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半月前看到7月卡地亞將在上海舉辦TRINITY 100主題展覽的訊息,火速定下行程。
卡地亞TRINITY正在隆重地慶祝第一百歲生日,想必大家已經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刷到過了吧。
年初開始,卡地亞就已經在紐約、倫敦和巴黎三城舉辦各種慶祝Party。而上海這次,則是TRINITY 100主題展覽全球巡展的第一站,之後,才會再依次到訪新加坡、日本東京和美國。

▲當然這次卡地亞也舉辦了相當精彩的TRINITY 100主題派對。各種驚喜嘉賓到場High翻天花板。
如此值得期待的超大型盛事就開在家門口,沒有不去的道理!

當然另一重原因也是真的出於好奇。
以往提起珠寶展,最易想到各種華寶美鑽奪人目,勾出一幅幅衣香鬢影的名流生活畫面,但TRINITY 100主題展覽的觀感還挺不一樣的,你會感覺自己逛進各種充滿奇思的創意空間,豐富又獨特。

不禁感慨,由TRINITY延伸出的內容怎麼能這麼多元、這麼奇妙!


▲我在TRINITY 100主題展覽徘徊最久的,是“無限想象,環環相生”空間。我們像是環環迷宮裡的遊人,走著走著就會遇到一個“小房間”,裡邊是卡地亞邀請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意嘉賓,以TRINITY為靈感創造的一個個想象空間,展現的形式也千奇百怪,有的是影像,有的是聲音,還有可以參與其中的裝置。這裡就像文藝復興時期的從教皇到國王,從富商到騎士家裡人人擺著一牆“珍奇櫃”,非常好玩,當然拍照也很好看!

▲其中卡地亞的品牌大使王嘉爾也有一個空間,走進去便感覺,哇!這很王嘉爾!有一束熱烈的三環紅色燈光追逐你。王嘉爾還為TRINITY創作了一首動感十足的音樂,講述他對TRINITY的理解與感悟。
除了觀感上別出心裁的好玩與豐盛,這次展還給了我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視角——從TRINITY出發,重新理解卡地亞。
在逛展之前,我多少是有個疑問的,誕生自1924年的TRINITY自然擁有漫長的歷史和故事,但為何如此簡約的三色金,如此純粹的三圈環,能夠成為卡地亞雋永風格的源泉?

▲我手上戴的兩隻TRINITY戒指,一隻是卡地亞最經典的款式,一隻是2024年全新推出的枕形款式。也算是一手“橫跨百年”了!
展覽裡也無處不在由TRINITY延伸出的數字“三”,以及意蘊無窮的彼此相扣又延綿不盡的圈環元素。
它們或抽象,或具象,沉浸其中,很容易會讓我們聯想起宗教與哲學裡的“三位一體”、“環環相生”,咱們中國人更熟悉的說法是“三生萬物”、“生生不息”。

▲在TRINITY 100主題展覽雋永風格空間裡,除了如圈環般延綿傳承的TRINITY百年之旅,中心的圓形水池裝置別有禪意,水珠的動勢讓水面不斷呈現出彼此交織的圓圈的形態,這樣最日常的動態卻似乎蘊含整個宇宙的真理,彷彿全世界都平靜了下來。


▲在沙盤上不斷迴圈的三球體,與TRINITY靈動交織的三圈環設計呼應,我們像在觀察某種永恆的星象移動規律,它又如此簡約純粹,美的含義卻是無窮的。
更具體一點,三環的結構也可以代表卡地亞彼此獨立卻又聯結一體,不可替代也不可分離的卡地亞三兄弟。又或是被稱為卡地亞三座“聖殿”的——位於巴黎、倫敦與紐約的卡地亞精品店。
拆解這些關於TRINITY的元素更深層的故事,我們會發現它們是大膽顛覆的、是多元豐富的,同樣也是悠長雋永的。
由最簡單的起源延伸最廣闊的世界,TRINITY對於卡地亞,甚至整個珠寶傳奇,或許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

●「TRINITY是“顛覆的”」●
雙腳踏回TRINITY誕生的年代,或許能更精準理解它的某種“顛覆性”。
那是20世紀20年代處處流動盛宴的巴黎,創意與思想的靈光可以隨時在某個像畫廊一般的咖啡廳漫溢位來。留心觀察便會發覺,無論文化、藝術或是時尚,處處都暗藏變化。

▲最時髦的女郎將厚重的長髮剪短,於是高聳王冠已顯然不合時宜,低調輕靈的鑽石髮帶成為新寵;因為迷戀流暢的寬鬆的直線型衣裙,用於固定束腰的碩大寶石胸針也慢慢被遺忘,轉而戴上具有線條感且更凸顯修長輪廓的長項鍊……
雖然強調豐富曲線與精美雕琢的新藝術風格餘暉仍在,偏重幾何之美的裝飾藝術風格亦有初生旭日之姿,但在珠寶設計領域,珠寶商的姿態依舊是更偏保守。
畢竟最初的珠寶商更多還是為貴族名流服務,或許因為難以預測那些會為珠寶一擲千金的大公夫人、豪門繼承人們是否願意會為新的思潮買單,拋棄以雕琢珍貴寶石為傳統的固有設計理念似乎顯得過於冒險。當然,在社會等級森嚴的時代主動求新求變,開創新的珠寶價值,也需要相當的遠見與魄力。
然而,誕生於1924年的TRINITY是什麼樣的呢?
是一個即使用一百年之後的眼光看,也絲毫不過時的設計。

最初的TRINITY戒指,只由三種貴金屬組成,三枚圈環彼此繾綣交織,並無多餘贅述。它似乎超越了那個時代的任何一種流行,大步邁進了一種嶄新的美學風格。

而能夠做到如此的珠寶商,或許也只有卡地亞了。
為什麼呢?
排在最緊要位置的因素,正是卡地亞三兄弟中的老大——路易·卡地亞(Louis Cartier)。
在卡地亞家族第六代傳人弗朗西斯卡·卡地亞·布里克爾(Francesca Cartier Brickell)親著的《卡地亞家族傳》裡,我們得以窺見卡地亞走向世界的經營之道。在當時恪守傳統的珠寶商裡,路易·卡地亞無疑是個鮮明的“叛逆者”。

▲路易·卡地亞的人生起點與他的祖父和父親是全然不同的,寬裕的家境,優質的教育條件,加上珠寶世家對先進技術和工藝的敏銳,他自小隨著父親一起參觀集合全世界最新奇玩意的世博會。儘管是個會因為“學習不用功”被學校重點關注的學生,但無人否認他的創造力與好奇心。
路易·卡地亞那些在學校裡天馬行空的“空想家”特質,拒絕墨守陳規的個性,反而使他開始打理家族生意後逐漸迎來屬於他的時代。
路易早早便意識到卡地亞早期出售來自外部工坊,或是購進個人客戶的珠寶首飾這樣古老的商業模式並無益處。
他堅定地認為,卡地亞想要從諸多同行中脫穎而出,必須出售獨一無二的、具有鮮明辨識度、具有“卡地亞風格”的珠寶。

在立下目標後首要做的,就是組建一支足夠有創意,也足夠有能力的團隊。
放眼同時代的珠寶商(甚至現在的珠寶行業),路易·卡地亞的用人策略也真心大膽到有點“離譜”。
他並不認為聘請科班出身的珠寶設計師足以(因為他覺得市面上太多珠寶平平無奇),轉而找了許多看起來跟“珠寶”沒啥關係的人——
他們是青銅雕塑師、蕾絲手工藝人、掛毯設計師……搞鐵藝的、搞建築的、搞室內設計的,從事什麼行業無所謂,只要路易認為他們有才華和天賦,都會被他挖來做珠寶。

▲對卡地亞影響深遠的珠寶設計師查爾斯·傑庫(Charles Jacqueau),就是路易·卡地亞在散步時親手挖掘的。他被傑庫設計的漂亮陽臺吸引,堅持要這位只有24歲的年輕人來卡地亞面試。才能出眾的查爾斯·傑庫後來也成為路易·卡地亞最合拍的合作物件之一。
當這些來自不同行業的藝術家們開始做珠寶,他們往往對珠寶的結構感、對稱性、用色或比例與傳統珠寶設計師有著全然不同的理解。
路易對他們的要求也不一樣,他甚至希望設計師們能遠離流行,創造出經得起時間反覆考驗,具有“永恆感”的珠寶。
路易大膽的用才與惜才,給予卡地亞最大的裨益,就是讓來往的人都記住,這家位於巴黎和平街13號的珠寶商,能買到市面上最別具一格的珠寶設計。
這也使得卡地亞在上世紀20年代徘徊在巴黎尋歡作樂大膽顛覆的藝術名流中,迅速擁有姓名。


●「TRINITY是“豐富的”」●
與此同時,珠寶的內涵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以往珠寶的用途更多是王宮貴胄展示特權的標誌,其審美趣味也只侷限於一小部分人,但卡地亞獨樹一幟的設計使珠寶的場合更多變,可以是宮廷派對裡的必備物品,也可以為世家小姐們出入歌劇院,或赴一場簡單日常的約會晚餐時增色添光。
TRINITY的誕生,更是將“日常珠寶”的概念帶到更廣泛的人群裡。

▲TRINITY 100主題展覽裡的時代偶像,風格印記空間,立體延展的膠捲,捕捉記錄下不同年代各界名流與TRINITY的風格印記。從好萊塢明星到社交名流,TRINITY不僅是聚光燈下的“時尚寵兒”,也是熒幕之外的風格見證者。

▲撥動一旁的膠捲裝置,還可以知曉TRINITY與這些時代偶像們一同留下怎樣的故事。
珠寶的意義不僅在於裝點高光,它還可以陪伴於每時每刻。
這樣佩戴珠寶的概念,或許我們在很多年後才慢慢理解透徹它的深意,然而TRINITY卻遠早於時代的潮流出現。
所以我們會發現,最早選擇卡地亞TRINITY的人,他們往往也是審美與風格不拘泥於潮流規則的人。
以“愛玩”、“會玩”聞名前衛藝術圈層的讓·考克多(Jean Cocteau),常將兩枚TRINITY作為尾戒疊戴在左手小指。

▲讓·考克多與卡地亞的關係匪淺,出身名門望族的考克多從年輕時就非常欣賞卡地亞的設計。他曾為卡地亞寫下過十分動人的詩句:“卡地亞變身一位奇妙的魔法師,用一種迷人的方式,從一縷陽光中捕捉月亮的碎片……”

▲這次TRINITY 100主題展覽,就有一處專門為這位才華橫溢的多面體藝術家開闢的空間TRINITY與讓·考克多的不解之緣。


▲如果大家有時間一定要親自前往去看!非常值得一去!步入這個空間,就像是踏進考克多豐富多彩的夢幻宇宙。他的奇思妙想不斷閃爍流轉,他的畫筆在你的四周環繞勾勒,這種觸動是圖片或二維平面難以傳達的。
同樣以不服傳統聞名的溫莎公爵(Duke of Windsor),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以相同的佩戴方式,將刻有妻子生日與名字的兩枚TRINITY佩戴於小指。
此前這個位置,曾一度是象徵“權力”的威爾士親王尾戒。兩者在他心中的權重或選擇,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也不難了然。

還有我們熟悉的格蕾絲·凱利(Grace Kelly)。在她尚未成婚之前,她便已將 TRINITY戴在無名指的位置。

媒體一度猜測它是一枚“定情戒指”,雖然未被證實,但無疑這枚TRINITY於她意義非凡。無論是婚前的各種紅毯曝光,還是婚後被抓拍到的私下場合,TRINITY始終陪她左右。

1925年,梳著時髦短髮的模特肯德爾·李(Kendall Lee)佩戴TRINITY戒指與手鐲登上美版《VOGUE》。雜誌這樣稱讚道:“這套卡地亞新款首飾不僅非常時髦,更是‘非常別緻且價位合理’的作品。”

這種種因素融合起來,無形中也讓更多人能夠接觸並擁有、創造自己與TRINITY的故事。
如此看來,TRINITY的時興並非所謂的珠寶審美從王宮貴胄到平民百姓的某種“向下”傳播,而是卡地亞極其先鋒地,將珠寶的志趣從小小的圈子延伸至更大的世界,同時也為珠寶的內涵賦予更多活力。

▲1959年,演員阿蘭·德龍(Alain Delon)佩戴著TRINITY戒指,與羅密·施耐德(Romy Schneider)在家中起舞。
從普世情感的層面也不難發現,其實你我喜愛TRINITY的緣由,與那些轟動的時代 icon們或許並無不同。
一個基於我自己的“片面”觀測是,TRINITY或許是我身邊人最普遍擁有的珠寶。大家擁有的理由可能各不相同——
我自己的第一枚TRINITY,算是半個“婚戒”。剛結婚的時候沒買鑽戒,但又不想隨意了事,盤算了很久與楊局長各戴上一枚TRINITY,直到很久後才補上鑲鑽款式。

為什麼是TRINITY呢?一個很直接的原因是我倆都迷張國榮,那張《為你鍾情》的專輯封面,想必大家都很熟了。另一重原因是,當時關於TRINITY最流行的說法,是三色金與三環圈,分別象徵著親情、友情和愛情。

細想一下,這不就是我最想追求的親密之境嘛,感情是融合的,無界的,每種都摻點,但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我的另一位常年戴著TRINITY的友人,是為了自己買。
作為朋友圈裡的時髦人,簡潔好搭肯定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但後來聊起她告訴我,當年她下了很大決心辭去一份看起來前途大好卻令她深感內耗的工作,那段時間剛好在雜誌翻到TRINITY的海報,即刻被擊中。那兜兜轉轉三圈軌跡,還挺像她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從一個圈子轉到另一個圈子,唯一不變的是,她必須秉承百分百發自內心的熱愛去決定當下。
TRINITY就像一枚小小的輕靈的“刺青”,在指尖也在心裡,看向它便又回到原始初心。

還有人在擁有第一個寶寶後買下一枚TRINITY,作為吊墜常掛在胸前。她說怎麼有珠寶這麼能代表她的一家三口!還說等娃長大了要把戒指傳給他,反正TRINITY戴一百年也不會過時。
聽身邊人說起與TRINITY的故事總是很有意思,你會發現原來TRINITY還能有這麼多“專屬”釋義!它們那麼親密,又那麼溫暖,除了常規的裝點的意義,它更是情感的延續,是愛的載體,也是可以信賴的永恆不變的陪伴。

●「TRINITY是“雋永的”」●
有時候也會思考,為什麼是卡地亞創造了TRINITY這個意味雋永的珠寶符號?

或許是因為“三生萬物”在卡地亞並非一句遙遠的箴言哲理,而是貫穿了卡地亞的發展。
“三”於卡地亞而言,像一個具有魔力的神奇數字。我們會想起少年時期圍在世界地圖旁,夢想著做“全世界最好的珠寶公司”的卡地亞三兄弟,他們不似單打獨鬥的祖父與父親,他們有三個人。

▲TRINITY 100主題展覽的數字“三”的神奇魔力空間裡,我們瞭解到“三”是如何貫穿在TRINITY系列的發展中,又是如何給卡地亞以及整個珠寶傳奇帶來機緣。
《卡地亞家族傳》裡,透過他們彼此來往的書信、檔案裡的資料以及親人的回憶展開過三兄弟的個性與故事。
長兄路易自信且大膽聰慧,他眼光獨到,負責卡地亞總部巴黎的生意;二哥皮埃爾(Pierre Cartier)心思細膩,又能說會道,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商人與營銷奇才,在他的帶領下,卡地亞迅速於紐約打響名頭;
而最年輕的雅克(Jacques Cartier)溫和且包容,他從印度中東帶回了豐富的設計靈感,在他的努力下,卡地亞於倫敦開設駐店工坊,期間佳作不斷。

▲卡地亞三兄弟與他們的父親阿爾弗雷德·卡地亞(Alfred Cartier)。
三兄弟各自有各自的經營方式,他們彼此獨立,卻又關係緊密,他們雖然分散在不同的城市,但經常透過信件與電報保持密切聯絡。若沒有三兄弟最深厚的情感作為基礎,也很難達到如此和諧融洽的境地。

▲在《卡地亞家族傳》一書裡也有提及,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電報是比長途電話更便宜、比寫信更快的交流方式。卡地亞三兄弟透過這樣的形式,得以迅速在卡地亞內部分享客戶資料、珠寶價格以及經營策略等高度機密的資訊。這種方式在同時期的其它生意裡是難得一見的,因為必須對彼此保有絕對信任。
位於巴黎、倫敦與紐約的卡地亞精品店也被稱為卡地亞歷史上的三座“聖殿”。但神奇的是,它們的關係就像TRINITY構成的三環,和諧相扣,卻沒有主次先後之分。

由“三”而起,卡地亞的風格影響力蔓延至更遠的空間,滲透至更深的時域。
萬物熵增,世界也在不斷運動與變化,正是這樣的機緣,讓我們在百年後的某個當下,在世界地圖的某個角落,見證TRINITY走過的路。
而TRINITY也不再僅僅訴說一種故事,表達一種聯結。
就像我們在TRINITY 100主題展覽裡所見到、所聽到的。每個共同構成這個空間的個體,他們發出的聲音、描繪的畫面,組成不同的節奏,但我們總能找到這些韻律的相同起點,這樣不設限的共鳴,也觸動我們去創造新的意義。
所以,我更願意把TRINITY當做一種看自己、觀世界的方式。大道至簡,從紛繁中抽絲剝繭,以純粹白描的筆觸刻畫人心深處最真摯樸實的價值。

TRINITY的美源自萬物,又創造萬物,就像一個“奇蹟”,簡潔明瞭,卻美得靈巧,大膽突破,卻不失和諧,帶著微妙的哲思,這何嘗不是一種雋永呢。
百年來即使是對珠寶最挑剔的人物仍會為之雀躍,而平凡如你我,亦輕易懂得它的“未盡之語”,其實一直藏在我們心中最珍視的地方。

展覽步入尾聲,我的心緒依舊是跳躍的,除了新知妙趣,我還收穫了與以往不同的感觸,原來欣賞珠寶不必仰望,只需要投注真實的情感與之交融。
在卡地亞TRINITY 100主題展覽的終點,懸掛著一組紅色與白色組構成的大型立體裝置,站在不同的位置,視覺觀感也有不同,三環似乎是靜態的,又似乎一直保持著變動,姿態萬千,卻始終彼此聯結。

我想這也是TRINITY想要帶給每個人的,愛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意象,愛的表達也多元不一,但愛聯結一切,也包容一切,生萬物,亦歸初心。
這大概也是每個人都能觸及的最平實也最偉大的一種奇蹟吧!
當下卡地亞TRINITY 100主題展覽已經向公眾開放了哦!若你也感興趣,不妨在卡地亞官方微信小程式預約前往:
展覽資訊
《百年經典,雋永風格》
時間:2024年7月6日至7月28日
地點:上海西岸藝術中心A館
展覽預約:卡地亞官方微信小程式
作者:藍小姐
責任編輯:阿碗
出品:藍小姐和黃小姐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