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大路燈”很火爆,很多讀者都好奇這種燈好不好?是不是真的有用?
上個月我就針對這些問題寫了一篇文章:


還有讀者是這樣的,想給家裡的燈具升級,這下開始猶豫是從檯燈入手,還是一步到位安排大路燈比較好?

因此我連夜趕出了今天這篇文章,想結合我們家的實際情況捋捋孩子學習區布光這件事,緩解“選擇困難症”。
02
孩子的學習區的照明環境用哪種燈佈置更好?各種燈應該怎麼選擇?怎麼搭配最理想?
這些問題我覺得其實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的。
因為不同家庭的房間面積、佈局、採光不同,現有的照明條件不一樣,在佈置改造上的預算也有高有低,沒有一個方案可以完美適合所有家庭。
不過,什麼樣的光線更適合學習,什麼樣的布光效果對孩子的視力損傷更小,倒是有個標準答案可以參考。
就在上個月,我看到國家衛健委釋出了今年新修訂的《近視防控指南》:

裡面就明確提到,採光照明是影響視力的主要環境因素之一,
過亮、過暗、不均勻的光線都是會對視力造成損傷。

同時,咱們國家住建部不久前也釋出了最新版的《建築照明設計標準》,作為國標1個月後正式開始生效;

而在這份《標準》裡面,對居家和學校讀寫環境下照明的標準做了明確要求。
就比如當孩子在客廳寫作業、閱讀,要求房間的照度最起碼要有300勒克斯,光線的顯色值一定不能低於80:

而在教室學習的時候,課桌桌面和黑板的光線均勻度(U0)、顯色度(Ra)和眩光值(UGR)上也都有最低標準的限定:

針對不同的教室,光線上的要求也有不同。
比如美術教室,對色彩的要求更高,因此光線的顯色值要達到90以上;
而使用電子螢幕的教室,需要儘量減小電子螢幕和環境的明暗對比,教室裡的照度不能小於500勒克斯:

另外,像光線的均勻度、色溫等等,也都做了範圍上的限定:

這些對照度、均勻度、顯色值、色溫、眩光各種引數的限制,歸根結底都是為了確保孩子學習時的光線足夠亮、足夠均勻,對視力的傷害是更小的。
因此你看,想給孩子的學習區布好光,最核心的,就在於能不能達到充足、均勻、優質,這樣理想的照明效果。
03
可怎麼才能達到理想的照明效果呢?
按照我們家的實際感受,單靠一盞好檯燈,可能是不夠的。
我們家最開始也不太懂怎麼佈置娃的學習區,就只是給兄妹倆桌子上安排了一盞檯燈,而且還選了又貴又好的明基,想著怎麼也行了:


可後來發現,想要給孩子打造光線充足的學習區,只靠一盞檯燈還是不太行,因為它的照明區域太有限了。
就拿妹妹來說,之前給她單獨用檯燈的時候,我發現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就是她很多時候並不一定會乖乖在臺燈下看書。
比如這是她一骨碌從椅子下來,在地墊上背閃卡,

這是女兒在客廳沙發上,自顧自讀繪本:

再比如下面這張照片,是女兒在讀橋樑書,
儘管坐在學習桌旁,但她並不是老老實實地在桌上看書,而是把書一立、腳一翹,檯燈的光這麼一看都被擋的差不多了……

孩子閱讀、學習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是沒那麼多講究的,她們也不喜歡在家有太多限制,大機率隨便找個地方就開始了;
而桌面佈置的檯燈只能做到燈下光線充足,其他區域是照顧不到的:

就需要室內的其他光源,把整個房間的環境照亮。
後來我們家晚上的時候,除了檯燈,房間的吸頂燈啊、筒燈啊這些也都開著。

-
讓檯燈作為桌面光源,集中負責讀寫區域,
-
而吸頂燈、筒燈等等,就作為環境光源,兼顧整個房間的照明,兩種光源需要搭配在一起布光,光線才能夠充足。
04
可根據我們家的情況,也並非兩種光源搭配,照明效果就一定好。
你看,這是憨憨之前的學習環境,
照片裡已經是檯燈和房間吸頂燈同時開啟的樣子了,可光線還是很不理想,對比起來桌面那塊很亮很亮,周圍還是比較暗:

長時間在這種光線下學習,對孩子眼睛還是很不好,因為光線不均勻,明暗差太大了!
之前大路燈的測評裡,給大家科普過光線明暗差對視力的影響。
人的眼睛在光線暗的時候,瞳孔會擴張,讓更多的光線進來,而光線很亮的時候則相反,瞳孔會收縮,就像下面這樣:

我們常說的夜裡關燈玩手機傷眼,就是基於這個原理。
在一片漆黑的環境裡玩手機,目光所及的光線明暗對比是很強的,眼睛為了適應明暗變化會被迫不斷收縮、擴張,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導致視疲勞。

而如果孩子學在光線不均均、明暗差大的環境用眼,也是一樣的道理,眼睛會很容易累,損害視力。
我們家裡的檯燈,一般都是足夠亮的,明暗差大主要是因為環境光源不行。
憨憨房間就是因為吸頂燈光線太暗,而且離桌子比較遠,因此起不到多少作用:

後來我們把他的書桌從房間角落挪到採光更好、離吸頂燈也更近的窗戶邊:

又把房間的吸頂燈換了更亮、更好也更貴的,這下他房間的光線才舒適了很多,整個都亮堂堂的,桌面也沒有像之前那樣看起來白花花的一團。


而給孩子換燈、選燈的時候,還需要對光源引數把關,不然再好的搭配和組合都是白搭。
這部分我之前給大家做過總結,這裡就不贅述了,目前的國標就是衡量光源質量的關鍵:

因此你看,想要給孩子的學習區打造出優秀的用眼光線,是一個蠻大的工程;
不一定簡簡單單靠換一盞檯燈,或一盞吸頂燈就能實現,不僅需要考慮光源的組合搭配,還要平衡不同光源之間的明暗差;
另外引數上也不能差,從選燈到換燈再到佈置,還是挺麻煩的。
04
那“大路燈”的出現,解決了哪些問題呢?
● 首先,前面我們提到,為了光線充足、照明範圍大,一般家裡都是需要至少兩個光源組合布光。
而“大路燈”上下都亮,“一個頂倆”;
也就是說,它可以同時充當桌面光源和環境光源。
你看,布光的時候一盞燈放在桌邊就可以搞定,很高效。

● 其次布光還要講究光線均勻,降低不同光源之間的明暗對比。
而“大路燈”最大的亮點,
就是利用漫反射的原理,用均勻、柔和的漫反射光點亮整個環境。

漫反射原理
作為環境光源,它同時兼顧了亮度充足、照明範圍大且光線均勻的優勢,這是一般的檯燈、吸頂燈、射燈等普通的環境光源都做不到的。

●最後在光源質量上,讀寫檯燈國標是底線;
而不錯的“大路燈”在引數上都優於讀寫檯燈國標,在這方面也不用操心太多。

因此“大路燈”給我們提供的,其實是一種優秀且省心的布光方案。
如果覺得挑選搭配各種燈比較費事,想圖省心同時預算也夠,那麼直接一步到位安排一臺“大路燈”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而且它作為環境光源,很難得的不太會受到原本房間裝修佈局的限制。
比如有些做了吊頂或者無主燈設計的房間,如果要換燈、加燈需要重新佈線,很麻煩,而“大路燈”只要插電,擺在房間就能用。

05
當然,“大路燈”作為燈具來說,它的價格確實比較高昂,因此它也並不是改善布光的唯一方案。
最終選擇什麼燈、什麼樣的搭配,還是要根據自己家的實際情況和預算來決定,只要能達到理想的補光效果的方案,就是好方案。
從我們家的情況出發的話,我的建議是:
如果家裡的現有的燈是很好的,家裡整體照明亮度充足,就不用糾結大路燈的事;
而如果家裡的光線不足、燈的各項引數也比較一般,孩子學習區域又不固定,對大面積照明有需求,
● 預算有限
,可以優先換個更好吸頂燈和檯燈搭配著用;
●預算充足,家裡現有的燈不方便換或者自己懶得費心挑了,就放心安排上“大路燈”,一步到位,效果會是很驚豔的。

現在網路上能獲取的資訊太多太多,很容易被渲染出的焦慮、對比和差距牽著鼻子走。
但冷靜下來想想,別人口中的“最好”和“必需”其實未必適用於所有人。
我寫這篇文章也是希望告訴大家,不僅是在給孩子選燈這件事上,做其他選擇也一樣,是不是最優解,別人說了不算;
能真正解決問題的、更符合自己家情況的、在目前的能力範圍內能為孩子做到的,即是最優解。
還是要回歸理性,冷靜判斷,做出選擇。

對了,應大家要求,測評裡各方面表現都不錯的6號大路燈團購談妥了,明天就給大家組織!

不僅效能牛,配置高,售後好,關鍵這次團購價格還更優惠,比差不多引數配置的進口品牌便宜一半甚至還多,有需要的讀者記得留意下。
考慮到孩子們暑假後開學可能要換新裝備,我還和品牌爭取來了特別特別好的團購福利,
就是下面圖片裡價值880元的康樸樂兒童護脊書包套裝:
前50名下單 憨爸讀者限量加送


(套裝共兩款,顏色隨機)
老讀者們對康樸樂應該很熟悉,我們之前推薦過的學習桌椅就是康樸樂,就是憨憨書房裡在用的這套:

她們家是1984創立的老品牌了,還是覆蓋全球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知名品牌,在兒童家居這塊非常專業。


這次的贈品書包套裝也很好很好,就當做我給孩子們的“開學禮物”了!
唯一缺點就是它價值比較高,因此我軟磨硬泡了好久也只爭取來了50個,數量不多,這回又得讓大家拼手速啦…….
明早8:08咱們不見不散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