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義大利名媛駕車撞死搶包賊還反覆碾壓,網友們卻大多數站她這邊….

點選上方“留學生吐槽君

點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
點選加星每天看國外事兒 
這幾天,義大利沿海度假城市維亞雷焦一件案件上了熱搜。案件當事人,是今年65歲的當地成功女企業家以及社交名媛Cinzia Dal Pino。

Cinzia Dal Pino在這個城市很有知名度。她和丈夫育有一個女兒,她的丈夫是一名當地腳踏車著名經銷商的繼承人,她本人曾是會計師,但憑藉敏銳的商業嗅覺,Cinzia下海自己經商,這個海濱城市成為了一名度假玩樂設施服務提供商,生意做得很火爆。

Cinzia和當地名流也都認識,因為性格開朗,她經常出入各種高階社交場所,和達官顯貴在一起聚會聊天。

但就在前幾天,她半夜在馬路上用自己的汽車撞了人,甚至之後又重複了3次撞人碾壓過程,最終導致對方一命嗚呼。

而且看著地上被撞之人,她沒有選擇撥打報警電話,反而是駕駛汽車揚長而去…

要說的是,被撞的死者身份有點特殊。在汽車撞人發生之前的幾分鐘,這個被撞的人,剛剛搶走了Cinzia的手提包!

這並非一場單純的謀殺案,而是被搶劫的受害者現場報復搶劫犯的“民間審判”…

當天晚上的事情全貌是這樣的:

Cinzia當晚和幾個朋友在一家餐廳聚餐,餐畢,時間已經來到接近凌晨,65歲的她自行駕駛自己的高階越野車準備回家。
上車後的Cinzia打開了車窗,想要透透氣,結果萬萬沒想到,一隻敏捷的手飛快抓起她放在副駕駛座位上的皮包,有個神秘的男子對他凶神惡煞地說”敢反抗就殺了你“,然後飛奔跑掉了。

Cinzia被這次突然其來的搶劫整懵了,隨後,她想起自己的手機、個人檔案(上面填寫有家庭住址),和家裡門鑰匙都在包裡。
沒辦法立即報警的情況下,Cinzia立刻開始自我反擊。
她根據搶劫犯消失的方向猛踩油門進行追擊,而沒過一會兒,她真的看到了一個似曾相識的背景:

這個疑似搶劫犯的人此刻已經沒有在奔跑,而是慢條斯理地在馬路邊”閒逛“起來。

(發現搶劫犯的地點)
不知道是為了掩人耳目,還是真的覺得此刻危機解除,他在馬路上走著,看起來很放鬆…
Cinzia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包包就挎在他的手腕。
於是,下一秒,Cinzia就沒有怎麼減速,開車直接衝向了這名男子。

男子立刻就被撞到了旁邊的玻璃櫥窗上,然後倒地了。

接下來,更驚人的一幕出現了。Cinzia沒有下車檢查男子的受傷情況,而是慢慢倒車,倒到了2米開外,接著,Cinzia又慢慢地碾壓了搶劫犯倒地的身體。

Cinzia甚至重複了這個緩慢碾壓的過程3次,當她確認搶劫犯沒法再反抗的時候,她才平靜地打開了車門,走到罪犯身邊拿走了她的包,然後淡定地坐回了駕駛位。
在整個總計四次的反覆碾壓過程中,Cinzia背後的大馬路上有至少2輛車行駛透過,但都離Cinzia的車道遠一些,而且速度比較快。

最後,Cinzia熟練地倒車,倒到了主街道上,然後以飛快的速度離開了現場。
事發後,可能是過路的路人或者車輛看到了有人倒地,於是撥打了急救電話,但最終罪犯還是搶救無效死亡。
而Cinzia的整個“謀殺過程”,都被街邊的監控記錄了下來。
死去的罪犯名叫Said Malkou,是摩洛哥人,今年47歲,雖然說這一口流利的義大利語,但是她是個非法居留義大利的移民。

他的這次犯罪並非初犯,據有訊息表示,他多次犯下小額盜竊罪,但每次都很快出獄。

義大利曾經強制將他驅逐出境10次,但因他沒有別國的身份證件,無法判定他的確切國籍,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的外交部門又雙雙否認Said與他們有關,最終Said長期非法滯留義大利。

事發後,Cinzia被短暫抓捕然後保釋,如今她戴著電子腳銬居家監禁。
她否認故意殺害搶包賊,“我以為他有刀,他用死亡威脅我。那我該怎麼辦呢?”
“我無法報警,因為我手機在包裡。
我不是故意要殺他,我很害怕,我只想拿回我的東西。”

Cinzia聘請的律師也表示,Cinzia當時也有後顧之憂,因為包裡的檔案有她的具體住址,她擔心這個罪犯之後會去她家裡繼續搶劫。
同時,律師指出,屍檢結果顯示搶劫犯的致命撞擊是第一次Cinzia高速撞上他的時候。

搶劫犯身上沒有輪胎痕跡,也就是沒有遭到Cinzia的反覆碾壓(後三次碾壓過程中搶劫犯的身體剛好在車身下、車輪旁)。

“她只是想阻止他,並瞄準了他的腿。
她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痛苦,併為所發生的事情感到悔恨。”
但警方指出,他們搜遍搶劫犯的全身,並未發現Cinzia口中搶劫犯用來威脅她的刀具。
Cinzia否認故意殺人,而死者的家屬如今隔空要求個說法。
他們登上摩洛哥電視臺,要求Cinzia的保釋失效:

“我們的兄弟被殺害的方式甚至連動物都不如。我們呼籲將這名女子送回監獄。
他是個好人,我們想要正義。每個認識他的人都會告訴你這一點。她從他身上碾過四次,然後在他奄奄一息的時候平靜地開車離開,甚至沒有尋求救援幫助。”
一個搶劫一個殺人,如今雙方各執一詞,而社會輿論也兩極分化。
義大利大主教保羅·朱利埃蒂譴責了Cinzia的“殘忍行為”:
“除了自衛之外,影片中的行為令人震驚。
你怎麼能多次駕車碾壓一個人的身體?我們怎麼能想象一位安靜而受人尊敬的女士、一位有能力的企業家會做出這樣的事呢?
當邪惡使我們變得邪惡時,它就獲勝了。這不是自衛,也不是正義。絕對沒有什麼可以為謀殺開脫。
這不僅僅因為我們生活在法治國家。而是因為每個人,無論身處何種境況,都有生存的權利。”

但如今義大利副總理馬泰奧·薩爾維尼和大主教意見相反:

“這起鬧劇全是有人犯罪的後果。如果失去生命的男子不犯下罪行,這種事就不會發生。”

而自從Cinzia殺人的初衷及罪犯的背景曝光後,很多人就對Cinzia的做法改觀了:
“乾的漂亮,這位名媛。漂亮”

“這是我近年來看過最棒的錄影,我要為這位年長女士勇敢對抗我們都面臨的困境的勇氣點贊,這是一種自從開放邊境以來我們都面臨的困境。

她的恐懼是真的,他有她家的鑰匙和地址,很容易就能去她家再度偷盜,對她為所欲為。

這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他屢次被強制驅逐出境都是因為他犯下的罪行。被撞死之前,他憂心忡忡的家人在哪裡?
因為他們從他在義大利犯罪的生活中獲利!現在他們突然出現只是為了要求賠償。
他顯然不是一個誠實守法的公民,如果你過著犯罪的生活,搶劫別人,搶女人,那你顯然沒有良心。
沒有人應該以這種方式死去,但當你多次給其他人造成痛苦和傷害時,你一定會得到報應。
有人指出Cinzia多次碾壓罪犯致死的行為是在非常狀態做出的衝動決定:
“當人們遭遇意想不到的犯罪行為時,他們可能會情緒失控,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如果有人在事件發生後採取了不合理的行動,他們可能不能逍遙法外,但可能會得到減刑。
不過如果他們在事件發生很久之前就採取有預謀的行動,情況就不同了。

“是的,她做錯了,但我很驚訝這種事情居然並不經常發生:如果公眾對警察和法庭失去信心,如果兒童處於危險之中,或者維持一家人生計的建築工人自己處於危險之中,在那一刻,
在恐慌中,本能可能會佔上風。”

“他罪有應得。但撞了他四次對她來說似乎不太好說話過去。
總之,她為社會做了好事,所以我希望她不會被判入獄。”
“我對搶劫犯沒有一點同情心,這不是他第一次搶劫。法律制度對阻止搶劫犯幾乎沒有什麼作用,對搶劫受害者也瞭解甚少。
搶劫和入室盜竊不是輕罪,不應如此對待。”

“我對此完全沒有意見。如果有任何過錯,那完全是落伍過時的犯罪執法和司法制度造成的。
如果她報案了,什麼補救措施也不會發生。如果運氣好有人被捕,法官要麼會釋放他,要麼會對他做出不適當的輕判。
結果當然是——人們將越來越多地自行執法。”

“恐怕我只是同情她。他做出了決定,他選擇違法,他犯了罪,他本可以離開義大利,他有選擇——他死了。我零同情!”

“對所有潛在的犯罪分子來說,這是一條有用的人生教訓:
如果你選擇無視社會規則和道德(例如偷竊/搶劫某人),那麼你的受害者也無視規則(例如對你的罪行做出暴力反應),你也不要感到驚訝。
犯罪分子沒有上帝賦予的權利來制定規則;一旦你違反了規則,要明白其他人也可能會這樣做。”

“好吧,他不會再這樣做了,所以她可能保護了很多人。”

“如果義大利的法律和這裡(英國)一樣,她會被判幾年監禁。
看看諾福克農民託尼·馬丁的案子。他在半夜的黑暗中向進入家中的入室盜竊者開槍,其中一人死亡,另一人受了長期傷害。兩人都有過多次犯罪前科。託尼家裡還有幾起未破的入室盜竊案。結果是託尼進了監獄,倖存的入室盜竊者利用公共法律援助起訴馬丁,要求賠償他造成的傷害。沒死的罪犯在緩刑期間又偷了一輛車。
你是否想知道,當法律制度同情罪犯而不是受害者時,犯罪活動為何會增加而不是減少?”

對於這個案件,大家又是什麼看法呢?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3857097/Savage-moment-Italian-socialite-65-wreaks-fatal-revenge-Moroccan-mugger-snatched-handbag-slamming-car-repeatedly-running-over.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