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上天了!馬斯克投資的飛行汽車試飛成功,售價200多萬3300人已買單,網友吵翻了

源丨超電實驗室(ID:SuperEV-Lab)

作者丨劉雅傑
編輯丨秦章勇
圖源丨Alef Aeronautics
不是PPT,也沒有畫餅,世界第一輛真正的飛行汽車,真起飛了。
美國電動飛行汽車公司Alef Aeronautics,剛剛完成了在城市環境中的飛行測試。
Alef CEO在美國一條偏僻的公共道路上,親自測試了飛行汽車Model A的原型車,垂直起降、越過障礙汽車一氣呵成。
因為馬斯克的SpaceX也是這家公司的投資人,也有網友戲稱Model A是“馬斯克的新車”,這款車售價3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7萬多,年底就能交付第一批。
此外,Alef還要為大眾造一款更為平價的飛行汽車Model Z,售價只要3.5萬美元,而且車內還能坐4個人。

網友評論是這樣的…
根據Alef曬出測試影片,Model A是在美國加州的一條公共街道上駕駛起飛後,越過了地面上的另一輛車。
在障礙車後方3米左右原地起飛,離地高度目測低於5米,隨後在障礙車前方3米左右順利降落繼續行駛。
從車身姿態來看,剛起飛和降落時,還是有些搖晃,速度也不算快。
為了更真實地測試飛行能力,Alef執行長吉姆·杜霍夫尼 (Jim Dukhovny )還站在了離汽車很近的地方瘋狂試探,主打一個刺激。
Alef認為,這是歷史上第一個公開發布的汽車駕駛和垂直起飛的影片,並且這款測試車輛使用了Alef Model Zero的特殊超輕版本,也就是Model A的原型車。

當然,為了保證安全,雖然是在城市環境中進行的測試,但Alef特意挑選了周邊無人居住的地方,還封閉了道路。
吉姆稱,希望這將是一個類似於萊特兄弟Kitty Hawk影片的時刻,向人類證明新的交通工具是可能的。
而且這款飛行汽車,確實長著一副汽車的模樣,既可以在城市道路行駛,也能開到天上,滿電狀態下,水平飛行可達177公里,地面行駛可達322公里。
如果開車遇到堵車場景,你可以隨時原地起飛,直接從汽車上“跳過去”。
這款車售價3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7.9萬元),雖然價格不便宜,但目前已經獲得了3300個訂單,Alef甚至成為了第一家透過汽車經銷商賣飛機的預購公司。
如果你也想預訂一輛,可以開啟Alef的官網,有押金150美元和押金1500美元兩種選項可供選擇,二者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是普通等候隊伍,後者可以享受優先提車的VIP待遇。
交上押金,各位金主也不會等太久,Alef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開始生產A型車型,並計劃隨後進行第一批交付。
就在測試影片發出後,網友的評價也褒貶不一。
比如上面這位網友表示:我曾經有一隻看起來像雙體帆船的風箏,但它不是一隻好風箏,也不是一艘好帆船。
也有人提出了質疑,稱我們是否應該在地面上“駕駛”無人機?這玩意兒一旦被擊中,就會像錫箔紙一樣脆弱。它不符合任何安全標準,更不用說電池、操控性以及任何與普通汽車功能有點相似的東西了。
當然,也有網友表示非常喜歡,不過這個喜歡得加個引號。
“非常有趣、酷,但完全沒用,我喜歡它,但不會買它、乘坐它,也不會讓它出現在我家附近,但我仍然喜歡它。”

馬斯克也投了
不少網友雖然不買賬,三千多個訂單卻是真切存在的,Alef的故事仍然有吸引力。
2015年的秋天,Alef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成立,在成立之初,CEO Jim和其他三位公司創始人,在一間咖啡館裡達成了幾個共識,比如——
它必須是一輛真正的汽車,可以在車道上行駛,在停車位停車。
它必須可以垂直起飛。
它必須對大多數人(不僅僅是富人)來說負擔得起。
2016年,他們就在車庫裡就造出了第一個小比例原型車,2017年向矽谷頂級投資大佬Tim Draper(第一批投資特斯拉的風險資本家之一)展示其獨特的電動推進系統後,一筆300萬美金的投資立即到賬。
隨後Alef一炮而紅,投資者絡繹不絕,除了Tim Draper以外,馬斯克的SpaceX, Draper Associates、Impact VC、Draper B1 和 Bronco Ventures 等知名投資機構也對其進行了投資。
2019年,Alef的全尺寸原型車造出來了,並向一群投資者進行了驅動、垂直起飛和小的向前運動的演示。
隨後還聘用了來自瑞典的前布加迪和捷豹設計師Hirash Razaghi來設計Model A。
2022年10月19日,Model A問世,雖然是飛行汽車,但Model A保留了汽車的造型。Alef 表示,正是由於其無翼設計,這款汽車理論上可以在任何地方起飛。
Model A完全由電力驅動,它有一個分散式電動推進系統,前部和後部各有八個螺旋槳,可以以不同的速度獨立旋轉,使它能夠向任何方向飛行。並且它的螺旋槳是封閉在車身體內的,靠空氣流經網狀上表面,實現垂直起降功能。
整體看來這款車的外形特別簡約,車身採用了大量的網狀結構,中間是2人座的球形車廂,就像是金屬網把一顆球包在中間。車廂使用全玻璃外殼,且獨立於外部車身。
當駕駛員開著這輛飛行汽車在空中飛行時,座艙會向一側旋轉90度,起飛後駕駛員會面朝車身一側飛行。向前飛行時,整個座艙會透過萬向球來保持平衡,從而不受車身傾斜的影響。 
Model A在空中的巡航速度為每小時177公里,而在路上的速度限制在每小時40至56公里之間。
為了在路上行駛,這款車的每個輪子上都裝有四個小型發動機,其行駛方式與普通電動汽車類似,也可以停在普通停車位和普通車庫內。
這麼來看,Model A是一種低速車輛,在美國大多數州都有法定速度和其他限制,如果你需要更快的速度,就得讓Model A上天。
目前Alef已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頒發的特別適航證書,並與PUCARA Aero和MYC簽訂了大規模製造協議,這些公司為波音和空中客車等行業巨頭提供航空級零件,可靠性還是沒問題的。
因為功能更加多樣,Model A的後續保養價格也要比普通汽車貴一些。據悉,飛行汽車的維護和年檢費用每年或超1萬美元,平均可能接近4萬美元,所有維修和服務都需要由經過認證的飛機機械師完成。
Alef還可以提供一款靠氫氣提供動力的飛行汽車,行駛里程更長,飛行範圍會更廣,但相應地,價格也會更高。
當然,Alef不會只生產富人的玩具。在Model A成型後,現在又研究起了Model Z。雖然都是飛行汽車,但Model Z的起售價僅為3.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5.4萬元)左右。
這個價格也就相當於美國一輛普通汽車的價格。更有價效比的是,不同於A型車的兩座版,這款車可以坐下四個人。其行駛里程將超過482公里,飛行里程也將超過354公里。
不過,這款車想要面世還得等上十年。

普通人開上飛行汽車還有多久
回到行業,Alef並不孤單,國內外也有不少飛行汽車企業已經開始加速。
目前荷蘭企業‌Pal-V開發的V型雙座飛行汽車已經上市銷售‌,美企Joby Aviation的飛行器已獲FAA批准,奧迪汽車與空客則聯手打造模組化飛行汽車Pop.Up NEXT。
在國內,目前已有50多款eVTOL問世。沃飛長空宣佈今年將完成載人飛行的試驗,在2026年完成適航。億航智慧的一款旗艦產品前不久在上海完成首次飛行,小鵬、廣汽、吉利、奇瑞、長安等車企都入局了這一賽道。
比如小鵬汽車旗下小鵬匯天的“陸地航母”飛行汽車,已經收到近4000臺訂單,將於2025年四季度量產交付。
廣汽集團釋出了飛行汽車品牌GOVY高域,複合翼飛行汽車GOVY AirJet亮相,計劃今年佈局生產線並開啟預訂,2027年在粵港澳大灣區推出示範執行方案。
不過國內車企在造的飛行汽車,更像是飛行器,小鵬和奇瑞還採用了分體式設計。
小鵬匯天“陸地航母”的陸行體採用三軸六輪設計,飛行體則採用六旋翼雙涵道的構型,機臂和槳葉均可摺疊,同時還支援手動和自動兩種駕駛模式。整車長約5.5米,可停入標準停車位,可駛入地庫。小鵬匯天還首創了單杆操縱系統,在自動駕駛模式下,可實現一鍵起飛、自動航線規劃及自動飛行。
雖說各家進展不同,但絕大多數的企業在進行eVTOL商業化運營時,都有著眾所周知的挑戰,比如適航取證難、電池技術有待突破、低空基建不足等。
挑戰不小,前景仍然樂觀。
2024年,中國首份飛行汽車研究報告《飛行汽車發展白皮書1.0》提出,從2025年起,飛行汽車將邁入商業化啟航的1.0階段;預計到2035年左右,智慧eVTOL飛行汽車將成為低空交通出行的主要運載工具;預計到2050年左右,陸空兩棲飛行汽車將實現大眾化應用,低空交通與地面交通深度融合,構建起三維立體智慧交通體系。
去年來,蘇州、杭州、珠海、無錫等地均透過立法、建設平臺等方式,推動低空執行和低空空域的管理。
比如空中觀光、空中計程車、物流配送等賽道,仍然是一片藍海。
當然,在B端落地之後,怎麼能讓我們這些普通人開上飛行汽車,就是這些企業需要好好思考的事兒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