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健康”領域的科技成果層出不窮,但是,最終真正能以各種形式轉化為生產力的成功案例的比例卻少之又少。這究竟是為什麼?“科研人”往往更加專注於自己的細分領域,越鑽越深、越鑽越細。要求“科研人”既要做好科學研究的同時,又要掌握一整套市場調研、財務金融、商務談判等知識體系,是不切實際的;“市場人”往往具備敏銳的市場嗅覺,他們或長期工作於市場的營銷一線,或擅長財務的金融分析,或掌握商務的談判技巧。但是,“市場人”通常與“科研人”存在溝通的壁壘,在實際的合作與溝通中難免存在種種困難。
針對以上痛點及大家關注的問題,復旦大學校友會光華生命健康分會組織了第2期“光華生命健康產業沙龍”,圍繞“成果轉化之道”,與業內校友、同道進行深度探討。沙龍由分會秘書處產業促進部、矽谷中國跨境天使平臺(AngelsGlobal)承辦,復旦大學中國風險投資研究中心、全球名校創客會(AlumX)、星空創投薈、萬商天勤律師事務所“楓投+”團隊協辦。感謝分會秘書處及產業促進部熱心校友的辛苦與付出!
本期產業沙龍在萬商天勤律師事務所位於金茂大廈32層的上海辦公室舉行,由萬商天勤律師事務所律師、AG創始人、復旦大學法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後、分會秘書處產業促進部部長詹朋朋博士主持,詳細介紹了“光華生命健康產業沙龍”背景。沙龍基於分會前期積累的良好的行業基礎,以組織和增強生命健康產業校友線下交流和連線為手段,以促進領域內成果的轉化與產業化為宗旨,從投融資、企業管理、法律合規、資源整合等多個維度為校友們提供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產業沙龍為月度活動,即每月一期。

復旦大學校友會光華生命健康分會秘書長白亞楠博士介紹了分會的起源、發展,以及分會的使命、願景、價值觀,並對於秘書處產業促進部的活動表示了大力的支援和良好的期望。

在“成果示例”環節,復旦大學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付偉就“全新結構強效鎮痛藥”的最新成果進行了專業分享,特別是阿片類鎮痛藥國內最新的狀況,以及團隊相關專案成果的發展階段,並與市場上的常用藥物相比的優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付偉教授主要致力於靶向GPCR及核受體的中樞神經系統、抗炎及代謝藥物分子設計與藥物開發,發現了1500多個靶向GPCR和核受體的新結構活性分子,構建了GPCR活性分子資料庫,搭建了復旦大學藥學院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平臺。
在“成果轉化三問”環節,付偉教授與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校友譚紅汕,分別交流“科研人”及“產業人”對於成果轉化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並進行了探討。

付偉教授特別提到了從科研專案產業化過程中,如何與產業人就專案風險和收益平衡達成一致。她分享了幾個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從中提出了許多關於成果轉化為什麼難的問題。
譚紅汕校友曾於上海市松江衛生局、默沙東製藥、中金公司、廣生堂藥業等機構工作10餘年,負責推動HPV疫苗、新冠3CL藥物國內臨床及推動上市,主導完成多個生物醫藥專案的盡調、投資和投後服務,積累了醫學、投資、政府部門、製藥公司等多個領域的行業資源、專案投資和運營經驗。他結合目前所在企業產品的情況,提出了成果轉化可以演進的路徑,建議科研人儘量保持開放心態,但也避免“全才”陷阱。















左右滑動檢視
為了保證活動質量,使得與會人員得以充分地交流,沙龍採取了“申請+稽核”制。參會者分別為來自高校、科研院所、醫院、企業、金融機構等單位從事生命健康領域工作的校友和同道。大家希望以此活動作為紐帶和橋樑,促進校友之間、校友與同道之間、母校與社會之間的融合創新與資源整合,為建立具有行業影響力的交流合作平臺,共同努力!

分會秘書處產業促進部自成立以來,在產業沙龍活動的基礎上,還組織了多期“光華產促行”系列參訪,先後參訪了復旦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強生孵化器、阿斯利康生命科學創新園,為復旦人的成果轉化等工作搭建支撐性的合作平臺。在未來的工作中,還將進一步把活動做細做實,挖掘具體專案開展有針對性支援和助力,惠及更多校友、同道。特別鳴謝校友周恩偉、鄒若瑤(排名不分先後以拼音為序)的公益志願支援。
組 稿
文 字
圖 片
審 稿
分會秘書處
周恩偉
鄒若瑤
詹朋朋、白亞楠
近期活動



關鍵詞
生命健康
校友
跨境天使
專案
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