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瘋漲!加拿大自家院裡種菜爆火!“學華人奶奶““Costco也不去了!”鄰居都來換菜

 – 北美小螞蟻微傳媒 –
本文授權轉載自:超級生活
微訊號:superlifeca
在加拿大,越來越多人把菜園搬到前院,不種草坪而開闢菜園成了一種省錢和鄰里社交的生活方式。
這些人中,有的是因為前院陽光好,有的是想擴大種植面積,還有人是為了省錢、提高自給能力。而不少人更是享受這種“種著種著,鄰居就變朋友”的樂趣。
這種“前院菜園熱”正在悄悄改變人們對家門口院子的定義。過去有人試過在前院種菜,常常被投訴“亂七八糟”,還有人擔心會招蟲、被偷。之前的主流是剪得整整齊齊的草坪+賞心悅目的花花草草,而現在,種菜卻成了“體面”會生活的象徵。
Halifax的園藝作家Niki Jabbour表示,老觀念正在被打破。“15年前,前院種菜是‘不合群’的做法,菜園只能藏在後院。”她說,現在不僅菜越來越貴,大家也發現蔬菜園其實也可以很漂亮。
她說,“現在你前院有個整潔的菜園,還是種自己吃的,已經是一種‘生活品味’了。”
學唐人街老奶奶“滿園生機”
溫哥華一家推廣城市農業的組織 City Farmer Society負責人Michael Levenston回憶,早在上世紀70年代,他就被溫哥華唐人街裡那些華人奶奶的“滿園生機”驚豔到——哪怕是小小的一塊地,也能種出滿滿的蔬菜。
如今的城市園藝者,也正在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寸陽光:前後院、陽臺、屋頂、甚至學校操場、路邊綠化帶、去柏油後的車道,連環島都不放過。對於住在“食物荒漠”地區的人來說,這些“非常規菜園”也許是唯一能吃到某些蔬菜的辦法。
根據達爾豪斯大學與Angus Reid在2022年的調查,加拿大當年就有100萬個家庭準備第一次種菜,其中85%是城市居民。
疫情封鎖後,人們對“自己種菜”的興趣飆升。人們開始坐在門廊、在前院種菜,渴望與人交流,渴望自然。
為躲避割草,把前院當菜園
Alea Cardarelli 的前院種滿了整整150棵番茄苗,綠油油一片,煞是搶眼。
這片不走尋常路的菜園,其實是她兌現對丈夫的一個承諾——以後再也不用割前院那塊坑坑窪窪的草坪了。
早在2022年,超市蔬菜的價格已經貴得離譜。而且夏天吃超市買來的番茄,總覺得“不夠味兒”。於是她看準自家朝南、陽光充足的前院,開始親手種下番茄苗。沒想到第一年就收成了超過100磅!
“鄰居們都跑過來看,問我在種什麼,一個個都挺興奮的。”她說。不久後,其他園藝愛好者還送來了禮物:一包球根、一捆豆子和香草,還附了張手寫便條。
有一次,一個騎摩托的大叔戴著墨鏡、穿著皮夾克,抱著一棵巨大的芹菜走到她家門口。原來,他們之前聊過她種芹菜不順,他便從自家拔了一棵送給她,換走了一些番茄苗。
“他走了之後就再也沒見過,但那一刻真是太美好了。” 現年47歲的 Cardarelli 說,“有個前院菜園,日子都變得柔軟了。聊聊種菜的事兒,人都會變得溫和。”
前院種出60種辣椒,家人都變“菜園迷”
住在多倫多士嘉堡38歲的Deonarly Songcuya 已經在前院種了7年菜,種過的蔬菜種類令人驚歎:番茄、泰國羅勒、秋葵、芥藍、絲瓜,還有60種辣椒,包括頂級辣王Trinidad Scorpion和Carolina Reaper。
這些蔬菜,她拿來做辣椒醬、莎莎醬、泡菜、酸菜……通通自己來。
她回憶說,小時候在馬尼拉(菲律賓)生活,媽媽會在屋頂種菜,在臺風季節、斷電或商店關門時,全靠這些菜頂過難關。“現在我自己種菜,常常會想起媽媽。”她說,“種菜真的讓我很平靜。”
她也發現,種菜讓兩個孩子(5歲和15歲)和大自然建立了聯絡,更理解食物的來之不易。她還開玩笑說,連老公也受教育了——他以前以為番茄是長在樹上的。
她最開心的,是給路過的人介紹她的“綠色世界”:“我就想告訴大家,其實前院也能種這麼多菜。”
買菜錢省一半!Costco都不用去了
比如,新斯科舍省的退休騎警66 歲的 Williams 和 73 歲的老伴 Joe Young 近年就透過種菜,把生活過成了“自給自足的田園日常”:種豆角、玉米、土豆、洋蔥、辣椒、桃子……2024年還收了100磅藍莓,做了65磅醃甜菜、45磅罐裝番茄。
她說自從種了前院菜園,家裡超市賬單直接砍半。
除了種菜,Williams 會縫棉被、丈夫會做吉他,兩人還一起帶著一個二十幾歲的鄰居入門前院種植。“我們帶動了他,他也開始做起來了,”Williams 說,“你吃的是好東西,還能省錢,何樂不為?”
為了延長種植季節,Young 搭了一個溫室,從每年四月一直能種到十一月。他們還建了一個冷藏室,讓採收的蔬果能儲存幾個月。
“Costco 離我們家要一個半小時車程,”她說,“我們已經不去那兒買菜了。”
不是零成本!“慢回報”很划算
當然,前院種菜也不是完全“零成本”。Halifax作家Jabbour提醒道:種子、土壤、種植架,尤其是用雪松木或鍍鋅金屬建的種植槽,前期還是需要些投資。但長期來看,這種“慢回報”絕對划算。
隨著前院菜園越來越普及,加拿大不少城市也出臺了相應規範,比如不能影響排水、視野或公共通行。目前,包括埃德蒙頓、維多利亞、渥太華和雷灣等地,已經允許在自家門口的路邊綠化帶種菜。
“這是給居民又一條通往‘種自己食物’的路。”渥太華市政府的專案負責人Rob Maclachlan說,“而且,這真的能凝聚社群。”
有些人種出堆堆蔬菜用於冷凍和醃製過冬,有些人則是專門種來分享。
“給大家摘”的菜園成街頭最暖一幕
多倫多居民Anjum Chagpar在疫情第一年也開闢了菜園。今年春天,她在前院種下豆子和馬鈴薯,又在房子側面的公共綠地種下小番茄——這裡是街道的一部分,誰路過都能採摘。
她會立塊牌子寫清楚:“歡迎自取。”
“我想試試看,這種‘共享菜園’的想法能不能啟發更多人,利用公共空間來分享食物。”現年53歲、從事氣候行動工作的她說。
當然,也有居民對“偷菜”問題比較敏感。她就見過一個公寓門口貼著超大的警告牌——裡面有位住戶精心培育的一顆辣椒苗,被人摘走了,那是用來做家傳秘方菜的!
不過在Gatineau的Cardarelli家,倒是沒太擔心。“目前唯一來偷的,是渾身熱情的臭鼬和浣熊,它們咬一口就丟。”
“但如果真有人需要這些菜,我寧願親手送給他們。”
大家在院子裡種菜嗎?

往期 · 推薦

有錢人的世界?加拿大亞裔女孩受邀去逛珠寶店,富人姐妹:“鑽石真的太便宜了!”

痛心!27歲中國女碩士移居海外後自殺!省吃儉用卻難維持生計,日記本記錄下辛酸生活…

“就你這身材?”!加拿大妹子在Aritzia遭遇歧視,直接被氣哭!

圖片來源於網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絡我們刪除。
– end –

 – 北美小螞蟻微傳媒 –
螞蟻君每天分享各類資訊
打造北美最大、最貼心、最專業的
微端資訊平臺
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裡
螞蟻君以幫助每一位華人為己任
給予在異鄉的您家的溫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