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被離職後重新擇業,月收入8萬,planB才是你選擇

跳出職業舒服區很難,但我還是想試試。——來自網路
我留在原公司,沒有跳槽,而是和朋友做起了副業,收入還不錯。
這是一個月前的一位諮詢者在昨天下午給老王的留言。
當老王看完後,還是蠻高興的,因為他啟動了老王建議他的plan B。
plan B其實和華為的備胎方案如同一轍。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作為職場人,當你的工作達到一個階段或達到最輝煌的時候,你一定要開始思考你的plan B,以防萬一!
魔都一位41歲的職場人士,名校MBA,春節後被裁員,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就是缺少plan B導致。
前幾天與一位39歲的職場人士聊天,他和老王開玩笑,
如果不是這次被離職,他都不敢啟動自己plan B。
之後,老王瞭解到,他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年薪不到40萬,這次被裁員後,他拿出20萬盤了一家餐飲小店。
改變以往只做進店客人和多品種售賣,改為減少進店客人和採用單品種售賣,大部分透過網上訂餐的方式,往寫字樓和小區裡面售賣。
這樣,營業額直線上升。目前他已經盤了3個小店,每個小店平均每天外賣單為180多份,3個店就能達到540份/天。
按照每份28元計算,他每個月營業是15萬左右,拋去人工所有的成本,他每個月能達到7-8萬收入。
別忘記了,單品加工和售賣,採購成本就直線下降。
這也許是職場較好的plan B案例了。
提到plan B時,老王做了一個調查,一些職場人說,他在社會上拼搏3-5年,如果失敗了,就回老家考一個公務員或考一個教師資格證,當公務員當老師。
老王想說,這樣的plan B有點誤導孩子。
因為,當你失敗後,你才會想到了這個plan B。這是你抱著失敗的目的去教孩子的。
這樣既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也是對別人家孩子的不負責任。
老王認為,真正的plan B是當你做得非常優秀時,才考慮plan B。
如果當你做得非常差、很失敗時,還在考慮plan B,而不是把你的主業做好,那是你在逃避責任、退縮而已,而不是真正的plan B,是懦弱的表現。
作為職場人,我該如何做好plan B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