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丨鄭植文 編輯丨黃劍 江佩佩
90萬起徵,豪車稅新規來了,零售價超過90萬元將加徵10%消費稅,明天(7月20日)起執行!

7月1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告,調整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政策,新規自7月20日起執行。其中提到,超豪華小汽車徵收範圍調整為“每輛零售價格90萬元(不含增值稅)及以上的各種動力型別(含純電動、燃料電池等動力型別)的乘用車和中輕型商用客車”。
此外,公告明確,對納稅人銷售二手超豪華小汽車,不徵收消費稅。

這是自2016年我國建立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制度以來最重大的政策變革。為引導合理消費,促進節能減排,2016年11月,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出臺規定,增設“超豪華小汽車”子稅目,徵稅範圍為零售價格130萬元(不含增值稅)及以上的乘用車和中輕型商用客車。

由於政策出臺離生效時間僅有1天,一位保時捷員工告訴21記者,19日完成交易以避免新政策徵稅的客戶明顯增加,新舊規對比下,晚買一天貴十幾萬。

社交媒體網友評論截圖
01
波及賓士、保時捷等百萬級車型
從價格區間可以看到,此次豪車消費稅新政的實施,受影響最大的是像保時捷、賓士這樣定位高階但又走量的品牌。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李顏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2025年上半年,價格為90萬元(含稅開票價格為101.7萬元)以上的新車共計銷售3.7萬輛;其中,免被徵稅的純電車型共計銷售214輛,達到這個售價的燃料電池車型銷量為零。
這些新車(含稅101.7萬元以上)中,燃油車仍佔主流,共銷售3.3萬輛,同比下滑41%;插電混動車型和非插電車型銷售0.32萬輛,同比下滑69%。若以品牌劃分,賓士佔這部分市場48%的份額,銷量為1.6萬輛;路虎佔23%,銷量為0.85萬輛;保時捷佔18%,銷量為0.68萬輛;雷克薩斯佔8%,銷量為0.3萬輛;賓利佔3%,銷量為0.11萬輛
隨著中國自主品牌的崛起,豪華進口車需求下降明顯。乘聯會資料顯示,2014年全國汽車整車進口達到峰值,為143萬輛,隨後呈現下行趨勢,2016 ~2017年進口增速稍有企穩,但2021年至今持續下滑。2024年進口規模銳減,全年僅進口汽車70萬輛,相比峰值已然腰斬。2025年1~5月,進口汽車僅18萬輛,同比下降33%。進口車正持續萎縮。
乘聯會資料顯示,今年1~ 5月,賓利、勞斯萊斯、法拉利、蘭博基尼、阿斯頓·馬丁等豪車品牌的累計進口銷量分別為884輛、289輛、300輛、157輛、120輛,分別下滑20%、23%、14%、39%、2%。
02
超豪華品牌價格持續跳水
近年來,超豪華品牌也難逃價格跳水、銷量下滑的命運。

在懂車帝App汽車降價排行榜中,多款賓士汽車降幅超50%,價格腰斬
不久前,上海浦東瑪莎拉蒂宣佈:原價65萬元起的Grecale SUV,38.88萬元起售。有汽車平臺顯示,上海經銷商最低報價甚至已“殺”到36.96萬元,降幅近43%。
無獨有偶,一位保時捷銷售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選裝特定配置之後,保時捷Macan燃油版車型去年年底落地價約為55萬元,與官網指導價相比“打了八五折”,已經低於問界M9純電Ultra版價格。2025年一季度,保時捷在中國的銷量同比下跌42%。
03
專家:政策影響可控
他認為,在豪華車/超豪華車市場比較低迷的時期,降低超豪華車消費稅起徵點,會進一步壓縮豪華車/超豪華車市場的銷售空間;但由於部分車型的銷售利潤不足10%,估計這一消費稅增加部分將會由消費者承擔。
目前,消費稅是中國第三大稅種。財政部資料顯示,今年前5月,國內消費稅額為7729億元,同比增長1.6%。消費稅徵稅物件是特殊消費品,包括煙、酒、油、車等15個稅目。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翟繼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所謂“結構性的稅制改革”就意味著整體保持稅制穩定,稅負有所下降,但在某些區域性領域不排除要適當提高稅率或擴大徵稅範圍。
“此次政策調整對超豪華小汽車的銷量不會有明顯的影響,其消費群體固定,購買力強,對我們的汽車產業整體不會有大的影響的同時,還將有利於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這是一個良性的調整,一方面使我們的稅收制度更公平合理;另一方面,也是比較謹慎的調整,從2016年到現在經過近10年的實踐,發現對於超豪華小汽車的銷量影響較小,推出新政也是嚴格考慮了產業的發展、就業等社會問題。”翟繼光進一步表示。
同時,他認為,這一調整也有利於加強稅收監管,避免原來一些違法偷逃稅的行為。例如,此次政策對零售環節銷售額進行了明確定義,指“納稅人向購買方收取的與購車行為相關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特別強調包括“以精品、配飾和服務等名義收取的價款”。這一規定堵住了透過拆分價款及多張發票等形式避稅的漏洞,確保稅收徵管的嚴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