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燕大
很多人問,為什麼電詐只詐中國人?
他們為什麼不敢綁架美國人、以色列人甚至俄羅斯人?
東大國力那麼強,又是殲20又是6代機的,一個小小的妙瓦底怎麼就這麼肆無忌憚地把國人當豬仔一樣賣來賣去?
這其實是個很大的誤解,在騙子面前其實人人平等,歐美人並不比中國人高一等。在騙子眼裡是人皆可騙,沒有說能騙而不騙的道理。
但前提是你得有語言優勢。韓國人騙韓國人,日本人騙日本人,中國人也就只能騙中國人。有英語優勢的阿三最牛逼,不但會騙歐美人,還忽悠加拿大人。
美墨人口販賣、綁架及毒品的泛濫更是世人皆知。所以也沒必要帶這樣的節奏,好像中國人就如此不堪,比其它種族更好騙一樣。無非是緬甸歷史原因,說中文更多一些罷了。
事實上東南亞詐騙分子搞歐美盤的也大有人在,以至於想騙以色列人那你得先學會希伯來語或阿拉伯語,連別國語言都說不溜索,你騙個毛線啊。而從事電詐的人本身文化不高,只能騙比自己水平更低的人群。
所以“騙”這個事,根本沒有國界之分。語言關才是跨國詐騙等一系列犯罪得以實施的天塹。當然除了語言關之外,有個事實咱們必須得承認,那就是這幾十年來中國富起來的人很多,基數足夠龐大,而且都有存錢的習慣。
在犯罪分子眼裡,這麼好的“條件”,放眼全世界都獨一無二。不過從王星事件我們也可以看出,這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詐,而是綁架、人口販運甚至活體器官全鏈條犯罪,是名符其實的恐怖組織!
而僅一河之隔的泰國被罵一點也冤枉。因為妙瓦底賴以生存的電力網路食物和建築材料全都依賴於泰國供應。王星能在短短48小時就被泰國警方“英雄式”救出,可能背地裡也就打個電話的事。

泰國能成為東南亞最大的人口販賣中轉站,無非是很多勢力甚至是官員參與其中並獲取巨大利益,對人口販賣選擇性地視而不見。所以說不是他們的安全網漏了,而是故意放的網,收放自如。
泰國美女總理雖然很著急,開會要求保護中國遊客安全。但前提是得拿出誠意來。只要泰國對一河之隔的妙瓦底斷網斷電,所謂的電詐園自然瞬間趴窩。當然我們自己也要做好虛擬卡管制。
若論電詐的前世今生,灣灣無疑是將電詐“出口”到全世界的祖師爺。電詐這事,其實是個既需要高智商又需要相對高階的電子裝置的技術活兒,而灣灣恰恰具備這兩點,同時在這方面的法律又漏的像篩子一樣。
在大學等高等教育上,90年代、00年那會他們有先發優勢,計算機、網路等方面的人才相當富餘,畢業即失業的比比皆是。我們這邊,李老闆的“度娘”在2000年才剛起名字,大部人對計算機和電腦還相當陌生。
普遍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不缺,灣灣的製造業又極為發達,半導體、電子製造、精密機械、顯示技術是四大支柱產業,尤其半導體更是灣灣的王牌,僅次於美韓,臺積電則是這個產業上的皇冠。
不差人也不差技術,就差搞錢,90年代灣灣的一些人就開始利用電信技術搞詐騙,最初的都比較低階,像冒充親友借錢,又或假稱你彩票中獎了但要先交手續費,只要你匯出第一筆錢之後,對方就會以稅費、律師費、公證費等等,一次又一次要求受害人匯錢,沉澱成本越高、受害人就越是欲罷不能,直到幡然醒悟,但為時已晚。
看著低階,但很多人應該都能腦補這些畫面,實在是同樣的套路和招數幾十年來一直翻來覆去使用,總能騙到一波又一波人。
灣灣的電詐真正成主流是在2000年後,因為那時候網路購物和電視購物興起,就跟咱們這邊後來快遞興起一樣,最不起眼卻最重要的是——大量個人姓名、電話、住址等資訊資料外洩!
大量個人資訊被有心人非法買賣獲取,甚至當時有人去翻垃圾桶,你以為他是去撿破爛,實際是找快遞包裝上的個人資訊,賣這個比賣破爛更賺錢。
有了海量的個人資訊,什麼樣的詐騙“劇本”都能編出來,充分利用心理學,抓住弱點並放大,總有一個餌能釣到大魚。
就好比,冒稱對你知根知底的親友,你的名字和身份證號都能報出來,編緊急故事讓你轉賬;冒充警察或銀行職員,用涉嫌洗錢或犯罪來嚇唬你,要求你把資金轉移到所謂“安全賬戶”……這些招數到現在都仍然有效,且被“廣泛”用於“釣魚”。
簡單從這裡就能看出,個人資訊洩露和買賣是最大的Bug。網際網路上非法買賣公民個人資訊氾濫,由此滋生的電信詐騙、敲詐勒索、綁架和非法討債等下游犯罪行為就屢打不絕。
我國是在2012年4月,首次大規模集中嚴打侵害公民個人資訊犯罪的行動。
那一次涉及20個省市區,抓了1700餘人,挖出非法出售公民個人資訊的源頭38個,摧毀侵害公民個人資訊的資料平臺和“資源大戶”161個,打掉從事非法討債、非法調查之類的公司611個。
從2017年開始,販賣五十條以上個人資訊就屬於“情節嚴重”,是要入刑的,這裡面的個人資訊包括行蹤軌跡、通訊內容、政信資訊、財產資訊等,非法獲取、出售或向別人提供,如果造成後果的,情節就屬於更嚴重,牢底坐穿加罰金是標配。
繼續聊灣灣的電詐,資料顯示,99年灣灣島內詐騙案件數達到4262件,2000年增加到7000件,2005年更是猛增到4.3萬件,詐騙金額從99年12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約186億。
之所以爆發這麼猛,並不是因為電詐分子給力,而是當局無能。
2000年阿扁上臺,由於缺乏執政經驗,爛招不斷,內鬥不止,貪腐嚴重,他自己老婆都在大肆摟錢,這還能管個屁的電詐啊。
當時有個吳姓電詐分子,搞電詐前曾在灣灣某縣擔任議員,後面“發明”了以退稅的方式進行詐騙,手下有10套人馬,制定嚴格的績效考核和獎懲制度,而且定期組團前往東南亞度假勝地邊度假邊檢討總結,此人曾吹噓,最好賺的時候一週便進賬8000萬(臺幣)。
在當地霍霍太狠,不論如何當局打擊力度都會加大,至少樣子是要做的,這時候就體現“本土做戰場”的不利了,太容易被本土當局一些人惦記著,也太容易被抓把柄,灣灣的“黑金政治”也是出了名的。
當時兩邊還沒有司法互助條款,灣灣的詐騙團伙就把“業務”基地搬到了對面在語言上面同根同種的閩地,隔岸對著灣灣民眾“釣魚”。
咱們國人最聰明,尤其是在賺錢方面,看著寶島同胞在家門口大賺大陸和灣灣人的錢,已經上手的當地人表示,那為啥自己不能單幹呢?
也就從那時候,閩地一些地方引入簡訊發射裝置,開啟席捲全國也是臭名昭著的“六合彩”詐騙。甚至有個順口溜,“十個安X九個騙,還有一個在鍛鍊”,表示詐騙比搶劫強,也不容易被抓,你是心甘情願被我騙的。毫無罪惡感。
當地一個縣截至2004年7月破獲電詐案236起,也是那個縣,在2006年“領先”全國,率先實行手機實名制。
潘多拉的魔盒一旦開啟,暴利會讓很多衝破和踐踏一切規則。

兩岸在2009年簽署共同打擊罪犯及司法互助協議後,不少灣灣電詐犯被從國家押到中國大陸受審。
詐騙集團轉移到菲律賓、柬埔寨、緬甸、印尼等東南亞國家,與其他國家詐騙分子、東南亞博彩業,充分“學習交流”與“融合”,詐騙招數不斷“更新換代”。
隨著各國多次跨國聯合打擊電詐,抓了骨幹之後,小魚小蝦找不到別的快速賺錢門路,於是重操舊業繼續幹黑灰產業。
這世界上估計就沒有電詐分子沒到過的地方,反覆被打、反覆另起爐灶,從本國國內轉移到國外,從有王法的地方,轉移到無法無天的三不管地帶。
電詐,從一個個“小作坊”,變成明目張膽搞出龐大產業園區,電詐也早就不止電信詐騙這種單一犯罪行為,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且駭人的產業鏈,裡面包含殺豬盤、綁架、人口販賣、虐待、性侵、詐騙、屠戮生命、甚至嘎腰子,把人當豬仔。
除了緬甸,一個全球新興詐騙中心,正在取代緬北,這就是迪拜。駭客入侵迪拜王子園區B4公司發現,包括外國籍40多名,中國籍300多名的護照被曝光,也就是說,被騙的大部分還是中國人。
重點是迪拜電詐員工是100%自願入職的,出了事就翻臉說是被騙的。這些人本身就不是什麼好鳥。而詐騙集團的背後控制者,還是以福建人為主,以及河南人和遼寧人。
究竟是誰在騙中國人,為什麼不騙外國人,講到這裡應該非常清楚了。總之自己要做好自身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世界那麼大,遠離東南亞。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不接陌生電話、不去泰國迪拜旅遊就是最好選擇。
實在想出去浪,就在身上繡個紋身,刺上“雖遠必誅”四個大字吧。

位卑未敢忘憂國!

對話作者請新增微信:
Y2023-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