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縣前國會眾議員凱蒂•波特宣佈競選加州州長

點選藍字關注! 更多洛城新聞推薦指數★★★★★
前橙縣國會眾議員凱蒂·波特(Katie Porter)於週二上午正式宣佈參選2026年加州州長。作為在全國範圍內具有較高知名度並擅長籌款的民主黨人,她的參選可能會改變目前已競爭激烈的選戰格局。
“加州現在需要一點希望和滿滿的勇氣,需要新鮮血液和創新思維,需要敢於為正義而戰的領導人。”波特在競選影片中表示,“這就是我決定參選州長的原因。”
波特強調,捍衛加州免受特朗普政策影響將成為競選主軸之一。她批評特朗普政府威脅阻撓災害救援、侵害加州居民權利,並“犧牲工薪家庭的利益來滿足自身和親信的私利”。
目前,關於2026年加州州長選舉的最大懸念在於,美國前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是否會參選。預計她將在今夏末作出決定。鑑於賀錦麗的全國知名度和強大的籌款能力,她的加入可能促使部分民主黨候選人退選。對此,波特早在去年12月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一次會議上就曾表態:“如果賀錦麗副總統決定參選,我相信這將在民主黨陣營內起到幾乎清場的作用。”
目前,已宣佈參選的民主黨候選人包括加州副州長埃萊妮·庫納拉基斯(Eleni Kounalakis)、加州主計長餘淑婷(Betty Yee)、加州教育總監託尼·瑟蒙德(Tony Thurmond)、前洛杉磯市長安東尼奧·維拉萊戈薩(Antonio Villaraigosa)、前加州參議院議長託尼·阿特金斯(Toni Atkins)以及商人史蒂芬·克魯貝克(Stephen Cloobeck)。此外,共和黨方面也有河濱縣警長查德·比安科(Chad Bianco)參選。
現年51歲的波特出生於愛荷華州,後進入哈佛法學院深造,並師從現任馬薩諸塞州聯邦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沃倫不僅成為波特的導師,兩人的關係密切到波特甚至以沃倫的名字為自己的一個孩子命名。2020年總統大選期間,波特也是沃倫的堅定支持者。
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時任加州總檢察長的賀錦麗任命波特負責監督美國主要銀行之間達成的一項250億美元抵押貸款和解協議。2018年,波特在長期由共和黨控制的橙縣選區成功當選國會議員,併成為國會山上最具籌款能力的議員之一。
她的全國知名度在國會聽證會上迅速上升。她擅長利用白板直觀講解複雜政策,並犀利質詢特朗普政府官員及企業高管。這些片段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受到民主黨支持者和不滿現狀選民的熱烈追捧。
然而,她的強硬風格也使她在民主黨內部樹敵不少。2021年,她因國會委員會席位問題與時任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發生衝突,並因支援禁止國會議員交易個股的提議而進一步加深與部分民主黨領導人的矛盾。
在個人形象方面,波特以直率、接地氣著稱。她常開著一輛森林綠色的豐田Sienna麵包車走訪選區,車牌上寫著“OVRSITE”(監管之意),並坦率分享作為單親母親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挑戰。在2020年接受TBS主持人薩曼莎·比(Samantha Bee)採訪時,她直言不諱地表示:“如果你滿嘴胡說八道,我一定會找你算賬。我根本沒時間繞彎子——我是個單親媽媽,晚餐快燒焦了、行程已遲、收件箱裡有4000封郵件、頭髮炸毛、一週沒刮腿毛。”
波特在國會連任三屆眾議員後,決定不再競選連任,而是在2024年參選參議員席位,挑戰當時已高齡且健康狀況堪憂的參議員黛安娜·范士丹(Dianne Feinstein)。然而,她的提前參選決定惹怒了一些民主黨高層,後者普遍支援時任眾議員亞當·希夫(Adam Schiff)。最終,波特在2024年3月的加州初選中排名第三,敗給希夫和共和黨人史蒂夫·加維(Steve Garvey)。
選舉失利後,波特曾公開表示選舉“被操縱”,這一言論引發民主黨內部不滿,因為其措辭與特朗普在2020年大選後質疑選舉結果的言論相似。儘管她隨後為自己的用詞表示遺憾,但此舉仍然加劇了她與黨內領導層的緊張關係。
在2022年連任國會議員期間,波特曾因其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透過教師住房計劃購買房產一事遭到共和黨對手攻擊(她的購買符合加州法律和大學規定)。
在失去參議員競選機會後,波特回到了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法學院教學,但她依然活躍於政治領域。她的政治行動委員會“Truth to Power”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兩年內籌集了超過100萬美元。上週,她與加州眾議員羅伯特·加西亞(Robert Garcia)共同主持了一場線上會議,加西亞在會上稱:“凱蒂在國會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她未來也一定會繼續發揮巨大影響。”
波特的參選無疑為2026年加州州長選舉增添了更多看點。隨著競選程序的推進,這場選戰將成為全美關注的焦點之一。
Rhythm Media
掃碼關注我們
格律傳媒 
做有格調的傳播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