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濤:太平天國與西方基督教的第一次交鋒

編者按:太平天國是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多的農民起義,也是近代中國的樞紐性事件,洋務、軍閥、革命、反西方等事物皆出於此。然而受階級敘事、唯物史觀的影響,人們常常忽略,太平天國始終是一場宗教的起義。不理解其宗教思想,就不算理解太平天國。
夏春濤《天國的隕落:太平天國宗教再研究》,是迄今唯一一本梳理太平天國宗教思想的作品。本文編選自該書第三章第一節,解釋了西方對太平天國態度轉變的獨特原因(因篇幅限制,本文經深度編輯,感興趣的朋友請購買原著)。
“拜上帝教”與《聖經》的矛盾
太平天國,始於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洪秀全科舉失敗後受到刺激,又受到小冊子《勸世良言》的影響,自稱做了一個夢,夢見“天父上帝”把他提到天上,賜他一把寶劍,命令他“斬邪留正”。1847年,他在廣州隨羅孝全學習,直接研讀《聖經》,次年獲贈一部,常向眾人選讀,奠定教義基礎。《原道覺世訓》引用《聖經》,否定傳統迷信,批判偶像崇拜。起義後,太平天國借《聖經》動員。1852年的檄文引用神蹟故事,結合洪秀全昇天受命等自創內容,號召推翻清朝。
源/電視劇《太平天國》
定都南京後,太平天國宣佈《聖經》為“當今真道書”,禁絕其他書籍,大規模刊印免費散發,以統一思想。《詔書蓋璽頒行論》稱此舉宣揚上帝恩德,《天情道理書》強調《聖經》論證政權合法性。
然而,“拜上帝教”未完全照搬《聖經》,而是斷章取義的摘抄。洪秀全否定《新約》謙卑忍耐,提出“斬邪留正”,自稱上帝次子、耶穌胞弟。《天理要論》刪除了與“神人同形論”教義衝突的經文,《創世傳》刪除了羅得亂倫的內容。其教義融合了中國文化與政治訴求,已經完全脫離了基督教傳承的教義。其教義更重政治鬥爭,而非基督教的末世盼望。
太平天國與英國使團的宗教交鋒
1854年6月20日,英國使團為了摸清太平天國的底細和對外態度,乘坐軍艦訪問南京。艦長麥勒西致函楊秀清,一口氣提了30個問題要求解答,諸如太平天國是否願意與英國通商,已經攻佔的疆域範圍,軍隊的人數,法律與習俗等。英國人還專門提了下列宗教問題:
1.東王楊秀清為何接受“勸慰師”“聖神風”“禾乃師”“贖病主”稱號?
2.天王洪秀全是否真是上帝之子?稱耶穌為天兄、天王為次兄的依據是什麼?
3.天父是否以人形下凡,還是僅聞其聲?
4.太平天國有無專職佈道人員?入教儀式如何?
5.新入教者是否需發誓或接受洗禮?
6.祭拜儀式是否僅為感恩,還是包含贖罪意義?
這些問題直指“拜上帝教”與基督教的差異。麥華陀一行的身份是外交官,卻對宗教問題饒有興趣,這絕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太平天國言必稱天父、天兄,英國人若想真正瞭解太平天國,就不得不瞭解相關的太平天國教義。
楊秀清對此高度重視,命翼王石達開、衛天侯黃玉昆起草覆函,洪秀全親自把關。6月28日,太平天國逐一解答英國人問題。
楊秀清在信中鄭重其事地說:“我主天王是上帝親子、天兄胞弟,為天下萬國太平真主,是天父上主皇上帝所立,暨救世主天兄耶穌所立……至天父下凡教導萬民,聖旨則降託本軍師口出;天兄耶穌下凡教導萬民,聖旨則降託右弼又正軍師西王口出。本天國自起義興師以來,所行所為,皆遵天父天兄聖旨。大興仁義之師,斬邪留正;教行上帝真道,奸詐盡除。”接著,楊秀清話鋒一轉,扯到了洋人:“爾等夷弟住居海外,未知同此遵天父天兄命令否?今觀弟等所言,多有不明天情,特此明白詳悉諭爾,使爾得領悉天父權能憑據,以便遵行也。”分明是一副教訓人的口吻。
太平天國還反問了英國人50個問題,聚焦上帝體貌、耶穌家眷等,例如上帝身高、鬍鬚形狀、是否娶妻生子等。在太平天國看來,上帝信仰的真傳並不在西方,而是在中國。因此,楊秀清在來自基督教故鄉的洋人面前,煞有介事地擺出一副老師考學生的架勢。
楊秀清引用5段《聖經》經文,要求英國人解釋“天國”“勸慰師”“蛇魔”等含義。暗指“天國”指太平天國,“蛇魔”指滿人,試圖以《聖經》為依據確立“拜上帝教”的正統性。信中語氣傲慢,稱英國人“不明天情”,應該效法太平天國教義,實為政治宣言,旨在維護政權合法性。
英國人氣壞了,可以想象得出他們在讀信時瞠目結舌的表情。英國新任駐華公使之子包令認為,“楊秀清所提的神學問題既惡毒又荒謬”,並對信中視英國為進貢番邦的意識極為反感。這群外交官以《聖經》為依據,全面否定了“拜上帝教”教義。6月30日,他們在回覆中逐一反駁:
1.上帝純靈,無形體:引《約翰福音》第1章第18節“從來無人看見上帝”、第4章第24節“上帝是個靈”,否定上帝有形體或家眷,稱耶穌由聖靈感孕,非天母所生。
2.耶穌是獨生子:引《路加福音》等經文,強調耶穌為上帝唯一之子,洪秀全不可能是其胞弟,基督徒僅為上帝“養子”。
3.東王非聖靈:引《約翰福音》第14章,稱聖靈非凡人,楊秀清不可為“勸慰師”。
4.天王非萬國真主:否定洪秀全為“萬國真主”,稱上帝的國不屬此世,太平天國無權要求朝貢。
5.“蛇魔”非滿人:引《馬太福音》第5章第45節,稱上帝愛所有人,滿人非《聖經》中之“魔”。
6.“天國”非太平天國:強調《聖經》中“天國”指天堂,非人間政權,太平天國無上帝使命。
英國人建議太平天國重新研讀《聖經》,稱其為“上帝意志的惟一啟示”,以免誤入歧途。他們以正統基督教教義批駁“拜上帝教”的異端色彩,令太平天國處於下風。
太平天國對《聖經》態度的轉變
英國使團與太平天國的交鋒,震動了南京,暴露了《聖經》與“拜上帝教”教義的衝突。1854年7月7日,楊秀清以“天父下凡”的名義,宣佈《聖經》“多有記訛”,下令暫停刊印,並要求修訂天父天兄的聖旨。他解釋,此舉是因“凡間子女”輕視聖旨、泥執《約書》,暗指英國人以《聖經》批駁“拜上帝教”,是犯了“盲從書籍”的錯誤。太平天國意識到《聖經》對自身的威脅,開始著手修改《聖經》,以完善“拜上帝教”教義。
後來,教導過洪秀全的羅孝全到達南京,再次因教義問題,與洪秀全爆發激烈衝突。洪秀全終於痛下決心,以刪改、批註新舊約的方式,構建“真約”。但是最終,在這本書出版之前,太平天國就隕落了。
誠摯推薦絕版復活、獨家好書——《天國的隕落:太平天國宗教再研究》。本書絕版多年,二手書溢價至數百,適合閱讀、收藏和饋贈。
作者夏春濤是社科院博導教授、第三代太平天國研究權威,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本店非常榮幸獲得作者鈐印版,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原價搶購,還可一併收藏相關獨家好書喜歡本書,還可以新增店長,獲取更多好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