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錦華裔少女$10,000僱兇殺父母,殺人前稱“遊戲時間”到!如今案件重審,過失還是謀殺成爭議!

“生活娛樂資訊,盡在多倫多西區那些事兒”

加拿大老華人都聽過這個案子,
當年震驚了全加拿大。
15年前的萬錦市,
一名華裔少女重金買兇,
殺害自己的親生父母,
母親殞命、父親重傷。
多年過去,如今案件又將重審,
這是為何,難道另有隱情?
 殺母傷父,被判終身監禁
 最高法院今宣佈重新審判
今天,加拿大最高法院確認,對詹妮弗·潘買兇殺父母案件開展新的一級謀殺審判。和她一起接受重審的,還有另外3名參與殺人的嫌疑人。
2010年11月8日,加拿大大多倫多地區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謀殺案件——詹妮弗·潘(Jennifer Pan)僱傭殺手謀殺她的父母。襲擊事件導致她的母親死亡,她的父親頭部受重傷。
詹妮弗·潘
詹妮弗·潘因此被判處終身監禁,25年不得假釋。罪名是一級謀殺未遂,判處終身監禁。
此次最高法院宣佈重審,是因為原審法官在指導陪審團時犯了錯誤,未能正確向陪審團呈現完整的案情。
重審的核心爭議在於:詹妮弗·潘到底是故意謀殺,還是過失殺人。
詹妮弗·潘在母親葬禮上
按照此前的判決,詹妮弗·潘是犯了謀殺罪。但如今,該案件進入重審程式,是否會推翻此前判決,而出現新的結果?
這起案件不僅揭開了一個家庭的悲劇,也讓人深思隱瞞、謊言和暴力背後隱藏的動機。讓我們來一起回顧這個案件的複雜細節。
“虎爸”教育下的壓抑童年
詹妮弗·潘的母親碧可( Bich Ha Pan )和父親漢恩(Huei Hann Pan) ,都是從越南逃到加拿大的華裔難民。 Hann 在越南出生並接受教育,1979 年以難民身份移居加拿大。Bich 也以難民身份來到加拿大。2004年,倆人在萬錦買了自己的房子。
詹妮弗·潘出生於 1986 年,弟弟 Felix 出生於 1989 年。 詹妮弗·潘的父母都在製造公司工作,他們踏實努力,希望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
潘氏夫婦對孩子抱有極高的期望。她們為詹妮弗·潘設定了嚴格的“完美”標準,督促她學習,幾乎不允許她有任何社交活動,尤其是戀愛。
詹妮弗·潘12 歲時就被安排學習音樂理論與和聲,同時還參加花樣滑冰班,每週大部分時間都在訓練。但膝蓋韌帶撕裂後,她成為奧運會花樣滑冰冠軍的夢想破滅了。
據詹妮弗·潘的高中朋友凱倫 K. 何說,潘父是個“典型的虎爸”,而潘母則是他“不情願的幫兇”。
潘氏夫婦每天放學後都會接詹妮弗·潘,並密切關注她的課外活動。
他們從不允許她在高中期間約會或參加舞會,因為他們擔心這些活動會分散她的學業注意力。
22 歲時,“她從未去過俱樂部,從未喝醉過,從未去過朋友的別墅,也沒有在沒有家人陪伴的情況下出去度假。”
據報道,詹妮弗·潘和她的朋友們認為這樣的成長環境限制太多,非常壓抑。
導火索:秘密戀情被父母揭露
然而,詹妮弗·潘並沒有遵從父母的意願,她不僅在學習上撒謊,還談上了戀愛。
儘管父母希望詹妮弗·潘在小學取得好成績,但到了高中,除了音樂以外,她的成績卻很平庸(在 70% 左右)。
透過偽造成績單,她欺騙父母,讓他們以為她是全 A。由於12 年級時微積分課不及格,瑞爾森大學 (現為多倫多城市大學) 取消了她的提前錄取。
由於無法忍受被視為失敗者,她開始對包括父母在內的所有認識的人撒謊,假裝自己在讀大學。
相反,她坐在咖啡館裡,教鋼琴,在餐館打工賺錢。
為了維持這種假象,詹妮弗 · 潘告訴父母她獲得了獎學金,後來又謊稱她接受了多倫多大學藥理學專業的錄取。她甚至購買二手教科書,觀看與藥理學相關的影片,製作寫滿所謂課堂筆記的筆記本給父母看。
不僅如此,她還在高中時期,就與一個姓黃(Daniel Chi-Kwong Wong )的男子,開始了秘密戀愛。
這個黃姓男子社會關係複雜。他是一名活躍的大麻販子,還經營著一家披薩店。他是中國和菲律賓混血。
然而這段感情,終於還是曝光了。在2010年初,詹妮弗·潘的父母最終發現了她與黃的關係,並且發現了她關於上學的謊言。父母憤怒不已,要求她徹底與黃斷絕關係。
在父母的逼迫下,詹妮弗·潘和男朋友的關係破裂,她的生活也變得愈加壓抑——她感到自己陷入了絕望和無法逃脫的困境。
策劃父母死亡:走向極端
詹妮弗·潘在無法忍受父母的控制後,決定採取極端手段來解決這一困境。
2010年夏天,她開始密謀父母的死亡,以擺脫父母的壓迫,並繼續與黃在一起。
她聯絡了三名謀殺犯,其中兩人是她的熟人——威爾弗雷多·安赫爾(Wilfredo Angel)和阿爾貝託·莫拉(Alberto Mora),並與他們商議了謀殺計劃。
詹妮弗·潘告訴三名殺手,她父母的家中有大量現金,她會為他們提供1萬加幣的報酬
她安排了一個看似完美的計劃:她將在家中設下圈套,讓父母處於無法反抗的情境中。她的計劃是,在家中假裝發生搶劫,而她將作為唯一的“倖存者”來偽裝。
詹妮弗·潘和黃盤算著,殺死她父母后,詹妮弗·潘可以繼承 50 萬美元的遺產,這樣倆人就可以搬到一起住。
假裝被綁架 母親殞命
父親倖存後揭穿謊言
2010年11月8日,詹妮弗·潘將父母帶到了家裡。當天晚上,三名殺手闖入潘家,帶著槍械威脅潘家成員。
幾名男子將詹妮弗的父母帶到地下室,用毯子矇住他們的頭,朝潘父的肩膀和臉部連開三槍,朝潘母的頭部連開三槍,導致她當場死亡。
目前尚不清楚究竟是誰開槍打死了潘母,打傷了潘父。
而當時面對歹徒,潘母的臨終遺言是:“不要傷害我的女兒。”
潘家房屋
後來,三人從屋內帶走了約2000加幣現金。據CBC隨後的審判報道,黃並未在案發現場。
詹妮弗·潘聲稱自己也被劫持,並與父母一起被綁架。她說,自己的雙手被綁在身後,但她還是打了911。
後來,潘父尖叫著從地下室衝了出來,他走到外面,被鄰居發現後也撥打了911。
雖然詹妮弗·潘謊稱自己被綁,但潘父的證詞,向警方提供了揭露了詹妮弗·潘的行為的關鍵證據。
案發現場
在回憶起整個事件時,潘父表示,詹妮弗·潘在事件發生之前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害怕的跡象,而且在搶劫發生時,詹妮弗沒有受到任何束縛。
更重要的是,在現場,當他從昏迷中醒來時,竟然看到詹妮弗·潘以友好而溫柔的方式與其中一名殺手耳語。
警方進一步追蹤調查,發現了詹妮弗·潘與殺手之間的聯絡,並且透過調查她的手機記錄和銀行交易,確認了她為此次謀殺出錢並策劃了這一切。
2010 年 11 月 22 日,詹妮弗·潘被捕。在審訊下,她承認她僱傭了殺手,但她聲稱自己計劃的是殺死父親,而不是她的母親。
審判期間,檢察官查看了謀殺案發生前幾個小時,詹妮弗·潘傳送的100多條簡訊,這些簡訊,足以證明詹妮弗·潘和該團伙是如何策劃這起謀殺案的。
人毛骨悚然的是,其中一條簡訊是在入侵者進入前傳送的,內容是“遊戲時間”。
詹妮弗·潘如今何在
這件事情發生後,震驚了北美,成為最著名的案件之一,詹妮弗·潘的故事還被奈飛拍成了紀錄片。
詹妮弗·潘的父親在槍擊中倖存下來,但傷勢嚴重。《多倫多生活報》報道稱,他的頸骨碎裂,一顆子彈擦傷了他的頸動脈。
據報道,醫生無法從他的臉上取出一些彈片,他眼睛附近的骨頭也斷裂了。
奈飛關於詹妮弗·潘的紀錄片
詹妮弗·潘如今何在?
詹妮弗·潘的謀殺案最終在法庭上審理。2014年,法院判定詹妮弗謀殺罪成立,她被判終身監禁,且不得假釋。
目前,詹妮弗正在安大略省基奇納大峽谷女子監獄服刑。根據法院的裁決,她最早可以在2040年獲得假釋。
然而,這一切並未就此結束。2023年,詹妮弗與她的同謀提出上訴。上訴法院判定,當年的審判中,安省高等法院的法官只考慮兩種可判定一級謀殺罪的情形,而不允許考慮可能導致二級謀殺罪和過失殺人罪的情形。
當年的審判中,安省高等法院的法官僅向陪審團提出了兩種可能的襲擊情景:一種是計劃謀殺兩名父母,另一種是計劃進行入室搶劫,而父母在此過程中被射殺。法庭當時只允許陪審團考慮兩種結果:一種是將潘和她的同案被告定為一級謀殺罪,另一種是無罪釋放。
這次申請上訴,詹妮弗·潘試圖尋求改判二級謀殺罪和過失殺人罪。

 詹妮弗·潘為何策劃謀殺她的父母?
案件背後的深思:親情、控制與暴力
南佛羅里達大學犯罪學教授凱瑟琳·海德 (Kathleen Heide) 表示,殺害父母(也稱為“弒父”)的人往往分為四類:暴怒、精神疾病、反社會人格和受到嚴重虐待者。
而詹妮弗·潘情況很可能屬於後面兩個類別之一:“危險的反社會者”或“受到嚴重虐待者”。
海德認為,弒父最常見的誘因是虐待兒童。虐待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破壞兒童安全感和自我認知的行為”。
記者傑里米·格里馬爾迪 (Jeremy Grimaldi) 在其著作《女兒的致命欺騙》中對詹妮弗·潘 (Jennifer Pan) 的案件進行了詳盡的調查,他解釋說,潘的案件在某些方面接近於虐待兒童。
格里馬爾迪稱: “她在一個非常嚴格的家庭中長大” ,並補充說潘“很少接觸家庭以外的朋友”。
內耗家長請注意!【加拿大智慧父母課堂】家長焦慮症:做心平氣和的父母

預訂請聯絡:【MeetInT0】 和大家推薦我這次來的Cottage! 特別適合帶孩子,全家出遊,可划船,釣魚,盪鞦韆,滑梯,Treehouse, 免費動物園~

由於這種壓力,潘開始對父母撒謊,撒謊的事情有很多:高中輟學後偽造大學文憑,後來又透過一份虛假的工作偽造工資單,以便與男友共度時光。
在潘的審判中,她作證說,她覺得自己很“失敗”,因為父母對她寄予厚望,而她卻無法達到他們的期望。所以,她告訴陪審團,她僱傭殺手是為了自殺,而不是為了殺父母。
儘管潘可能感受到了父母要求的壓力,但格里馬爾迪指出她從未聲稱遭受過父母任何一方的身體虐待或性虐待。
詹妮弗·潘的案件讓人震驚,也讓我們深刻思考家庭教育的邊界與控制。

對於詹妮弗·潘來說,她的故事充滿了秘密與謊言的編織。從表面看,她似乎只是一個想要自由的孩子,但她走向極端的背後,卻隱藏了多年的痛苦和無法承受的壓迫。
這個案件不僅揭示了親情中的隱秘黑暗,也引發了關於家庭與暴力關係的深思。
關注我們,瞭解更多加拿大社會熱點與人性深度分析!

END

多倫多西區黃頁再次開啟!
👇👇👇留言為彼此提供資訊👇👇👇

加拿大智慧父母課堂:享受你的父母時光,適合華人移民家庭的6A親子教育,助力孩子成長!

面對"中西文化差異": 加拿大華人特殊環境下, 如何幫孩子度過青春期?!

加拿大【0-6歲】家長必看:關注情商齊來成為孩子的情緒教練,這種親子關係將會受用一輩子!

多倫多西區那些事兒
是一個服務於加拿大華人的微信公眾號,我們關注加拿大華人社會時事,教育娛樂,心理健康女性自我成長和親子教育
感謝大家長期的關注與關愛!
請點選標題下“多倫多西區那些事兒”關注我們,引用本號稿件必須經過允許,並醒目註明出處。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新增關注
多倫多西區那些事兒,每天等著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