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炸!華人媽媽Costco瓶裝水喝出黑色異物!娃一天拉稀9次!有人喝到發黴水

細思極恐!
多倫多有位華人媽媽小C本週聯絡了超級生活,她氣憤地表示在Costco門店購買的瓶裝水中,竟喝出黑色異物。更令她心寒的是,聯絡Costco客服後只獲全額退款,對方並沒有很重視,態度很敷衍。
事情是這樣的,小C的孩子才8個月大。她平時用更“純淨”的瓶裝水給娃衝奶粉,萬萬沒想到Costco買的水會出問題。
要不是上週六4月26日那天,孩子一直拉稀,小C可能還不會想到去檢查瓶裝水。
她說,孩子一天拉了9次,她一直再找原因。結果不查不知道,仔細一看衝奶粉的瓶裝水嚇一跳。
只見Costco自家品牌Kirkland的水中,瓶身內部有黑色的異物。
再一看瓶身中間和下面都有!當時她就震驚了。
這些水是在士嘉堡Warden那家Costco買的。她檢查的時候一箱水只喝剩4瓶了,就這一瓶已經給孩子喝過的帶黑色的,其他3瓶倒是沒有。
本來想去急診,但孩子只是狀態還可以也沒脫水,怕週末急診人太多孩子太小,所以就約了家庭醫生。
週日晚上小C給Costco發了投訴郵件,對方回覆讓她去店裡退款並填寫事故報告(incident report)。
第二天4月28日,她去店裡退款說明情況,但店裡態度非常敷衍。小C說一開始員工非說是馬克水筆的mark,然後把瓶子拿過去用溼紙巾拼命擦拭,想擦掉。小C告訴他們這是瓶子裡面的,肯定擦不掉。
最後在小C再三要求下店員才讓她填事故報告。而且連case number也沒給。本來她想說孩子一直在哭沒法好好寫,準備拿回家填。但店員就說“我來幫你填,你只需要填你的資訊就行了。”
在填表時,店員還引導她讓她填“沒有事故傷害”(no injury)。
小C回家後越想越不對,萬一其他人也喝到這樣的水怎麼辦?!
於是她聯絡了加拿大食檢局(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簡稱:CFIA)。4月29日當局發郵件說已經轉到多倫多。當天有人聯絡小C說會來取樣。
Costco總部在4月29日也來電話聯絡了小C,希望她把水給他們。不過小C就表示,會先等食檢局取樣。
食檢局的確有人聯絡小C了,但只要求發照片,都沒要求取樣。等來的食檢局回覆是這樣的: “謹此告知,CFlA會就此投訴聯絡Costco加拿大公司,以便我們能夠確定瓶裝泉水的製造商。於您投訴的黑色顆粒的問題,我尚未發現任何被視為違反規定的行為。這些黑色顆粒看起來像是在成型過程中融入的塑膠。需要與製造商溝通,以防止它們出現在成品塑膠瓶中,尤其是如果他們在自己的工廠用模具吹塑膠瓶的話。
截至今天5月1日發稿時,CFlA還沒人取樣,也沒收到下一步處理的回覆。
小C的遭遇可能不是個例。近日,Costco拼裝水頻頻被曝出事。

就在2個月前,有網友在論壇爆出說Costco水被汙染了。
網友@tham1700 發帖說,“Costco最近買的瓶裝水密封完好,就發黴了!其他瓶子受汙染的可能性有多大?這箱水在室溫下儲存,室內沒有陽光直射…..我們買了好多箱,已經喝了不少,現在怎麼辦。”
這位網友表示,已經喝了2箱,有一天仔細一看才看到有一瓶是這樣的,其他瓶裡都沒有。她提醒大家喝水前一定要仔細檢查。
評論區有網友表示:
“發起召回永遠不會太遲,如果這是一個廣泛的問題,風險又高,那尤其對免疫力差的人來說太危險了!”
還有業內人士評論說,“作為一名擁有飲料生產經驗的人,我知道那是黴菌。要麼是瓶蓋密封不好,要麼是瓶蓋上有個小孔,除非仔細檢查才能發現。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瓶蓋機器出了點問題,導致瓶蓋被切開了。”
遭遇瓶裝水汙染髮黴的不止一人,以前也有其他網友遇到 Kirkland 純淨瓶裝水的問題,似乎也是發黴了。
早在去年5月,Daily Dot報道過,有專家警示不要買Costco出售的瓶裝水。
短影片創作者Oasis透過檢測水質資料引導公眾關注飲水安全。其負責人Cormac在4月16日影片中指出,Costco旗下Kirkland瓶裝水由塑膠瓶製造商Niagra Bottling, LLC代工,瓶身可能釋放大量奈米級塑膠微粒(可穿透血液屏障)。
Costco裡另一款 Fiji瓶裝水去年3月發生過有大規模召回。
據報道,亞馬遜和Costco都有賣的近200萬瓶Fiji瓶裝礦泉水因擔心錳含量超標和細菌汙染而被召回。該公司表示收到關於受汙染產品變色的投訴通知。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表示,由於錳和三種細菌屬的汙染瓶裝水而啟動召回。
小C想透過自己的經歷提醒大家,喝瓶裝水真的要仔細檢查。萬一碰上這樣的事,一定要聯絡商家和食檢局。如果受影響產品是大批次的,投訴多了才可能會發起召回,避免更多受害者。
大家互相提醒下:無論是塑膠還是黴菌,切記!喝瓶裝水前先檢查一下吧!!
轉載自:超級生活
微信ID:superlifec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