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播客由釦子空間(coze.cn)一鍵生成
一、
釦子(coze.cn[1])大概是位元組旗下最不好定義的產品。
它的定位是智慧體(AI agent)平臺,可以開發/執行各種 AI 應用。這意味著,AI 可以乾的事情,它都能做。

但是,AI 一直在進化,所以釦子的形態也一直在變。

但是不久後,它又推出了“釦子空間[3]”,面向普通使用者,使用自然語言,呼叫它內建的各種智慧體。

可是沒有想到,昨天我發現,釦子空間加入了網頁設計[5],又變成了 UI 工具,很像內建了一個 V0。
二、
V0[6] 是最早的、也是目前最有名的網頁設計/生成方面的 AI 工具。使用者描述想要什麼網站,它來實現。
這一次,釦子空間引入了這個功能,讓自己又多了一種產品形態——網頁設計工具。
現在,你完全可以在釦子裡面,進行網頁開發。而且,它是免費服務,並有安卓客戶端(已釋出)和 iOS 客戶端(待發布),可以在手機上操作。
這聽上去很吸引人。我試了一下,比如截圖還原和網站生成,尤其是 Figma 設計稿的還原,看看它到底行不行。
下面就是我的試用體會。
三、截圖還原
我首先測了截圖還原,上傳一張網頁截圖,讓它把頁面寫出來。
釦子的網頁設計功能,必須開啟釦子空間的“網頁”按鈕。

我上傳了 airbnb[7] 的首頁截圖(下圖),並輸入“把這個截圖還原成網頁”。

系統提示,需要3到5分鐘思考,程式碼在頁面右側滾動生成。

幾分鐘後,程式碼生成完畢,切換到預覽頁,下面就是它生成的頁面。

這是第一次生成的結果,沒有經過調整,我覺得還原度還可以,頁面結構和每個區域都正確復刻出來了。
我分享出來[8]了,這個頁面和整個 AI 對話,大家點選進去,可以看清晰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釦子生成的是 React + Tailwind 專案,可以整個下載到本地,用 npm 執行。這樣的話,後期的手工處理比較方便。
四、Figma 設計稿還原
釦子空間的真正殺招是從 Figma 設計稿生成網頁。
具體做法是先在提示框,點選下方的 Figma 按鈕。

網頁會提示你,輸入 Figma 連結。

這個連結怎麼得到呢?在 Figma 網站的工作區,選中一個頁面,開啟右鍵選單“複製貼上/複製選區連結”(下圖),就可以了。

我選了一個 Figma 官網的示例檔案[9],把連結發到釦子空間。大家看看釦子的還原度[10]。

基本上,跟設計稿很接近,還原度非常高。所以,如果有設計稿原始檔案,透過 AI 工具,完全可以替代手工開發。
這屬於高階功能,國內其他 AI 工具,我好像沒見過,在 V0 也是需要付費的。
五、視覺化編輯
預覽生成後,釦子空間提供了視覺化編輯,修改起來相當方便。
先在預覽介面,開啟“編輯”按鈕。

然後,選中頁面元素,就會跳出 AI 對話方塊,你可以用自然語言編輯。

選中按鈕後,我要求 AI 將按鈕的背景色改成綠色(上圖),提交後就會重新生成程式碼(下圖)。

六、零基礎生成網站
下面我直接用自然語言,跟 AI 描述需求,讓它生成網站。
我讓它生成一個待辦事項(Todos)應用。
“生成一個藍色主題的待辦事項列表應用,並實現編輯功能,可以編輯列表任務。”
釦子空間就開始自動完成頁面設計、程式碼編寫、伺服器部署,最後給出了下面的效果[11]。

這個頁面還可以部署成可訪問的連結[12],向外部使用者公開。

我覺得,效果相當不錯,各項操作(新增任務、編輯任務、刪除任務)都沒報錯,一次生成就能執行,該有的按鈕也都有。
這真的超出了我的預料,是不是釦子對常見任務做過特別訓練?
理論上,網站生成不需要專業知識,零基礎使用者就能生成全站。實際操作也確實是這樣,就算出現報錯,也可以交給 AI 處理。但前提是隻限於簡單互動的網站,如果需要 JS 指令碼處理複雜互動,就很可能出現 AI 解決不了的報錯。
七、總結
上面就是初步的使用感受。
我感到,釦子空間的網頁設計功能雖然剛上線,但是完成度很不錯。
它的三個重點功能——設計稿/截圖還原、視覺化編輯、網站生成——相當好用,生成質量完全可以接受,加上免費,我覺得很有競爭力。
它同樣也有一些使用限制。
(1)沒有命令列視窗。如果你不需要 UI,只讓它生成後端程式碼,它沒有提供命令列,無法測試。
(2)未整合 GitHub。它無法將程式碼直接跟 GitHub 同步,只能先下載到本地,再手動推送到 GitHub。
(3)不適合複雜的狀態管理。它的強項是 UI 生成,不適合複雜的狀態管理和互動邏輯。
總體上,這次更新讓釦子空間[13]變得更有用了,除了早先的聊天功能、辦公功能,現在又增加了網頁設計,實用性更強,常見的 UI 開發任務(生成網頁和元件、完成原型設計),完全可以考慮用它。
(完)
References
[1]
coze.cn:https://www.coze.cn/[2]
工作流模式: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24/12/no-code-ai-tutorial.html[3]
釦子空間:https://space.coze.cn/[4]
測評: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25/04/coze-space.html[5]
網頁設計:https://space.coze.cn/[6]
V0:https://v0.dev/[7]
airbnb:https://zh.airbnb.com/[8]
分享出來:https://space.coze.cn/share-coding-expert/7530149783378723107[9]
示例檔案:https://www.figma.com/community/file/1071509847187590454[10]
還原度:https://space.coze.cn/share-coding-expert/7530175236215456015[11]
下面的效果:https://space.coze.cn/share-coding-expert/7530201401684214062[12]
可訪問的連結:https://space.coze.cn/coding-expert-runtime/136000704258[13]
釦子空間: https://space.coz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