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人看來,新加坡向來以嚴謹的法律體系、高效的執法力度以及清正廉潔的政府形象著稱,被公認為全球治安的楷模,宛如現實世界中的“理想國度”。
近日,一起離奇的跨國委託案,就撕開了這層面紗,讓隱藏的罪惡暴露在公眾視野之中。
今年3月左右,在浙江生活的中國男子小吳(化名)突然收到一位神秘人“亞哥”的線上委託。
這位“亞哥”行事極為神秘,始終未曾露面,只通過網路與小吳進行溝通。
他要求小吳前往浙江某處的儲物櫃,取出14部蘋果手機,並將這些手機帶往新加坡。
不僅如此,“亞哥”還提出了一個極為怪異的要求:讓小吳把手機裝進紅色塑膠袋,然後扔進新加坡芽籠城市購物中心附近的指定垃圾桶。
作為報酬,“亞哥”承諾支付酬金並報銷交通費用,甚至還詳細告知了購物中心的郵區。
如此細緻入微且謹慎的安排,不禁讓人懷疑這些手機背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但小吳似乎並未對此多想,一心只想著完成任務後能拿到報酬。
為了降低風險、掩人耳目,4月初,小吳找到了朋友小胡(化名),邀請他一同“去新加坡旅遊”。
小吳聲稱自己會出錢讓小胡短期遊玩,一天後就會返程。實際上,他是想讓小胡幫忙攜帶部分手機,以此分散風險。
小吳精心設計了一條極為複雜的路線:先從浙江前往上海,再轉機到越南,接著飛往馬來西亞,最後從馬來西亞乘車進入新加坡。
面對小胡對路線的質疑,小吳解釋說這樣做是為了節省費用。
可仔細一算,按照這條路線,兩人的花費高達3218元,而直飛新加坡僅需1600元左右,這顯然不是省錢,而是捨近求遠。
當小胡抵達浙江後,小吳將7部蘋果手機交給他,拜託他帶進新加坡。
小胡發現,這些手機中有部分有使用過的痕跡,嘗試開機卻無法成功,心中頓時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懷疑這些手機與非法活動有關。
然而,小吳一句“不會讓你白幫忙,有酬金”,瞬間打消了小胡的顧慮。
他毫不猶豫地把手機放進了行李,同時還接過了小吳給的安卓手機,用於兩人之間的聯絡。
4月18日,小吳和小胡終於抵達了從馬來西亞進入新加坡的最後一道關卡——兀蘭關卡。
此時的他們滿心歡喜,以為即將大功告成,既能享受免費旅遊,又能拿到報酬。
然而,命運的轉折總是來得猝不及防。上午11時41分,移民局工作人員在檢查時發現,兩人不僅沒有購買返程機票,身上還攜帶了15部蘋果手機(包括小吳交給小胡用於聯絡的安卓手機)。
面對工作人員對手機來歷的詢問,兩人支支吾吾,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
就這樣,他們在最後一刻被警方抓獲,雙雙被捕。案件移交法庭後,控方對兩人的行為充滿了懷疑。
如此大費周章地安排行程,卻只在新加坡停留一天便返程,種種跡象都表明他們可能與犯罪集團存在關聯。
據兩人交代,他們從未見過“亞哥”本人,一直都是透過網路進行聯絡。
最終,小胡因違反雜項(公共秩序和滋擾)法令,被判處3個月監禁,而小吳仍在接受進一步調查,將於5月23日再次出庭受審。
這起案件充滿了疑點,讓人不禁浮想聯翩。“亞哥”究竟是什麼人?這些手機裡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為何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選擇如此複雜的轉機路線呢?
有分析認為,小吳等人選擇這條路線,可能是想透過多次轉機來試探各國的安檢標準。
既然手機順利通過了越南和馬來西亞的檢查,他們便心存僥倖,認為進入新加坡也不會有問題。
此外,相比航班入境時嚴格的檢查,陸路入境新加坡的相關報道較少,在他們看來,陸路檢查可能相對寬鬆。
但也不排除他們是為了躲避某些監控。至於真相究竟如何,還需要新加坡警方進一步深入調查。
這起案件為所有人都敲響了警鐘,無論身處哪個國家,出入境法規都絕不能被輕視。
千萬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衝昏了頭腦,一旦觸犯法律,等待你的將是嚴厲的懲罰。
在跨國出行日益普遍的今天,遵紀守法才是我們唯一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