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我才懂金三順的精神狀態有多超前

*本文為「三聯生活週刊」原創內容
2005年,一部《我叫金三順》的韓劇,首播即拿下了50.5%的高收視率。 “不漂亮,老實說長得不算很漂亮,但倒是很端正,今年30歲,有點胖,但胖胖的也挺好,抱的時候感覺軟綿綿的,像棉花糖一樣……”的金三順,則以前所未有的“普女”形象,顛覆了傳統偶像劇的固定女主畫像。
在此之前,韓劇裡的30+女性,大多掙扎在一地雞毛的婚姻生活裡。而“大齡”女主金三順,一樣遭遇了劈腿、失業、年紀漸長後在婚戀市場“不吃香”等種種現實打擊,卻依然能和酒店社長的唯一繼承人談一場不虐、不瘋、不狗血的戀愛。
當年的“反套路霸總韓劇”已經過去了20年,當如今熒幕上的女性形象依舊被“完美”裹挾,我才真正意識到三順的可貴之處——她從不內耗,從不困於世俗標準,始終緊握生活的主動權。
1
第一次看這部劇時我正在上大學。那時韓劇正風靡,剛脫離父母的嚴管,躍躍欲試準備開啟人生第一段戀愛。在一眾劇情過於懸浮的偶像劇中,金三順格外地吸引我。因為相比那些精緻得不真實的女主,三順更像一個普通人,讓人覺得自己可能都比她強的那種。更何況,男主還是玄彬,只要西裝一穿、站在那裡,就足夠讓人相信“霸道總裁”真的存在。
不過那時的我,只關注到“霸總愛上灰姑娘”的設定,羨慕著平平無奇的三順能被白馬王子選中。但內心深處,我對男主的選擇依然存疑:雖然本著“政治正確”的觀劇道德,我絕對不站男主和女二的CP,但劇中的女二熙真,家世和男主家世匹配、知性優雅,我不理解男主為什麼放棄她選擇了三順——這大概就是偶像劇的夢幻泡泡吧。
《我叫金三順》劇照
幻想歸幻想,韓劇從未照進現實,我慢慢地接近著劇中三順的年紀,生活裡一直沒有出現過“酒店社長繼承人”。再刷這部劇時,我已經結婚了。沒有孩子的時候,每天晚飯前我和先生會挑一部劇一起看,我想起了這部“老掉牙”的韓劇。
雖然我一再向他強調它“反套路”,但完整重溫後才發現,除了“親兄妹”沒出現,其他韓劇老梗“車禍”“癌症”一個不少。不過,這並不妨礙它依然好看。
那時我和先生剛結束七年的異地、異國戀,終於修成了正果,迫不及待地走進了婚姻的圍城,對愛情和婚姻的話題格外敏感。意外的是,時隔多年,這部劇的三觀依然遙遙領先。超前的婚戀觀、女性之間惺惺相惜的情誼、三順絕不內耗的人生態度,無論是哪個主題,單拎出來,都足夠我們逐幀學習。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劇中真賢曾經問自己的工作夥伴吳經理,為什麼選擇進入婚姻。吳經理答道:“我這個人比較怕冷,一到冬天棉被裡冷得受不了,所以我想是買電熱毯好呢,還是結婚好呢。後來有人說喜歡我,所以我馬上結婚了。”結婚理由簡單,婚後生活也不見得就此定型。她隨口又補充道:“先生去世後,我也就重新適應了別的取暖方式。”
劇裡對婚姻的態度一以貫之,三順的姐姐二英的前一段異國婚姻的破裂,也沒有太多情緒的渲染,只是藉由二英的嘴,順口提了一句“對方出軌了”。劇本沒有刻意煽情,彷彿無論是結婚、離婚,還是重新投入一段感情,都會順其自然地發生。與其糾結過去,不如繼續出發。
如果說年輕時的我,還曾疑惑男主為何會愛上三順,那麼結婚後重看,只能說,這完全符合邏輯。
比起從外形到家世都無可挑剔的熙真,三順對真賢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溫暖存在。她肉肉的外形,先天自帶讓人放鬆的氛圍感,她的煙火氣和豁達的性格,都散發著不自知的魅力。別說是心理創傷深重、情緒極不穩定的霸道總裁,連我都會被她治癒。
在女主真實人性光環的反襯下,我甚至覺得男主有點配不上女主。與我記憶中有出入的是,男主不僅與完美無關,甚至問題多多:在兩個女生之間猶豫不決,情緒失控就摔摔打打,甚至還會玩失蹤——如果沒有顏值和背景加持,這種行為分分鐘會被判為“下頭男”。

但三順不是被動等待拯救的女主。她在愛情裡從不卑微:喜歡就大大方方去追,不滿就直接懟,求而不得時能果斷抽身。比起真賢和熙真在一起時,兩人總是“你不好好說,我也不好好猜”的隔閡,這樣的相處模式可以說是極端舒適。
多年前,最讓我感到遺憾的是,兜兜轉轉之後,沒有得到男方母親許可的男女主,依舊沒能走進婚姻的殿堂。三順從一開始的極度渴望婚姻,到結尾時“退”回到了“談著戀愛,偶爾會想到分手”的狀態。對一部浪漫愛情劇來說,這並不算是一個十分完美的結局。

不過現在的我,反而覺得這個結局更可信,三順的轉變是進步而不是倒退。婚姻不是所有愛情故事的唯一結局。正如劇中的臺詞,“荷爾蒙維持高濃度的時間是兩年左右,最長也是三四年。”作為觀眾,我們已經透過自己的生活,知道了愛情和婚姻都沒有“售後”和“質保”,找到讓自己舒適的節奏後,愛情便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只不過劇中三順的轉變凝結在短短的16集中,而普通女性則要走過一段更長的路。
2
今年前段時間,我又斷斷續續重刷了這部劇的部分經典片段。距離這部劇首播已經過去了20年,但我似乎再未在螢幕上再見過三順這樣的女主角。當我化身為“順學家”,對劇情進行延伸解讀時,又看到了很多過去被我忽視的“邊角料”劇情。

比如,三順和身邊女性們惺惺相惜,絕對是當代“girlshelp girls”的典範。兇悍護崽的母親,瀟灑直爽的二姐,都是三順身後最強大的後援。她們怕三順受傷,但每次又決心將奮不顧身投入愛情的三順守護到底。情敵彩麗,剛發現自己訂婚的男友和三順有情況時,第一反應是找上門大鬧。但撒完麵粉後,兩人下一秒就泡進澡堂,義憤填膺地痛罵渣男。就連針鋒相對的熙真,也在認清情感歸屬後,坦然認可對方的魅力。
再比如,三順的事業心。她的夢想是成為最優秀的糕點師,守住自己的原則:“我自己做的巧克力,要放在我自己做的盒子裡。”比起某些披著“大女主”外殼、卻事事依賴男主的女主,三順才是真正的普通大女主。她乾的工作雖然平平無奇,但有自己的職業信仰,對既能賺錢養家又能實現人生理想的工作,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尊重。比起糾結“躺平”還是“卷”,或是做“仰臥起坐”的當代職場人,對工作的態度絕對稱得上是成熟而積極向上的。
但最讓我羨慕的,還是三順絕不內耗的精神狀態——這一點當初幾乎被我完全忽略掉,現在看來卻是最難超越的。她的日子一點不輕鬆,但她用力去愛、去工作、去生活,緊握住生活的主動權,然後只顧向前走。

面對出口就是“PUA”的前男友,她“任人宰割”。看清楚對方的本質後,她除了罵罵咧咧絕不嘴軟之外,甚至還會給糾纏不休的前男友,來幾個“愛的暴擊”。面對世俗標準和自己不太搭的高富帥新男友,她的心裡沒有關於年齡、外形、家境的條條框框,她用行動證明了,在愛情中她只在乎:對方接吻技術好不好,能不能驕傲地把自己介紹給家人和朋友。
20年來,我從質疑三順,變成欣賞三順,再到如今,終於恍然——成為“普普通通”的三順,其實並不容易。
三順也有自己的煩惱,如“二丫”、“狗蛋”一般爛大街的名字,讓她頭疼不已,她掙扎過抗拒過後,接納了自己的名字,也算完成了與平凡但不隨波逐流的自我的和解。人到中年,其實很容易與自己的普通和解,但難在如何像三順那樣,面對難以事事順心的生活時,用一句“人生有什麼大不了的,用力吃到今天,明天開始再來減肥”鼓勵自己後,真正做到重新輕裝上陣,不被現實困住,不被自己困住。

不過,好在三順還告訴了我另一件事,一件更重要的事:我不是三順,我也沒有非要成為三順不可的理由,我只需要成為能主導自己生活節奏的主角,那就足夠了。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 初初 / 稽核:雅婷

招聘|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撰稿人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未經許可,嚴禁複製、轉載、篡改或再發布。
大家都在看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