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春節,手機賣爆了。
大年初五,陳欣和朋友吃完火鍋在商場裡轉悠消食,挨個兒把一樓手機專賣店逛了一圈後,她那想要換手機的心思頓時又蠢蠢欲動了。
“每家店裡都掛著國補促銷的牌子,感覺不買就虧了。”她笑道。

圖/受訪者提供
而早在春節前,就有不少置辦年貨的人把“新年換新衣”變成了“新年換新機”,再給新手機配上一個美美的紅色手機殼,誰說春節戰袍一定得穿在自己身上?
1月20日,手機等數碼產品的國補政策在各地陸續落地,八類家電之外,買手機、平板、智慧手錶(手環)也能享受補貼了。
見多了手機大廠打價格戰,電商平臺搞補貼促銷,這次是靠“國補”把手機價格打下來了。
過年都在買手機?
和陳欣一樣心動的人不在少數,去年雙11購物節都沒下定決心買手機的人,紛紛下手。
商務部資料顯示,今年1月20日至2月1日,已有1470.4萬名消費者申請了1886.7萬件手機等數碼產品的購新補貼。
北京朝陽區某品牌手機門店員工小丁告訴有意思報告:“很多人就是在等國補,又恰逢過年,不管自用還是送家人,都挺合適的。”小丁以店內一款售價4499元的安卓旗艦機為例,補貼後只要4000元,線下門店還贈送一個包含耳機、揹包等贈品的禮盒,“賣得相當好”。
小丁所在門店面積較小,線下體驗後去線上官方店下單的人也比較多,國補前每週賣出兩三臺手機,國補首日,一天就賣出了近三十臺。
到了過年期間,不少人更是逛街時“順手”就買了個手機當年貨。
京東聯合聯通數智智慧足跡對全國31個城市的線下商圈客流量及消費資料進行的即時動態統計顯示,春節假期期間,手機在以舊換新熱度品類中排在前列。

“國家補貼”字樣被印上了價格標籤。圖/受訪者提供
門店裡看得見促銷招牌,線上電商平臺也隨處可見國補入口。
天貓資料顯示,1月20日手機國補上線後,截至當天下午,天貓參與國補的手機日成交環比翻倍,Redmi K80、小米15、OPPO Find X8、一加13、榮耀Magic7、vivo X200等單品熱賣。
京東資料也顯示,春節期間全國多地國補手機銷量實現增長,湖南、安徽國補手機銷量環比增長高達100%。
此次針對手機、平板以及智慧手錶(手環)的補貼規定,對於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的產品,按照產品最終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

某品牌旗艦店首頁。圖/電商頁面截圖
由於享受國補的手機價格有上限,一些廠商和銷售商乾脆調價搞配合,將部分原價略超過6000元的機型直接打到了6000元以內。
例如榮耀去年新品Magic7 Pro,16+512GB版本官方定價6199元,自營旗艦店售價立降200元,5999元的價格正好卡在國補線上。
雷軍更是親自發微博宣佈,為了配合國補,小米14 Ultra全版本降價500元。其中16+512GB版本價格來到了5999元,國補後到手價只有5499元,距離其去年2月釋出時的價格總計便宜了1500元。
面對各家這樣的大促,對那些原本就有心換機的消費者來說,當真就是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了。
中端機成贏家,市場能熱多久?
國補買手機划算,但怎麼買最划算?有網友笑稱,這波手機國補,數學好的人先享受了。
手機國補按照6000元以內產品最終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關鍵在於,每件產品補貼不超過500元。
500元除以15%,約等於3333元。
也就是說,買更貴的手機,還是補500元;買更便宜的享受不足500元補貼。當購買的手機價格約3333元時,可以拿滿500元補貼,立享85折購機。
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已經有了很多“手機國補怎麼買最划算”的帖子,“3333”就是關鍵詞。
這個數字就很微妙了,正好卡在中高階手機或者次旗艦的線上。而在這個價位上下的手機,就是手機市場的基本盤。
科技產業分析機構Canalys研究分析師鍾曉磊指出,國內手機市場依然維持著啞鈴型趨勢,根據Canalys去年前三季度的監測資料,600美元以上高階手機市場份額約為27%,200美元以下佔比為21%,中間價位段佔據了52%的市場份額。從國補規則來看,主要刺激的正是3000—6000元的中高階價位手機,特別是3000—4000元的中端機型。

圖/Canalys
在硬體快速迭代的當下,旗艦機和次旗艦的配置基本一兩年就會被下放到中端機上。
典型如安卓旗艦機原本的驍龍8+晶片,現在基本成了中端機標配。6000mAh上下的大電池,80W以上快充,IP68防水,材質更好的後蓋等,中端機型更是快速跟上。
在很多消費者眼中,已經看不出三千塊左右的手機和比之貴一倍的手機到底差在哪裡。反倒是國產旗艦機型被卷得這幾年只能繞著影像打轉,知道的是手機,不知道還以為是徠卡、哈蘇、蔡司之戰。
但問題是,高階機雖然難卷,但利潤空間極高;低端機雖然利潤低,但成本更低。而作為基本盤的中端機,拼的就是配置和價效比,競爭顯得更為激烈。
鍾曉磊表示,相比兩年前,當前中間價位段手機市場份額其實已經收縮了約4個百分點,承受著一定的市場壓力。
反映到消費者這一端,6000元以下中端機的使用者,也正是換機頻率最低的所謂“釘子戶”,而國補也正是為了刺激這部分消費者換機。
手機市場的“卷”還將是一箇中長期的關鍵詞,畢竟生成式AI在手機上的應用也尚未出現決定性的變革。
不過產業評論人張書樂指出,國補將價格限定在6000元以內,一定程度上能夠帶起一種蝴蝶效應,將主流機型甚至是蘋果、華為等高階機型拉向6000元以下。這個價位段的手機使用感上差異不大,更能倒逼廠商們在更廣泛更大眾消費層面的產品中內卷,或許有機會湧現更多的創新。
“不繼續搞創新,大家都差不多的話,你憑什麼吸引人?”他說道。
就像陳欣的手機已經用了三年但依然流暢,而她一直猶豫換機最初也是因為那句網友們常愛說的話,省15%到底只是相對很香,“不買立省100%”才是絕對的香。
作者:梁婷婷
編輯:田納西
值班編輯:賈詩卉
有意思報告影片
推薦閱讀
過去一年,我賣了30000雙“醜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