:“新品打爆六步訣”。
更直接一點,就是把決定新品生死的六個核心階段:新品孵化,上市籌備,預售蓄水,首發引爆,新品續銷,二次引爆逐一挖掘課題、解決課題並沉澱為可“照抄”的執行清單。
不做則已,做便做到極致,否則就是隔靴搔癢。方向既定,便只剩下一個問題:如何落地?
我們知道,新品在正式打爆前,先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孵化。行業的風口、商品的潛力賣點、核心使用者是誰……這些都是品牌在新品孵化期要解決的問題。京東的新品孵化及測試能力,就能夠幫助品牌更高效、精準地完成這一系列準備工作。
今年5月在京東首發的華為智慧屏,就是透過使用新品孵化中心模擬測試功能,模擬真實成交場景對9大賣點、價格等逐一測試。從使用者角度出發,重新梳理出賣點優先順序與展現方式,進而增強使用者感知。調整後的華為智慧屏做到了上市當天行業第一,成交近1600萬為新品的“一發即中”,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新品孵化完成之後,讓大多數品牌焦慮的問題,還有種草和投放。
這個關鍵點,在六步訣中的預售蓄水期被全面打通:京東依託其技術優勢,推出瞭如小紅盟、京X計劃等高效的種草工具,並結合營銷雲全域監測、營銷雲天鏈等先進的投流與人群管理工具,實現了從種草到投放的全鏈路深度資料監控、精準人群運營和效果最大化。
不止於此,京東還基於工具為品牌進一步提供精細化的營銷策略指導,使得品牌推新告別了“盲人摸象”的粗放方式,而是在精確的資料支撐下實現了銷量的迅速攀升。
資料更有說服力,以近期火爆全網的石頭掃地機器人P10S Pro為例,該產品在首發前一個月就充分運用了這些種草投放工具,為預售蓄水做足了準備。在3月18日的首發當天,預售成交量佔據了驚人的93%,助力產品迅速突破4000萬的銷售額,登頂行業銷冠。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小魔方閃電新品專案的22款重點單品均採用了這一成功策略,平均預售貢獻率超過70%,紛紛在首發當天登頂所屬品類銷冠,充分證明了這一方法論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新品正如剛出生的嫩芽,不僅僅要啟用,更要放大。
如果說孵化、籌備和蓄水是戰鬥前的糧草準備,那接下來的首發引爆和新品續銷就是京東更遊刃有餘的能力。
我們過去提到過,很多新產品有個魔咒:生於痛點,死於增長。
在首發引爆時,京東線上透過站外高點投流、站內資源打滿,線下整合京東11家超體,萬家京東專賣店,全渠道同步首發;同時,抓住首發後30天潛客流失黃金期,再跟品牌一起衝擊二次爆發。
在常規情況下,新品的成長曲線都是從0開始緩緩爬坡,但在京東“新品打爆六步訣”方法論的加持下竟然出現了首發即高點,大促再攀高的“對號式”成長曲線:

美的風尊2代空調、小天鵝小烏梅2.0洗衣機、石頭P10S Pro掃地機…等等超級單品,在續銷策略指導下,不僅首發爆發力更強,而且在後續日銷中緊跟京東節奏爬坡更快,更在618大促中超越首發業績,再創高峰。
這對很多品牌來說,不僅是從拼運氣走向了“科學經營”,更明顯提升了新品全生命週期銷量貢獻。
如今的京東不僅僅是一個電商平臺,他非常像一個爆款製造機:基於對使用者需求、市場趨勢的深刻洞察,京東小魔方閃電新品IP如閃電般的速度打爆GMV,不斷論證自己的打新方法論。
在長達180天的全週期扶持之下,這些新品從孵化一步步成長為爆品,也讓京東新品首發戰績一次次被突破和重新整理。

拷問三:
品牌上新,誰能創造更大贏面?
直觀來看,京東帶來的是GMV的增長;而從更深層角度看,是贏面和信心的增長。
把新品推爆,就是在重塑商業的爆發力。
過去,在營銷圈總被提起的一個近乎殘酷的“魔咒”:尼爾森市場監測資料表明,市場上的新品“死亡率”達到90%,不少新品的生命週期不足一年。
對於年輕品牌來說,發新品就更需慎重,在產品上需要突破重重難關,還有必須要確保自己選擇的是一個穩定可靠、值得信賴的“創新搭子”。
而這時候,哪個平臺能率先跟品牌站在一起“扛事兒”,無疑就能為商家、為使用者,更為自己創造更大的贏面。
新品打爆方法論是否有效,除了方法論本身,還取決於兩個維度:
一是在過去是否積累的優質使用者和資料能力;二是在未來的服務上是否做了“先人一步”的佈防。
在線上,京東有超5億的年度活躍使用者數,這些使用者產生了海量交易行為資料,這讓京東比品牌更瞭解使用者到底想要什麼、新品都是怎樣成為爆品的。這份獨有的使用者資產與科學經驗,京東樂於與品牌共享,保證了新品打爆的“確定性”。
線上下,京東有獨具強大優勢的渠道佈局:超過11家主打零售創新業態的京東MALL超級體驗店,超過1萬家深入全國縣級市場的京東專賣店。京東將這些渠道資源的場地、人力、廣告位等全部向新品開放,與品牌一起,創新線上線下全渠道同步首發的造新模式,這些勢能聯動,更是許多電商平臺所不具備的。可以說,在推新轉化上,京東具有先天優勢。

打爆新品只是開始,使用者在後期產品使用過程中遭遇到的任何一點的問題,都關乎產品甚至是整個品牌的口碑。而在這一點上,京東全流程的服務保障也做了提前佈防。
比如,大件重貨免費送貨上門、空調洗衣機免費拆舊裝新、還有分期免息、家電延保等,都是其他平臺不願做,而京東一直堅持做的“殺手鐧”。
這種從線上到線下,從產品到服務全方位的服務保障,無形中也增強了使用者對新品的信任感,為新品打爆創造了更大贏面。

歸根結底,作為京東在2024年推出的全新營銷類IP,小魔方閃電新品的核心思路可以歸結為兩個字:專業。
基於新品推爆的實際需求,京東小魔方閃電新品IP將原本分散在京東內外部的打新能力、優勢資源等整合起來,全面覆蓋新品推爆過程中必經的各個階段,為品牌提供全週期可靠保障。
在新品打爆的系統性解法之下,美好的事情就發生了:
品牌不再靠運氣和玄學——而是靠確定性的新品運營能力、確定性的新品流量、確定性的新品發售供應鏈、確定性的新品專屬服務,去解決困擾品牌已久的複雜問題。
爆發力不是拍腦袋決定的,京東這些年沉澱的優質的使用者、成熟的生態和資料能力。這些能力,是京東小魔方閃電新品“新品打爆六步訣”營銷方法論的先決條件。
結 語:
今天的中國,在新能源、AI、IoT等新技術上都跑在了世界的前面,在移動網際網路電商的格局上更是跑贏全球。
而在打爆新品這件事上,到底什麼是專業主義?
答案是:真正的專業主義,是對抗“不確定性”的關鍵力量。
在一場場新品首發中,不僅代表著京東和品牌廠商一起打贏新品推爆這場硬仗,更代表著那些好產品擁有了更多被看見的可能。
而這一刻,只有手握完整地圖的人,才能擁有真底氣。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The End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