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全部著作多次毀身滅跡的神奇故事

亞里士多德著作原始文字曾經被多次毀身滅跡!
【本文提要】
中文版《亞里士多德全集》最早最具權威的著名翻譯家苗力田說:
亞里士多德著作經歷過五次傳承斷裂,原著消失不見蹤影。現在所見的全部版本都是來自阿拉伯人,但是在阿拉伯地區也已找不到原書。
以上令人驚悚之論間見中文版苗力田譯《亞里士多德全集》的譯者前言中。茲摘要述評如下:
【亞里士多德原稿的第一次毀滅】
1/據說,公元前322年亞里士多德歿後,呂克昂學院(子虛烏有的亞里士多德的雅典學院)由亞里士多德的學生和朋友塞奧弗拉斯特(Theophrastos)主持。
後者在公元前288(?)年逝世前,把藏於亞里士多德的稿本託付於斯開普斯(Skepsis)的納留斯(Neleus)。
納留斯渡海,從雅典把原稿全部帶回他小亞細亞的故鄉。後來,因社會變亂,這批稿本被藏於斯開普斯的地窖中,一直沉睡了一百多年。
【何按:據此亞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發生了第一次失蹤,失傳失蹤時間竟然達到上百年。】
直到公元前1世紀,這批消失百年的珍貴手稿又被“有人”(誰?)神奇地發掘出來,賣給了“臺奧斯的哲學家阿柏裡康“(Apellikon),因而重新被帶回雅典。
【亞里士多德原稿的第二次毀滅】
據西方歷史說,公元前86年羅馬王蘇拉攻佔了雅典城後,發現了亞里士多德的這批書稿,他將其劫運到羅馬城。而後這批手稿經歷多次轉手和轉抄,以至亂散訛詐誤,面目全非。
苗先生說:
“經兩個世紀歲月的腐蝕,播遷散亂,這批稿子已經面目全非。又加上謄抄手文化不高、訛誤百出,所以稿件的內容次序、寫作先後完全不可辨認。”
【何按:沒人知道亞氏的原稿究竟是寫在泥巴闆闆,羊皮或者牛皮,還是埃及蘆葦草蓆上的。但是這並不重要。總而言之,全部亞里士多德著作手稿在公元2世紀,已被羅馬人搞得徹底毀壞,“面目全非”。相當於第二次毀滅。】
【亞里士多德原稿的第三次毀滅】
羅馬帝國時代後期,羅得斯島的一個羅馬人安德羅尼珂(Andronicus)從不知何處得到了這批草稿。據說他曾經重新加以編撰整理,為其編撰了一套目錄。——這大概是公元前60年前後(中國西漢時期)的事情。
但是安德羅尼珂當時已經搞不清這些著作的寫作年代。而且最更加荒謬的是,在安德羅尼珂身後,他所苦心孤詣編集整理的這部亞里士多德全集竟然第三次失去了蹤跡。
於是,苗力田先生對這個不斷失蹤又不斷失而復得的傳說故事,發出瞭如下的感慨和評論(原文):
“——這樣一個傳奇故事,說來雖也悽婉動聽,但總難免啟人疑竇。”
【何按:請注意苗力田先生的評論——“這樣一個傳奇故事,說來雖也悽婉動聽,但總難免啟人疑竇。”苗先生說的很客氣,沒有說這故事其實可能都是瞎掰。
苗先生是一位偉大的翻譯家,從上個世紀的50年代起,畢生從事亞里士多德著作的翻譯和研究,辛辛苦苦做了一輩子。他把亞里士多德全集翻譯為中文。但是他也是一位卓越的獨立思考者。他對所翻譯的這些著作的來歷,對西方人講的關於亞里士多德著作不斷失而復得的故事,看來其實是未必相信的。】
【亞里士多德原稿的第四次毀滅】
這個安德羅尼珂版的亞里士多德著作全集在其身後,竟然也遭遇了徹底的毀滅。
苗力田先生說:
“——現在所見到的亞里士多德著作的形式次序和每篇的標題,都應歸功於安德羅尼珂,這已是人所公認的了。”
但是苗力田先生又說: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安德羅尼珂所編定的《全集》全部失散了,甚至連一份目錄也不曾儲存下來。”
【何按:請注意,苗先生的上述這兩個說法實際上存在嚴重的矛盾:
(1)——現在人們所見到的亞里士多德著作,都是安德羅尼珂編寫的,這是人所公認的。
(2)——但令人遺憾的是,安德羅尼珂所編定的《亞里士多德全集》全部失散了,甚至連一份目錄也不曾儲存下來。】
——問題是,既然安德羅版本完全沒有儲存下來,那麼,我們現在所見到的《亞里士多德全集》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亞里士多德原稿的第五次毀滅】
苗先生明確告訴人們:
——“到公元三世紀前後,(安德羅版的)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已經全部失散,連一分目錄都沒有儲存下來。”
“第歐根尼•拉爾修(羅馬人,最早為亞里士多德立傳的人)沒能夠見到這份目錄。”
苗先生還說:
“公元后的幾個世紀裡,羅馬帝國戰亂頻仍、社會腐敗,希臘哲學的智慧火花徹底熄滅。”
【何按:也就是說,在安德羅之後到公元1000年的一千年裡,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全部喪失,連一份目錄都沒有人見過。所以整個歐洲根本沒人知道什麼亞里士多德。這也就是歐洲人曾經所說的“千年黑暗中世紀時期”。】
但是據說,在羅馬帝國被日耳曼、高盧蠻族滅亡之後,歐洲陷入黑暗時期。但是不知何以然,亞里士多德著作全部手稿竟然從羅馬(?)傳到了中東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拜占庭人手中而得以繼續儲存。
中世紀後期,是阿拉伯人帶給歐洲以智慧的光明,包括把亞里士多德著作重新帶給歐洲。
【亞里士多德著作的重新失而復得】
苗力田先生說:
“12世紀之後,歐洲人透過伊比利亞的阿拉伯哲學家阿維洛依(Averroes)重新見到了亞里士多德著作,並從希伯來語轉譯為拉丁語。
大約在1255到1278年,絕大部分的亞里士多德著作(歐洲)已有了拉丁文字。
這一時期佛蘭德翻譯家莫依貝克(Moerbecke)編撰了亞里士多德全集拉丁文字,其中一半是從阿拉伯文轉譯過來的。
在14世紀末年,出版家阿爾杜斯•曼努修(Aldus Manutius)出版了幾乎是全部的亞里士多德著作的希臘本文。”
【何按:據此,13世紀以後,歐洲人透過阿拉伯人重新知道了亞里士多德的存在,看到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 】
苗立田先生是一位卓越的翻譯家,畢生從事亞里士多德著作的研究與翻譯,作為希臘哲學和亞里士多德專家,其地位國內無人可及。
以上他講述的亞里士多德著作的五次毀亡又多次死而復生的神奇故事,是他追究考證亞里士多德全部著作版本學來歷的研究成果。
苗先生誠實地告訴了人們,——亞里士多德著作是何時何年何月消失的,又是如何透過阿拉伯人而重新被歐洲人認知的。
因此現在西式史全真教所有那些關於亞里士多德著作如何偉大,如何照耀歐洲自古以來文明的說辭通通是欺人之談的鬼話,在歷史事實面前,原形畢露。
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問老亞先生當年寫這些著作需要多少羊皮牛皮莎草紙和泥巴闆闆。事實上這個問題根永遠無法拎清,因為不僅亞里士多德本人寫作需要羊皮等等,還有多少次被人抄寫,還有多少次失而復得呢?那麼多抄書者包括阿拉伯人,難道不需要羊皮等等嗎?誰知道總量需要多少羊皮牛皮蘆葦草蓆和黃泥巴闆闆呢?
然而,我這個痴呆老傢伙心頭盤旋的一系列最愚蠢疑問是,——眾所周知,無論100年還是1000年的全部失蹤時間,可不是一個短暫的時間。
那麼,那些現在被西史全真教尊奉膜拜頂禮,認為全部是亞里士多德原創的偉大著作,——不管是寫在牛皮還是羊皮還在蘆葦草蓆身上,真的存在過嗎?真的還是原汁原味的原著嗎?
以至於,這個曾經不斷在歷史中玩失蹤動不動就是100年以至1000年的偉大聖人亞里士多德,真的在歷史中存在過嗎?
既然亞里士多德後來的一切完本都是來自阿拉伯地區,那麼一直以來到現在,為什麼很少聽到阿拉伯人主動談論這位大學者大宗師大聖人呢?
先知從來沒有提及過聖人異教徒亞里士多德。但是據說先知說過,要尋找智慧嗎,那麼就去尋找,——哪怕智慧遠在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