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的標誌性承諾之一即將兌現,即消除省際貿易壁壘,讓加拿大人更容易地相互開展貿易。
卡尼在其當選後的首次新聞釋出會上就已重申了在加拿大國慶日前拆除貿易壁壘的承諾。週三(5 月 8 日),卡尼與加拿大各省省長會面,向他們介紹了他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會晤情況,並討論了取消省際貿易限制的事宜。


卡尼曾承諾要在今年“加拿大日”(7 月 1 日)前實現一個宏偉目標:拆除阻礙各省之間自由貿易的“看不見的牆”,也就是取消聯邦層面以及鼓勵省級層面的“省際貿易壁壘”。
然而,專家們紛紛指出,這項承諾註定是一場艱難的戰鬥。畢竟,涉及的不只是聯邦權力,更牽扯到各省的“本地利益”與“潛規則”。
經濟賬:打破壁壘,每人或增收$2900
根據 2024 年秋季經濟宣告,如果能成功打破內部貿易壁壘,加拿大的人均 GDP 有望增長高達 4%,即人均多出 2,900 加元的經濟效益!
“卡尼計劃在 7 月 1 日前提交相關法案,其中將涵蓋跨省職業認證、重大工程專案的影響評估等關鍵內容,”加拿大製造商與出口商協會主席 Dennis Darby 表示。
然而,這些目標說來容易做來難,尤其在某些行業,比如酒類貿易,光靠聯邦立法遠遠不夠。
比賣去日本還難:安省酒莊跨省銷售困難重重
安省本地酒業協會負責人 Michelle Wasylyshen 指出,她的一些會員在向魁省銷售葡萄酒時面臨的障礙,比出口到日本還多。
“聯邦的限制可以輕鬆取消,問題在於各省自己的酒類法規太複雜了。”她解釋說,比如各省對酒類設定的“加價機制”差別巨大,這直接影響銷售意願。“比如要賣酒到新斯科舍省,那裡的加價結構高得令人望而卻步。再比如魁省的 SAQ 系統,比安省的 LCBO 加價高出 25%。”
有些省份甚至將來自外省的酒商視作“競爭對手”,從而有意設定門檻。
規則林立:從葡萄酒到卡車輪胎,處處是“關卡”
所謂“內部貿易壁壘”,並不僅限於商品交易,也包括服務和職業資格認證等各個方面。
例如,一位持證電焊工想從安省搬到阿省工作,可能需要重新申請執照;一瓶在卑詩省合法生產的葡萄酒,運到魁北克銷售時可能要經歷繁瑣的審查和高額加價;甚至運輸方面,不同省份對於卡車的輪胎、安全套件等也有各自標準。
“各省對卡車何時能上路、用什麼規格的輪胎,甚至應配備哪些安全裝置都有不同要求,”達比補充道,“這無疑增加了跨省運輸的難度。”
各省態度不一:有人配合,有人觀望
儘管挑戰重重,卡尼政府正在加速推動。近幾個月,已有部分省份主動表態支援改革:
-
2月,新斯科舍省提交法案,擬取消與其他省份的貿易障礙;
-
4月,安省與愛德華王子島也相繼提出類似法案;
-
此外,卑詩省與阿省已達成協議,允許卑詩酒莊直銷至阿省消費者。
Wasylyshen 呼籲,下一步應進一步開放,讓酒商不僅能賣給個人消費者,還能向企業(如餐廳)銷售產品,“現在越來越多餐廳想要引進安省本地酒,因為顧客在點名要。”
康考迪亞大學經濟學家 Moshe Lander 指出,實現完全統一幾乎不可能,但“互認”機制或許是務實選擇。
所謂互認,即各省雖保留自身標準,但相互承認彼此的認證結果。比如:“若一輛卡車在卑詩省被批准上路,阿省也應認可其合法合規。”
司機執照就是個好例子:每省頒發自己的駕照,但全國甚至美國都認可。同理,一個在魁北克或安省獲得焊接資格的技工,也應能在阿省或薩省工作,無需重新認證。
解決不了美加貿易問題,但能撐久一點
不過,Lander 也坦言,即使順利取消內部壁壘,仍不足以彌補與美國發生長期關稅衝突所造成的損失。
“這並不能替代我們對美國市場的高度依賴。但它可以讓我們在關稅戰中多撐幾個月甚至一年,那對談判就極其有利。”
卡尼政府的這一改革承諾,雖然充滿挑戰,但確實事關國家整體競爭力和民生福祉。從本地酒莊到小型製造企業,從打工技工到自由職業者,若能真正打通省際之間的“經脈”,將極大釋放經濟活力,惠及千家萬戶。
只是,省與省之間幾十年來形成的“利益藩籬”,真能在一個總理任期內徹底拆除嗎?
新聞來源:
https://globalnews.ca/news/11168861/interprovincial-trade-barriers-canada-day-carney/
重要通知!!
超級生活啟用新公眾號!
你可能還沒關注!
點下方進新號關注,不錯過加拿大任何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