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UCLA、UCB申請者狂喜,這些Top25大學,竟然轉學更好進!

如果申請季申不到夢校
還有什麼曲線救國的方法嗎?
有,當然有
比如「轉學」這個留子神器
就可以給你第二次進夢校的機會
而且你知道嗎
有些學校的轉學錄取率
甚至是直申的2-3倍!
「轉學」到底有多香?
轉學,留子的後悔藥
在美國大學,轉學是一件很常見的事。
比如去年,三星小公主李元洙就從科羅拉多學院轉去了芝加哥大學。再往前看,馬上要上任的川普和他背後的那個男人馬斯克,也都是透過轉學進的賓大。
而且美國大學的轉學也非常靈活。
無論你是想從一所四年制大學轉到另一所四年制大學,還是想從社群大學轉到四年制大學,甚至是從加拿大、英國、澳洲等其他國家轉到美本,統統都可以。
畢竟對美國大學來說,轉校生也算是“香餑餑”。一方面轉校生可以提高學生群體的多樣性,讓校園更有活力;另一方面,轉校生的成績和分數是不需要提交給U.S.News的,不計入排名,可以讓學校有更多餘地去招收自己想要的學生。
當然轉學生的學費也是一筆財政收入,這樣面子裡子都賺到的事情誰不愛呢?
轉學進Top 25的快樂誰懂?
那麼美國大學有多歡迎轉學生呢?
從去年的情況來看,Top 25學校的轉學難度參差不齊👇
除了沒有提供資料的杜克大學外,最難的要數哈佛大學,只有不到1%的錄取率;耶魯、達特茅斯和MIT的錄取率也有在1%左右。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弗吉尼亞大學的轉學錄取率則在30%以上;UCLA和UCB這兩所大眾夢校的錄取率也都在26%左右。
如果我們再把轉學錄取率和第一年申請錄取率做個對比的話,就會發現轉學進這些寶藏真的容易太多!
以下13所學校的轉學錄取率都要高於第一年申請錄取率。
如果說Caltech、JHU、埃默裡和喬治城的轉學錄取率只是略高於直申的話…
你再看範德堡大學,直申錄取率只有讓人眼前一黑的5.1%,但是轉學的錄取率卻來到了18.86%,是直申的約3.7倍!
哥大、UCLA、UCB、聖母、密歇根安娜堡雖然沒有範德堡那麼誇張,但轉學的錄取率也在直申的2倍以上。
想要轉學進Top 25的同學們,不妨考慮下這些學校。
想轉學?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
美本轉學有春季學期也有秋季學期,而如果你想在2025年秋天轉入心儀的學校話,現在上車還來得及!
主頁菌統計了Top 50大學的轉學申請DDL。
大部分學校都集中在3月1日和3月15日左右,也有加州理工、密歇根安娜堡、羅格斯大學會在2月1日就關閉申請,留給我們的準備時間已經不足一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像芝加哥大學雖然會一直滾動錄取到6月1日,但在3月1日之前提交的申請會被優先考慮。
如果你想申請的學校跟芝大一樣有priority deadline的話,主頁菌強烈建議大家在這個日期前提交申請,把握時機,提高錄取機會。
轉學真的適合你嗎?
最後,主頁菌要提醒大家,轉學不是一時的頭腦發熱,而是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
除了“曲線救國”外,還有很多同學會因為“你很好,但我們不合適”的原因轉學——
即便申請前做了滿滿的research,也只有真正入讀之後才發現,想象和現實完全兩模兩樣。
舉個🌰。
現在學校的規模太大,不能很好地與教授、同學溝通;學校裡全是E人,你一個I人常常感到腳趾抓地,沒辦法適應校園環境。
目前的學費和生活費給造成了負擔,想從一個昂貴的私立學校轉到價效比更高的公立學校
或者更直白來講,“想要更多的資源”也可以被接受,比如馬斯克從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女王大學(Queen's College)轉到沃頓的原因就很現實:像賓大這樣的常春藤名校,能為他開啟更多的大門。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同學是因為學術原因轉學。
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資料,大約30%的學生在畢業之前換過一次專業,約50%的學生會換2-3次專業。
可問題是,比如你想從生物學轉到商科,但現在的學校不開設,或者沒有很好的商科專案,限制住了你在專業領域的探索和發展,那麼轉去一個能在專業方面給到足夠支援的學校是有必要的。
或者是現在的課程缺乏挑戰性,在和顧問溝通後學校依然無法提供令人滿意的課程和資源,此時不妨考慮轉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