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GU)都會表彰對地球和空間科學做出重大貢獻的人。近日,AGU公佈了2024年度各項榮譽的76位獲獎者,包括AGU聯盟獎章、獎項和獎金(AGU’s Union Medals, Awards and Prizes),AGU會士(AGU Fellows), AGU分領域獎項和冠名講座(Section Awards and Lectures),AGU獎學金和助學金(Scholarship and Grants)。其中,3位北大校友、1位北大教師獲得表彰。

蘇杭校友被授予2024年度Atmospheric
Sciences Ascent Award,這一榮譽表彰他在大氣科學領域的卓越研究和領先地位。
Sciences Ascent Award,這一榮譽表彰他在大氣科學領域的卓越研究和領先地位。

蘇杭,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03級博士校友,現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環境和極端氣象重點實驗室主任,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AAAS
fellow),全球“高被引學者(地球科學領域)”。主要從事大氣化學與物理,特別是大氣氧化性、氣溶膠與雲相互作用方向。發表SCI論文160篇,引用16500餘次,H因子62。其中Science,Nature正刊/子刊及PNAS16篇(Science6篇),其中第一/通訊作者10篇(Science3篇, 包括1篇雜誌特別推薦的“亮點 Science
Express”文章)。16篇論文成為ISI“高被引”文章,7篇文章成為“熱點”文章(引用率前0.1%)。擔任歐洲地球科學學會、美國地球物理學會、化學學會等旗艦期刊主編、副主編、編委。主持中國科學院先導B專項,並全力推進實驗室的中德、中巴、中芬國際合作和大科學計劃。
fellow),全球“高被引學者(地球科學領域)”。主要從事大氣化學與物理,特別是大氣氧化性、氣溶膠與雲相互作用方向。發表SCI論文160篇,引用16500餘次,H因子62。其中Science,Nature正刊/子刊及PNAS16篇(Science6篇),其中第一/通訊作者10篇(Science3篇, 包括1篇雜誌特別推薦的“亮點 Science
Express”文章)。16篇論文成為ISI“高被引”文章,7篇文章成為“熱點”文章(引用率前0.1%)。擔任歐洲地球科學學會、美國地球物理學會、化學學會等旗艦期刊主編、副主編、編委。主持中國科學院先導B專項,並全力推進實驗室的中德、中巴、中芬國際合作和大科學計劃。
Atmospheric
Sciences Ascent
Award每年頒發一次,旨在表彰在大氣和氣候科學研究及領導力方面表現卓越的科學家,該獎項授予獲得博士學位8至20年內的獲獎者。該獎項設立於2012年,每年僅有4位獲獎者。
Sciences Ascent
Award每年頒發一次,旨在表彰在大氣和氣候科學研究及領導力方面表現卓越的科學家,該獎項授予獲得博士學位8至20年內的獲獎者。該獎項設立於2012年,每年僅有4位獲獎者。

9月5日,蘇杭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作報告

鄧正賓校友被授予Hisashi
Kuno Award,這一榮譽表彰他在固體地球科學領域的主要貢獻。
Kuno Award,這一榮譽表彰他在固體地球科學領域的主要貢獻。

Geoscience、Science
Advances、PNAS和GCA等國際期刊上。獲得高山青年科學家獎、侯德封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青年科學家獎等。
Hisashi Kuno
Award每年頒發給一位在火山學、地球化學和岩石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早期職業科學家。該獎項以紀念20世紀中期傑出的火山學家和岩石學家Hisashi
Kuno的生平和工作命名。獲獎者須在頒獎當年年初時獲得博士學位或最高終端學位不超過七年。
Award每年頒發給一位在火山學、地球化學和岩石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早期職業科學家。該獎項以紀念20世紀中期傑出的火山學家和岩石學家Hisashi
Kuno的生平和工作命名。獲獎者須在頒獎當年年初時獲得博士學位或最高終端學位不超過七年。

路中校友當選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會士。

Methodist University)羅伊·M·赫芬頓地球科學系Shuler-Foscue講座教授。1997年3月至2006年11月擔任美國科學應用國際公司首席科學家及技術專家,2006年12月至2013年10月,在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卡斯卡德火山觀測站(Cascades
Volcano Observatory)擔任物理科學家。2022年6月,他被選入NASA金星SAR科學團隊。發表SCI論文180餘篇。
AGU
Fellow是國際地球與空間科學界最高榮譽之一。自1962年起,AGU每年選出不超過會員的0.1%為新增會士,以表彰他們在各自領域中做出的開創性工作與傑出貢獻。
Fellow是國際地球與空間科學界最高榮譽之一。自1962年起,AGU每年選出不超過會員的0.1%為新增會士,以表彰他們在各自領域中做出的開創性工作與傑出貢獻。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覃櫟被授予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Early Career
Award,這一榮譽表彰其在人地耦合系統新模型與互饋新機制、氣候變化下“水資源-能源-糧食”系統風險等方面的突出研究貢獻。
Environmental Change Early Career
Award,這一榮譽表彰其在人地耦合系統新模型與互饋新機制、氣候變化下“水資源-能源-糧食”系統風險等方面的突出研究貢獻。

► 北京大學新聞網連結:https://news.pku.edu.cn/xwzh/c399231ae05340278b9cea888415594c.htm
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成立於1919年,是地球科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水文科學、空間科學等領域的國際性學術組織,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擁有6萬多名會員。每年的AGU年會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約3萬名科學家參加。2024年9月5日,美國地球物理學會主席Lisa
Graumlich率團訪問北京大學,並在北京大學物理西樓思源報告廳作報告。
AGU)成立於1919年,是地球科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水文科學、空間科學等領域的國際性學術組織,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擁有6萬多名會員。每年的AGU年會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約3萬名科學家參加。2024年9月5日,美國地球物理學會主席Lisa
Graumlich率團訪問北京大學,並在北京大學物理西樓思源報告廳作報告。
祝賀獲獎的校友!
北大人將堅持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
繼續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一往無前!

來源:AGU官網、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