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作業雞飛狗跳,deepseek讓我笑出豬叫

2025年沒開始多久,我已經感覺生活發生了大轉變,全因為deepseek的橫空出世。
要說之前我們也多少用過一些AI類的APP,但是直到遇見deepseek後才算是真正領略到人工智慧在深度思考上的巨大魅力,分析問題的過程是如此條理清晰、有理有據。
最近每天的樂趣之一就是用生活中各種不同的問題去試探deepseek,解鎖不同的提問指令。
之前我們就跟大家分享過,讓它來改一篇三年級的小學生作文。
結果是相當震驚的,改得邏輯縝密也就罷了,關鍵是語言描述也很生動、非常有人味,並且它還給出了具體的修改理由,我感覺比一般水準的語文老師還牛

沒看到過影片的,可以點開感知一下👇
當然,DeepSeek能搞定的,可遠遠不止是“修改作文”,解答數學英語自然等各科作業都是超“絲滑”的。
我忍不住說一句真心話,光就“輔導作業”這一項,絕對是咱們老母親的“偷懶神器”,自從我用上它之後,陪兒子寫作業的那段時間,“乳腺”都無比通暢。
因為DeepSeek好用的地方太多太多,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獲取知識的途徑。所以今天我特地寫一篇文章,給大家做一些分享。這麼好用的工具,絕對不能是我一個人獨享,我希望每個媽媽都能好好利用起來。
01

AI已經很具體地走進我們生活了

現在的AI在知識儲備上早就超過了個人能所達到的極限,這次引爆全球的deepseek更是邏輯推理能力特別強,有整個思考過程的呈現,可以把問題分析的頭頭是道。跟它聊天就像在跟“老專家”聊天,因為對知識融會貫通,所以輸出也能平易近人。
簡單來說就是聽得懂人話,也能說人話。
它現在已經能很具體地幫助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了,怎麼利用好它,給大家提供幾個思路:
1、給娃輔導作業

就拿Deepseek來說,對話方塊旁邊有個小加號,點選後會蹦出

“拍照識文字”

功能。拍照上傳後可以讓它幫忙解數學題或者修改語文作文。

先來看看數學題,我讓它解答了一道經典的“蓄水池”問題,比較好用的是它可以舉一反三,第一次丟擲問題,它給出了正確答案,還展示了思考過程;
第二次給它設定身份“你是一名小學數學老師”,讓它再出一道相同型別的題目,以確保學生真正理解了這類題型。
它不只列出了題目,還把這類題的思考過程列舉了下來:
然後再讓它增加難度,它充分理解了問題,又引入了第三個變數,並且給出瞭解題思路。
這一套連招省下來一個輔導老師。
還有,用它來教孩子寫作文更是省心。
按上邊的方法把娃的作文拍下來上傳,讓它提出修改意見並點評。它的反饋是經過語文老師認可的。
不僅可以指出語法問題,
點評也是“大師”級,有鼓勵有改進方向。運用得當,在輔導娃做作業上它能幫不少忙。
2、快速幫大家漲知識
只輔導作業是大材小用了,千萬不要小瞧了這個擁有“無限”知識的老師,他幾乎是任何領域的“專家”,如果你想學習一門新知識,可以讓它幫忙
比如前段時間的《再見愛人4》意外帶火了npd這個陌生的專業術語。問百度當然也能問出它是“自戀型人格障礙”,以及它的發展歷史,但是看完也就是知道有這回事了。
deepseek就不一樣了,在得到概念後,可以接著向它問自己的疑惑,直到徹底弄明白這個概念裡自己覺得重要的那部分,從入腦到入心。
這就像是有個吃透概念的主任專家,非常有耐心且能用你喜歡的方式的回答你的任何問題。
如果你覺得它給出的答案太板正,有點像學術論文的話,你還可以加一個“銳評”的指令,它的文字立馬就會變得活潑有趣,網感十足。
3、免費的私人生活規劃師
春節期間朋友想來杭州旅遊,於是我突發奇想,讓deepseek給他們制定了一份旅遊攻略,結果是滿意的。
我先把關鍵資訊比如“三口之家”、“小朋友八歲”、“為期三天兩夜”告訴它,然後讓它生成。它思考的過程就讓我很驚訝了。
比如想到了“西湖東側交通更方便,靈隱寺附近更清幽,需要權衡”;

“雷峰塔有電梯適合帶孩子”、“太子灣空間大適合孩子奔跑”;

還細緻地想到了不同季節的景觀。
這完全是旅遊百事通啊,由我來制定的話也不外乎這個思路,甚至還沒有它想的全面。
以後再去旅遊,除了查網友的攻略,讓它制定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出遊計劃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
同理,如果有節後健身、減肥的需求,也可以讓它制定一份計劃。

有網友已經有了“實戰方案”,如果有耐心,還可以每天向它“報告”自己的完成進度,它會點評並給出明天該補什麼的意見,這已經不亞於一個線上教練了。

02

超強的學習模仿能力,“碾壓”其他AI

不過看到前面那些,你可能會覺得,其他AI工具似乎也能搞定這些工作。所以我特地做了進一步的橫向對比,看看出同一道命題作文,幾個常見的AI工具能給出什麼樣的答卷。
比如讓它們“模仿魯迅文風,批判性的寫一篇人如何在ai崛起下,找到人生價值的文章”,只有deepseek給出了一份及格的答案。
Deepseek版:
上下滑動檢視↓
《人形錄》
街市上近來頗有些異樣。穿長衫的先生們捧著銀亮的匣子疾走,黃包車伕也對著巴掌大的琉璃片痴笑,連學堂裡的孩童都失了往日的喧鬧,只把眼珠釘在方寸熒屏上。這光景,倒教人想起前朝煙館裡橫陳的軀殼來。
忽一日,城東茶樓裡坐了個怪人。他既不刷碼點單,也不拍照發圈,單要一壺龍井,兩碟瓜子,獨坐窗邊看街景。跑堂的嗤笑:"這年月還有不會用智慧機的土包子!"怪人也不惱,只淡淡道:"諸位用機器算盡天下事,可曾算過自己還剩幾斤人味兒?"
我冷眼瞧著,這世道確乎是變了。從前人說"時間就是金錢",如今倒成了"資料才是性命"。後生們個個成了算盤珠子,被那喚作演算法的無形手撥得團團轉。外賣騎手追著虛擬路線狂奔,寫字樓裡的白領對著AI生成的文書發呆,連說媒的婆子都改用大資料配對——只是不知月老的紅線,何時換作了光纖?
前日見著舊同窗阿貴,他正捧著"職業規劃AI"給的診斷書發愁。"機器說我該轉行送快遞!"他漲紅了臉,"可我打小就想當教書先生…"話音未落,手機彈出提示:"您的人生價值指數下降2%,建議立即參加區塊鏈培訓。"
茶館裡常聽得議論:"AI能寫詩作畫,還要人作甚?"這話倒教我發笑。當年照相術初興時,不也說畫家要絕種?可梵高的向日葵照樣燒著,八大山人的白眼依舊翻著。機器能摹形,何曾會傳神?那數字生成的"蒙娜麗莎",笑紋裡可藏得住達芬奇四百年的嘆息?
前清遺老總愛說"祖宗之法不可變",今人卻把"技術革新不能停"掛在嘴邊。要我說,這兩般都是魔障。西郊菜市口的王鐵匠,自從用上智慧鍛爐,夜夜對著星空發呆:"火星子都不濺了,還算什麼打鐵?"他悄悄在爐膛刻了道紋,說這樣敲出來的鋤頭才有魂。
前些時聽說城南開了家"無用茶館",專供手寫書信、人工沏茶。起初都笑掌櫃迂腐,近來卻日日客滿。櫃檯前懸著幅字:"留三分痴氣,養一點呆心。"這倒讓我想起迅哥兒的話——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是如今這路上擠滿自動駕駛的車,倒忘了邁步的滋味。
夜深人靜時,常聞得樓上有年輕人在哭。問之,答曰:"AI說我小說不如GPT-4,繪畫不及Midjourney。"我指指窗外明月:"它可曾算出今夜的月光有幾錢重?可曾量得梧桐影裡秋蟬鳴?"少年怔住,忽將筆記型電腦擲出窗外,驚起一樹昏鴉。
歸家路上,見拾荒老者倚著智慧分類箱打盹。箱體閃著冷光:"易拉罐98%純度,可兌換0.03信用點。"老人懷裡卻緊攥著半本破舊的《唐詩三百首》,封面上"舉頭望明月"五個字,在霓虹燈下泛著溫潤的光。
雖然有過分堆砌辭藻的問題,但也有那麼點感覺了。告訴它不要太堆砌,多抓一抓魯迅的魂再寫一版,味道就更濃了些。
最後一段寫的還挺有力量:
今晨見收破爛的老李,三輪車上綁著臺報廢的AI算命機。問他怎不扔了,他嘿嘿一笑:"留著聽響,比銅鑼脆生!"說著掄起錘子,漫天零件裡飛出張紙條,上書八個大字:"人若成器,便不是人。"
雖然是模仿,但經過寫作訓練的人都未必能模仿的這麼好,更別提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了。
而別的ai助手生成的文章就不太能讓人滿意。
文心一言版回答就和魯迅搭不上關係,告訴它這不是魯迅的文風,它承認的倒是快,但改出的第二版依然風牛馬不相及。
“豆包”版一股公文味,也不是魯迅。
這個小例子就可以看出來,deepseek和我們過去使用的AI助手真不是一回事兒。在學習、理解能力和推匯出文章的邏輯能力上甚至可以說已經超越了人。
在今天看起來這個問題還沒有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但未來卻很可能掀起一場不亞於工業革命的風暴。
怎樣在未來找到自己的立足點,孩子需要哪些能力才能適應不再需要低階腦力勞動的社會,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03
如何絲滑地體驗這個工具

Deepseek的官方渠道有網頁版和手機app版。最容易上手的當然是app版,為防有人還不知道deepseek還有官網,先把網址貼給大家:

https://www.deepseek.com/
手機APP就在應用商店搜尋下載就可以了:
目前這個軟體還是免費使用的,不過因為最近訪問量激增,所以它會有一個很讓人頭痛的問題,經常會卡頓!在高峰時間段,手機端和網頁版都會提示“伺服器正忙“
如果你覺得體驗感太差的話,可以再等一等,或者用其他渠道和路徑去嚐個鮮。
非官方的渠道經過我的親身體驗,有兩個比較靠譜的方法可以用上滿血的deepseek,一個是“矽基流動”,一個是360旗下的“奈米ai”。
1、矽基流動:
https://cloud.siliconflow.cn/models
矽基流動不是純免費使用的,但好在現在註冊就送14塊錢的體驗金,一個問題一兩分錢,大概可以使用大幾千次。完全夠嚐鮮了。
2、奈米ai:
應用市場下載,開啟,註冊,這些基礎操作完成後,首頁的左下角就有“deepseek專線”。
點選後有兩個選項,選“deepseek-r1-滿血版”。
使用了幾次響應的速度都非常快,沒有出現伺服器抽風的情況。
在這裡提醒一句,因為大家對deepseek都非常好奇,有些用心不良的人趁機設定了釣魚網站,在社交媒體刷到陌生人給的網站時,慎點。
最後,我想大家最感興趣,也最迫切想知道的是,要怎麼下達指令,才能讓它“乖乖”的幫咱們做事,我特地蒐羅了一些常用“餵飯指令”,可以趁著免費期,趕緊試著玩一下哈👇
1、旅行計劃生成
-指令:設計一份[地點]的7天旅行計劃,包含景點、美食和交通建議
2、健身計劃定製
指令:為我制定一份21天減脂計劃,包含飲食和運動安排
3、時間管理方案
指令:根據我的日程表,最佳化時間分配,提升工作效率
4、理財規劃建議
-指令:基於我的收入和支出,制定一份年度理財計劃
5、學習路徑設計
指令:為我設計一份[技能]的3個月學習路徑,包含每週目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