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下方卡片,關注“CVer”公眾號
AI/CV重磅乾貨,第一時間送達
AI/CV重磅乾貨,第一時間送達
新增微訊號:CVer2233,小助手會拉你進群!
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CVer學術星球!可以獲得最新頂會/頂刊上的論文idea和CV從入門到精通資料,及最前沿應用!發論文/搞科研/漲薪,強烈推薦!
新增微訊號:CVer2233,小助手會拉你進群!
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CVer學術星球!可以獲得最新頂會/頂刊上的論文idea和CV從入門到精通資料,及最前沿應用!發論文/搞科研/漲薪,強烈推薦!
轉載自:小木蟲 |來源:軟科

轉載自:小木蟲 |來源:軟科
教學科研全年無休,八小時外定成敗;懷揣著學術理想,卻為生產學術成果徹夜難眠;為了避免轉崗或失業疲於奔命……
飽受爭議的“非升即走”,下一步怎麼走?改革,或許會得到答案。
近日,復旦大學校長金力表示,將對“準聘—長聘”制度進行一場“大手術”式的徹底改革,包括不限定留下的人數,改為“先留後升”的制度,準聘和長聘之間間隔6年,存量教師也將做長聘認定,且只有一次納入長聘制的機會。

圖源:復旦大學
這是否意味著,“非升即走”制度的拐點來了?
上世紀90年代起,我國高校開始探索引入“非升即走”。作為一種競爭性的篩選制度,該政策在提升高校學術產出、啟用教師科研主動性、最佳化師資結構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有學術論文以148所大學為樣本研究發現,實行“非升即走”的高校,科研產出提高了103.02%。而且高校在選擇青年教師時,擁有了更多可參考、可比較的物件。目前,我國的“雙一流”高校幾乎已全部採用“非升即走”制度。
然而,隨著博士招生規模的擴大,以及高等教育專任教師人數的增長,高校入職門檻和考核標準不斷拉高。學術道路上處處潛伏著被淘汰的風險,當“走”成了重點,“青椒”們為了透過考核,越來越“卷”。
“非升即走”要求教師在培育期內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某985大學老師透露,必須完成4篇“SCI/SSCI 2區及以上或核心期刊”論文和1個國家級基金專案的“最低標準”,才可能評上副教授並留任。
除了發論文,拿到相應級別的專案課題,是“晉升”的關鍵也是最難的一項。據資料顯示,青年科學基金專案這一直接影響著”青椒“未來其他申請及職稱評定的專案上,2019年到2023年,該專案申請量增長率達33.8%,然而專案資助率卻在17%左右徘徊。一些更難的人才類專案,如優青和傑青申請量也持續增加。
另一方面,科研與教學也在逐漸失去平衡。科研產出作為最核心的考核指標,分走了青年教師們的大多數精力,在教學投入方面“心有餘而力不足”。
此外,之前“非升即走”主要針對剛入校的青年教師,例如助理教授或講師,一般升為副教授或教授後,就可享受長期聘用待遇。但如今,“非升即走”範圍擴大至副教授,不少教師直言“副教授也不能躺平了”。
重新審視並對這一制度“動刀”,復旦大學做了先行者。
早在2022年的“對話大腦”院士論壇上,金力校長就曾透露,復旦將推出“非升即走”的替代計劃,不升也能留,只要青年科學家在行業內做得足夠好,就可以留下來。
為了以有限資源實現師資水平“奮力一跳”,復旦大學2025年改革劍指準聘—長聘制。
在2025年春季工作會議上校長金力表示,長聘制不是“少數人的遊戲”,而將影響每一名教師的職業生涯,是老師們在復旦職業發展的主渠道。長聘體系的核心不是“非升即走”,為了選拔最具內驅動力和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復旦大學跳出“非升即走”,對有多少人能留下來是不限定的,只要優秀就能留。而且原來是晉升職稱以後才能留,現在是先留下來才可以升,把“升”和“留”的先後次序換了一下。
金力校長指出,新的制度設計將包含三個部分:一是按教研、研究和教學三個系列,實施教師分類管理;二是按助理教授、準聘副教授、長聘副教授、長聘教授、特聘教授、首席教授,構建準聘-長聘教職體系;三是以年薪製為核心,推進薪酬體系改革。

留下來後,如何更好地培養青年人才也是復旦關注的焦點。長聘制將結合“四卓”計劃、Mentor制等,全週期、全方位、個性化引導支援人才發展,落實資源跟著人才走,讓人才引得進、長得快、幹得好。
為了全力規避長聘後的“躺平”問題,復旦大學完善獎勵性績效體系、空間分配模式,持續激發教師創新創造活力。
此外,對於人事制度改革前的教師,復旦大學也將做長聘認定,但只有一次機會納入長聘制。作為一種過渡的做法,如果教師沒有透過認定,之後學校在生源等方面的資源配置,就不再向他們傾斜了,之前的改革沒有動這部分存量教師。
除了復旦外,不少高校已經開始試圖在“升”與“走”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
據悉,一些院校會幫助新入職青年教師“結對子”,透過“老帶新”“傳幫帶”等更為人性化的方法,幫助青年教師儘快熟悉院校氛圍、科研任務;還有高校選擇在初次預聘期時限將至時,引入學術共同體、學術考評委員會機制,透過綜合評定青年教師的實質表現,給予他們第二個“預聘期”“延期考核”的彈性空間。
部分兩會代表也關注到了“非升即走”背後的問題。
2023年兩會,民盟中央擬向全國政協提交《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國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提案》。其中建議,在評價和管理上給予教師自主空間,將“非升即走”緩慢過渡成“非升即轉”的人性化轉崗機制。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李孝軒也提出,目前高校“非升即走”制度存在“評價標準單一失衡”問題。對此,他建議,改革高校人才評價體系,根據學科、崗位特性,建立多元、分類評價體系。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曾表示,要對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允許試錯、寬容失敗。“非升即走”作為博士畢業生走入高校的第一步,既是考核標準,又是培養手段。青年教師正處在創造力旺盛的快速成長階段,在這條探索之路上,如何能夠設定更為多元、豐富、公平、合理的考核機制,讓考核成為激勵他們不斷進步的原動力,而不是懸在頭頂的利劍,讓更多優秀的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才盡其用,仍有待探索。
何愷明在MIT授課的課件PPT下載
何愷明在MIT授課的課件PPT下載
CVPR 2025 論文和程式碼下載
CVPR 2025 論文和程式碼下載
ECCV 2024 論文和程式碼下載
ECCV 2024 論文和程式碼下載
CV垂直方向和論文投稿交流群成立
一定要備註:研究方向+地點+學校/公司+暱稱(如Mamba、多模態學習或者論文投稿+上海+上交+卡卡),根據格式備註,可更快被透過且邀請進群
▲掃碼或加微訊號: CVer2233,進交流群
CVer計算機視覺(知識星球)來了!想要了解最新最快最好的CV/DL/AI論文速遞、優質實戰專案、AI行業前沿、從入門到精通學習教程等資料,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CVer計算機視覺(知識星球),已彙集上萬人!
▲掃碼加入星球學習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CVer公眾號
整理不易,請點贊和在看

▲掃碼或加微訊號: CVer2233,進交流群
CVer計算機視覺(知識星球)來了!想要了解最新最快最好的CV/DL/AI論文速遞、優質實戰專案、AI行業前沿、從入門到精通學習教程等資料,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CVer計算機視覺(知識星球),已彙集上萬人!

▲掃碼加入星球學習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CVer公眾號
整理不易,請點贊和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