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張是之
最新訊息,馬斯克4月1日宣佈,計劃5月底辭去美國政府效率部部長的職務。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但他表示仍有信心在離職前完成削減1萬億美元聯邦赤字的目標。
最最新的訊息是,馬斯克出來闢謠了,說有關他很快將辭去美國政府效率部職務的報道是“假新聞”。
新聞是假的,但是我下面的基本判斷沒有變。
很多人可能會以為,馬斯克的改革風風火火,成效顯著,但我要告訴你的真相卻是,他的改革實際上可以用三個字“假、大、空”來形容。
第一,假:削減支出是假的。
馬斯克曾經放出豪言,要削減2萬億美元的支出,佔美國2023財年總支出的32.3%,也就是要削減三分之一,但最終因為政治阻力把目標調整為1萬億美元。
截至今年3月,馬斯克聲稱已削減約了1300億美元的支出,完成目標的13%。
但這背後的實際情況是,馬斯克幾乎已經無法再繼續削減了,因為美國財政支出的結構,並沒有給馬斯克留下多少發揮的空間。
2024年,美國聯邦支出中約65%為社保、醫保等法定支出,這塊幾乎無法削減。

剩餘的35%,大約2.17萬億美元為可自由支配支出,其中非國防部分佔1.8萬億美元。
國防預算減不動,馬斯克只能從這1.8萬億美元中削減。
如果完成1萬億美元削減目標,將佔這部分支出的55.6%,但當前1300億美元的削減成果,僅佔到了7.2%。
儘管馬斯克團隊滲透至多個部門,但僅教育部等少數機構支出下降,整體削減效果並沒有達到預期。
目前削減的1300億美元支出,僅佔美國今年總財政支出的1.86%,遠遠沒有達到馬斯克宣稱的“顯著減支”的目標。
美國2023財年聯邦預算為6.2萬億美元,今年2月,美國聯邦支出達到6030億美元,同比增加7%。
截至3月份,美國聯邦累計支出已達3.04萬億美元,全年預計總支出可能接近7萬億美元。
也就是說,馬斯克號稱要削減1萬億美元,而特朗普這邊總支出卻增加了將近1萬億,這不就是相當於沒減嗎?
所以我說,馬斯克的削減支出是假的。
第二,大:美國政府還是一個大政府。
特朗普政府提出“對內減稅+對外加徵關稅”的組合政策,但減稅因財政赤字壓力被延後,現在我們看到,就只剩下對外加徵關稅了。
特朗普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聲稱保護美國汽車業和國家安全。此舉旨在推動製造業迴流,但實際導致特斯拉等企業成本上升。
馬斯克公開表示汽車關稅對特斯拉影響重大,關稅將損害其全球供應鏈,但特朗普仍堅持加稅。
特朗普剛就職那會兒,馬斯克都快成一家人了,馬斯克也知道關稅的危害,但他並沒有成功影響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更沒有改變特朗普的認識。
馬斯克宣稱計劃裁撤一千多萬公務員,但實際裁員恐怕只有2萬人左右,僅佔聯邦僱員總數的0.1%,裁員計劃還因為工會的抗議和司法訴訟而停滯。
他宣稱將政府機構從400個減至99個,但實際僅僅是裁撤了一些邊緣部門,核心機構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所以說,美國政府依然是一個大政府。
第三,空:民眾的觀念沒有改變,改革成為空中樓閣,沒有根基。
在觀念問題上,馬斯克既沒有改變特朗普,也沒有改變美國民眾,甚至連他所在的政府效率部的工作人員也沒有搞定。
馬斯克對政府機構展開大規模審計和裁員,引發了很多部門的反彈。
效率部內部此前也發生動盪,21名公務員,近三分之一的人辭職。

他們在辭職信中聲稱,不會利用自己的技術專長來破壞核心政府系統、危害敏感資料或廢除關鍵的公共服務,也不會用專業知識使效率部的行為合法化,不會推行讓國家處於危險之中的改革工作。
你看,馬斯克在關稅的核心問題上沒有得到特朗普的支援,在內部也沒有得到效率部員工的支援,更沒有得到大多數美國民眾在觀念上的支援。
所以我說,馬斯克的改革幾乎沒有根基,成為了空中樓閣。
假、大、空,馬斯克的改革最後恐怕將會無果而終,他如果真的在這個時候選擇激流勇退,多少還能保留一點體面。
你說是不是?
2025年04月03日
——————

下面是口碑最好的,謝宗林翻譯的《人的行為》,限量超值附贈四大獨家資源:
資源一:《人的行為》《經濟科學的最終基礎》《自由秩序原理》三本書的思維導圖,原來售價99;
資源二:《人的行為》精讀講解的音訊課程,原來售價199;
資源三:英文原版《人的行為》的書籍朗讀,對應英文版裡邊每一章的小節,並把中英文對照文字放在了音訊下方,可以邊聽英文邊看文字。前兩年做的,工作量巨大,但這次同樣買書免費附贈。
資源四:英文、謝譯、夏譯三個版本混排《人的行為》電子版,下單任意一本書籍或打賞文章,都可以獲贈此電子版。
買一贈四,收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