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剛評上院士,就被曝十餘篇論文造假!6篇論文已被撤

點選下方卡片,關注“CVer”公眾號

AI/CV重磅乾貨,第一時間送達

新增微訊號:CVer2233,小助手會拉你進群!
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CVer學術星球可以獲得最新頂會/頂刊上的論文ideaCV從入門到精通資料,及最前沿應用!發論文/搞科研/漲薪,強烈推薦!

此前,華中農大同一課題組11名碩博生舉報導師學術造假一事,熱度不減。後續,華中農業大學在官微釋出情況通報,認定黃教授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學校決定即日起停止黃某某校內所有職務和工作,組建導師組全面負責該課題組研究生培養工作。
以此學術圈聯名舉報的震撼事件,也引出了大家的深入討論:當權威被質疑時,那些堪稱“科研大牛”、“院士”級別的人物,如果涉嫌學術造假是怎樣的後果?
學術大牛發600餘篇論文
評上院士就被撤稿6篇論文
他是自己國家領域內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科學家,是2015年、2017年連獲兩院院士榮譽的教授,科研榮譽滿滿!卻在剛評上院士不到1年,被爆出論文造假,接連十餘篇“問題”論文被扒出,6篇論文被撤稿……
Mark J Smyth教授,是一個高產並且高質量的科學家。在過去短短30年的科研生涯中,他一共發表了600餘篇論文,總被引次數超過50000次,個人H指數高達127。他在2015年當選為澳大利亞衛生與醫學科學院院士,2017年當選為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
近日,這位教授被IF16的國際知名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簡稱:JCI)撤回了聯合他人2013年2月1日發表題為“Host immunity contributes to the anti-melanoma activity of BRAF inhibitors”的研究論文,主要原因是,缺乏證據來證明所報道的某些實驗結果
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最近通知了JCI 對這篇文章的關注,並表示調查委員會得出結論認為缺乏證據來證明所報道的某些實驗結果。根據調查委員會的調查結果,編輯們決定撤回這篇文章。
其他相關作者同意雜誌社撤回這篇文章的決定。其餘的作者要麼不發表評論,要麼無法聯絡到。
此外,誠信科研編輯部發現,Smyth參與的其他15篇文章,涉嫌圖片不規範使用,及資料異常(無法提供原始資料、缺乏證據來證明所報道的某些實驗結果等)

部分撤稿論文展示 圖源:pubpeer

據一份外部評論稱,澳大利亞著名癌症研究員Mark J Smyth教授是“一個利用自己的聲譽、地位和權力進行恐嚇的惡霸”,避免對其科學方法進行適當審查並對其行為進行調查。
根據審查,舉報人和目擊者懷疑Smyth偽造了資料,部分原因是他沒有在動物研究設施中花費足夠的時間來生成他聲稱的資料量。在同行學者提出疑慮時,他卻並未作出任何回應,這種息事寧人的做法是得不出真相的。
學術大牛被113頁資料舉報
價值2.1億實驗被叫停
2023年末,Science點名打假“與β澱粉樣蛋白無關的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新方向”的學術大牛!他被人用長達113頁的材料,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舉報學術造假。
圖源:Science
著名神經科學家Berislav V. Zlokovic,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USC),是國際公認的阿爾茨海默病和中風研究領域的領導者,開創了周細胞(一種圍繞大腦毛細血管並幫助維持血腦屏障的細胞)研究的先河。
圖源: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中心截圖
Zlokovic涉嫌嚴重學術不端,曾在其手下的4名前實驗室工作人員也向Science證實了這個份舉報:
他們在匿名接受Science採訪時表示,舉報人會發現異常資料絕非偶然。畢竟Zlokovic經常迫使實驗室的工作人員“調整”資料,甚至使用更換實驗室筆記本的方式,以確保實驗記錄中只包含所需的結果。
舉報者用113頁的資料,列出的35篇造假論文和2份造假的二期臨床試驗資料,其中11篇論文的發表時間超過 20 年。以下為Science選取展示的部分論文造假影像:
Zlokovic 的這些基礎研究論文,一定程度上引領了近年來多個神經學子領域的研究方向,包括血腦屏障與阿爾茨海默病、卒中等。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 對血腦屏障和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的資助從 2006 年的 1300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9000 萬元)猛增到 2.41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17 億元)。NIH 已經叫停了 3K3A-APC 的 III 期臨床試驗。
頂級期刊副主編被質疑資料造假
美國化學會旗下頂級期刊ACS Nano,2022年IF達到了18.027。在期刊備受關注之時,其副主編、韓國奈米材料大牛李永熙(Young Hee Lee)教授竟然被爆料涉嫌資料造假
李永熙課題組於2021年7月發表的論文,被人質疑造假“拉曼資料和透射電鏡選區電子衍射資料”。
後續,李永熙院士團隊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正式發表勘誤,具體包括:
1. 原論文拓展資料圖6中,圖6d和圖6c圖片重複,這是因為不小心把圖6c中3層石墨烯的拉曼資料當成4層石墨烯處理了。更正前後的圖片如下:
2. 原論文拓展資料圖7中,位置1和位置2圖片重複,位置3和位置5圖片重複,這是因為資料被錯誤地儲存了兩次,不小心就放錯了。更正前後的圖片如下:
至此,這件事才得以平息。這件事雖給期刊聲譽帶來不小的衝擊,但並沒有讓ACS Nano 這顆新星蒙塵。
總的來說,不管哪個科研領域,有一定學術成就的人,只要是沾上點學術造假的汙點,可能就是功虧一簣,有時候甚至“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牽連更多的碩博生無法畢業……
參考連結:
https://pubpeer.com/search?q=Mark+J+Smyth
來源:募格課堂、央視新聞、iNature、brisbanetimes、解螺旋、奈米人。內容僅做學術分享之用,不代表小木蟲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權等行為,請聯絡我們刪除,萬分感謝!

何愷明在MIT授課的課件PPT下載
在CVer公眾號後臺回覆:何愷明,即可下載本課程的所有566頁課件PPT!趕緊學起來!

CVPR 2025 論文和程式碼下載

在CVer公眾號後臺回覆:CVPR2025,即可下載CVPR 2025論文和程式碼開源的論文合集

ECCV 2024 論文和程式碼下載

在CVer公眾號後臺回覆:ECCV2024,即可下載ECCV 2024論文和程式碼開源的論文合集
CV垂直方向和論文投稿交流群成立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者新增微訊號:CVer2233,即可新增CVer小助手微信,便可申請加入CVer-垂直方向和論文投稿微信交流群。另外其他垂直方向已涵蓋:目標檢測、影像分割、目標跟蹤、人臉檢測&識別、OCR、姿態估計、超解析度、SLAM、醫療影像、Re-ID、GAN、NAS、深度估計、自動駕駛、強化學習、車道線檢測、模型剪枝&壓縮、去噪、去霧、去雨、風格遷移、遙感影像、行為識別、影片理解、影像融合、影像檢索、論文投稿&交流、PyTorch、TensorFlow和Transformer、NeRF、3DGS、Mamba等。
一定要備註:研究方向+地點+學校/公司+暱稱(如Mamba、多模態學習或者論文投稿+上海+上交+卡卡),根據格式備註,可更快被透過且邀請進群

▲掃碼或加微訊號: CVer2233,進交流群
CVer計算機視覺(知識星球)來了!想要了解最新最快最好的CV/DL/AI論文速遞、優質實戰專案、AI行業前沿、從入門到精通學習教程等資料,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CVer計算機視覺(知識星球),已彙集上萬人!

掃碼加入星球學習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CVer公眾號
整理不易,請點贊和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