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做不到的。
近日,丹麥人發起一份名為“讓我們從特朗普手中買下加利福尼亞州——丹麥下一個大冒險”的線上請願書,目前已獲約20萬個簽名。

丹麥人自行請願買下美國的一個州!聽起來十分戲劇,但又似乎非常合理。
畢竟,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對丹麥的格陵蘭島念念不忘,多次公開說起他的“奪島計劃”,挑釁丹麥,現在輪到了特朗普被丹麥人挑釁。
今年1月7日,特朗普稱,出於對美國“經濟安全需要”考慮,他不會排除透過“軍事或經濟脅迫”手段奪取格陵蘭島控制權的可能性。
1月20日,特朗普再稱,美國“需要格陵蘭島”。
格陵蘭島作為丹麥的自治領地,擁有豐富的石油、稀土資源及戰略位置,但領土絕對不是商品,因此丹麥首相弗雷澤裡克森堅稱格陵蘭島為“非賣品”,堅決不賣,回懟特朗普的痴心妄想。

但特朗普卻不以為意,持續給丹麥和格陵蘭島施壓,逼他們就範。1月26日更是劍指丹麥,稱“如果丹麥反對美國得到格陵蘭島,那將是非常不友好的行為”。
面對美國的強勢施壓,丹麥民眾沒有選擇正面硬剛,而是以諷刺回擊——既然美國可以覬覦他國領土,丹麥為何不能“反向收購”美國的加州?讓美國也體會一把“賣家”的感覺。於是發起了這次“買下加州”的請願活動。
該活動開啟了一個眾籌計劃,目標是籌1萬億美元去買加州。

1萬億美元對丹麥來說可不是個小數目,算下來,每個丹麥人得貢獻差不多20萬丹麥克朗,換算成人民幣大概20多萬塊錢。
現實資料更是讓這場“交易”顯得尤為困難:2023年美國加州名義GDP高達3.86萬億美元,而丹麥全年GDP僅4000多億美元,妥妥的被直接秒殺。
況且即便籌得這筆天價資金,加州的經濟體量也遠超丹麥的支付能力。

更具諷刺意味的則是活動的談判人員安排:樂高高管因“擅長與因丟失積木而發脾氣的孩子談判”被任命為首席談判代表,丹麥政治劇《權力的堡壘》演員將參與談判斡旋。
這些細節看似無厘頭,實則是對特朗普政府處理國際事務輕率態度的直接諷刺,正如特朗普曾聲稱“購買格陵蘭島就像買棟農場”般隨意。
丹麥此舉也是在告訴特朗普:用最不靠譜的方式對付最不靠譜的人,反正都是場荒誕的鬧劇!

那如果美國民眾不同意怎麼辦?活動發起人澤維爾·杜託瓦調侃:“讓我們面對現實吧,這(民意)什麼時候阻止過他?如果特朗普想賣掉加州,他就會賣掉加州。”
這種充滿戲謔的邏輯真是狠狠拿捏了特朗普上任後“利益至上”的談判風格,更揭露了其無視民意、獨斷的政治性格。

當然,丹麥選擇加州也並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有其盤算在。
在丹麥人眼裡,加州可是一個“完美的選擇”:不僅可以實現陽光自由、牛油果自由,還能巨大的科技優勢,拿矽谷來說,蘋果、谷歌這些可都是市值超過萬億美元的巨頭。
同時呢,心中裝有童話的丹麥人還計劃將加州更名為“新丹麥”,把迪士尼樂園改成“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樂園”,讓米老鼠戴上維京頭盔,是不是一下子氛圍感拉滿!

不得不說,丹麥人這有樣學樣學得可以,特朗普前腳不是已經把墨西哥灣“重新命名”為“美國灣”了嗎?丹麥完全也可以把美國的加州改一下名字。這樣大家彼此彼此。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正如請願書上說的:特朗普和加州互相不對付。
加州與美國聯邦政府的矛盾由來已久。特朗普執政期間,加州在氣候變化、移民政策等問題上多次與聯邦政府對抗,最近州長紐森甚至組建“抗特朗普聯盟”,出臺“防特朗普法案”。

特朗普更是不給加州好臉色,稱加州是聯邦最破敗的州,且多年來與該州領導人不和。前些日子因為加州山火的事情,兩人還公開互嗆。
因此,每當特朗普當總統的時候,總會有加州獨立的聲音傳出。
作為傳統的“深藍州”,加州已經成為了民主黨對抗特朗普的先鋒。
尤其是現在的加州州長紐森,被視為潛在的總統人選,很可能在下一屆大選中代表民主黨人競選,併成為未來的美國總統。

雖然丹麥不太可能買到加州,作為商人的特朗普會算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畢竟賠錢的買賣他是不會做的,但丹麥此舉卻透過放大特朗普與加州之間的矛盾,給美國後院足足添了好幾把火。在諷刺特朗普的同時,也給特朗普找了一些麻煩,以便其不再總是盯著丹麥的格陵蘭島。

而且,丹麥人的這場看似荒誕不經的“買下加州”的請願活動,也給懂王好好上了一課:國際事務不是金錢交易。雖然在國際舞臺上,弱國常常處於弱勢,但這不是所謂的強國欺負弱國的理由。
兔子急了還會咬人,更何況是一個國家。等到全世界都來反擊你的時候,可不要怪別人,因為這只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罷了。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