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的瓜,挺感慨的….


人活在自己的因果之中。‍‍
2025內娛天崩開局。
張頌文家暴、濫交、稅務風波尚未停止。
李明德以一己之力,屠了熱搜。
但一夕之間,事件反轉,他在輿論場中,從一個熱血反抗者,轉變為居心叵測的撒謊者,和吃相難看的超雄男。
此瓜還未吃透,鹿晗又出事了。
今天下午3點,鹿晗全平臺被禁止關注。理由是:該使用者違反法律法規。
違反法律法規?這可不是小事,可是毀滅性的重罪。
所以鹿晗到底犯什麼事兒了?
15:30,鹿晗工作室回應:
“因在直播過程中,做出了不良示範,本人在此鄭重道歉。”
粉絲不解:這……至於嗎?
也有人覺得,應該不是工作室所說的事兒。
事件到底如何?
我找到了鹿晗的直播片斷,發現確實不合適。
造型也好,談吐也好,傳遞的價值觀也好,都達不到當下需要的優質偶像的標準。
當然,具體全網封禁的原因是不是這個,鹿晗還有沒有別的事兒?
暫時未知。
且讓子彈再飛一會兒,我相信,被矇蔽的真相終會水落石出。
這些大瓜雲集,想必大家也發現了,公眾人物的坍塌,真的猝不及防,輕而易舉。
但如果說無跡可尋,無因可覓,但也不至於。
如果你足夠敏銳,應該也能從中解讀出一些隱性規則。
別囂張
時運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首先是不要太囂張。
俗語說,上帝要讓人滅亡,先讓其猖狂。
人啊,得意必忘形,忘形必失控。於是,巔峰離深淵,就只剩一步之遙。
大家都謙卑一點。
敬畏一點。
不要覺得自己牛上了天。
也不要覺得自己能力過人。
事實上,個人的力量是非常小的,當下很多走紅的、成功的、站在名利巔峰的人,都是因為吃到了時代紅利。
個人才華的因素有。
但沒有他本人想象的那麼大。
否則,帥氣的、有才的、努力的人那麼多,但處處都是藉藉無名者,獨有鹿晗爆得大名?
時運的因素不可忽略。
時運是什麼?
是時代的需求與規律。
雷軍說了,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僅靠一個人的才、一群人的運作,很難創造長期的奇蹟。
但時代需求、經濟規律、文化潮流、觀念導向,加上個人因素,才會合力將一些人長久地捧起。
你如果看不見,說明無慧心,無慧眼。
如果看得見,你當敬畏,也當謙卑。
因為,時運能造英雄。
時運也能毀英雄。
以李明德為例,猝不及防的發瘋,肆無忌憚地開炮,確實吸人眼球。
但一天過去,他持續發言暴露的東西、直播收禮的行徑,令大眾對他立的招牌、樹的人設開始懷疑。
當下也不歡迎劍走偏鋒博眼球的作派,需要沉心靜氣穩紮穩打的處世風格。
哪怕李明德自己不崩,他也無法長時間居於流量頂峰。
因為,這會為內娛帶去一種暗示:發瘋者能成功,超雄男得人心。
這不可能被允許。
所以昨天官媒集體發聲:
“娛樂圈網路斷案不如法律維權。”
這釋放了一個明顯的訊號:
——在當下,走好該走的路,不要譁眾取寵,不要試探底線,否則鐵拳落下時,恐怕你難以承受。
再以鹿晗為例。
打眉釘唇釘,說髒話,化煙燻妝,醉酒上直播,挑釁網友……
這些言行都與當下的價值觀相悖。
時下需要向善向美,抱朴見素,你作為偶像,卻一邊奇妝異飾,一邊惡言惡行。
時下需要遵規守紀,你卻猖狂放肆。
於是達摩克利斯之劍落下。
鹿晗遭至全網封禁。
時運雖看不見,但我們都生活在它的隱形之網中。
你若順勢而為,必能好風借力。你若逆勢而行,必然舉步維艱,甚至一夕傾覆。
敬畏點
墨菲定律一直存在
李明德和鹿晗都有一個特點。
在反轉發生前,都曾表達過一個意思:封就封,退圈就退圈,我不怕。
李明德回應讓他退圈的評論,“正有此意。”
又說:“我可以送外賣。”
而鹿晗則在直播裡說:“來,趕緊把我封了。”
求封得封。
求退圈得退圈。
這就是墨菲定律。
為什麼我們反覆提及的壞事終會發生?
因為,人會為不同的目標,匹配不同的情緒,付諸不同的行動,導致不同的結局。
假如你在潛意識中,設的目標是賺快錢。
你就會走捷徑,立人設,抄近道,短暫地裝一裝。收割了一波快錢後,就釋放出內心的野獸,吞噬了人設,也吞噬了自己。
但如果你設立的人生目標是:我要成為影帝/影后。
那麼,你會為這個目標,一直修煉,努力前行,忽略千辛萬苦,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直到站上那個領獎臺。
手捧獎盃,掌聲環繞,追光加身,方覺命運真正由個人創造。
我記得周迅談過一件事。
1993年5月,她19歲,老師問她:“周迅,你能告訴我,你對於未來的打算嗎?”
她不知怎麼回答。
老師繼續問:“現在的生活你滿意嗎?”
她搖搖頭。
“不滿意的話證明你還有救。你現在就想想,十年以後你會是什麼樣?
“我希望十年後的自己成為最好的女演員,出一張唱片!”
說完以後,她大徹大悟。
“當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問題的時候,我發現我整個人都覺醒了。”
為了成為“最好”的女演員,她從出道之初,就認真對待角色。
她奪舍式表演,每出演一部,就被認可一部。
她真的成為最好的女演員。
2002年拿下影后,從此躋身一線。
2003年,離1993年恰好十年整。
如同冥冥天註定,她釋出了她的個人專輯——《夏天》。
命運就是這樣,它會公平而緩慢地,驗證你的心態,呼應你的行動。
周迅說:
如果你能及時地問自己一句:‘十年後我會怎麼樣?’
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時刻想著十年後的自己,你會朝著自己的夢想越走越近。”
雖然周迅不可複製,但規律是一樣的。
它給予我們的啟示是:
千萬不要喪。
不要覺得自己必然失敗、黯淡、出局。
因為這種心態,會令你的動作變形,心氣喪失,用消極的態度去應對困難與挑戰。
然後真的被封殺、被退圈、被斷了前路、被時代拋在後頭。
目標影響心態,心態滋生動力,動力引發行動,行動導致結果。
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滿懷信心。
相信自己夢想一定能落地,生活一定會富足。
然後,不要讓想法止於想法。
讓它落地。
分成N個小目標,一步一步去攻破,去實現。
最終抵達理想中央。
說到底,未來十年,我們吃的全是這十年的紅利。
你前十年做了什麼,後十年就會收穫什麼。
你前十年昂揚樂觀,後十年一定璀璨豐盈。
善良點
因果律一直存在
其實不論是公眾人物,還是普通人,都要敬畏因果。
你在多年前射出的子彈,終有一天,會擊中自己的眉心。
以張頌文為例。
他多年前修煉的演技,令他在《狂飈》中大放異彩,火遍華人圈。
但他多年前扇的耳光,劈的腿,負的人,也令他在今天非議纏身,聲名狼藉。
連已經開拍的《穀雨》,也將張頌文臨時換成了蔣奇明。
這就是因果。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因果中。
逃不脫,也避不開。
星雲大師曾說過一句話:“真正有福之人,都是有慈悲、結善緣之人。”
他將人生比作一方田地。
有人種惡念,結惡因,得惡果。有人種善念,結善緣,得善果。
你想怎樣收成,就怎樣栽種。
娛樂圈如此。
生活中也是如此。
我們總是百般求福報。
可智者點化眾人:
“福報不是求來的。‘福’就是福氣,‘報’就是果報,‘福’與‘報’,兩者互為因果。你只有先修得福氣,才能得福報。”
如何修福氣?
要正派,要有信譽,要有道德。
你遇到的一切人、一切事,皆是你修福的機會。
有時候,一點慈悲、一句好話、一件善事、一些知識,就能讓你結善緣。
廣結善緣,則廣修福田。廣修福田,則廣得福報。
而如果你懷惡念、揣戾氣、施暴行,必將在他年他月,品嚐到終於到來的惡果。
所以,不論你是誰,在哪個圈子,都要謹記:
敬畏時運。
敬畏規律。
敬畏因果。
謙卑者,有善報。敬畏者,得始終。
關注我
看更多好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