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最愛逛Costco、TJ、猴父子?大資料竟然跟我想的不一樣…

大資料真的是個超級神奇的東西!
我們每週去超市買菜消費,東逛逛西挑挑,不知不覺就形成了自己的消費習慣:便宜大份Costco,健康有機Whole Foods,好買好逛Trader Joe's
然而你知道,在大資料眼中,最喜歡去這3家美國神超買買買的,都是哪些使用者麼?
  Costco:亞裔小仙女  
根據美國商業雜誌Business insider的大資料,Costco典型買家有這些特質:
原來,平均年齡35-44歲,且年薪至少12.5萬美元的亞裔已婚仙女們最愛到Costco 買買買。
難道Costco 開始賣大牌包包、貴婦護膚品,是為了迎合亞裔仙女們的購物需求啊~666

Costco的典型會員不僅是亞裔女性,還具有以下特質:
  1. 年齡在35~44歲之間,其中39歲的佔比最大;
  2. 已婚,並居住在美國西北部(加州和華盛頓州應該擁有姓名);
  3. 本科及以上學歷;
  4. 年薪超過12.5萬美元。
她們具有特別相似的消費習慣,比如:
  1. 平均2~3周去Costco採購一次,一年大約會去23次左右;
  2. 每次平均購買9件商品,累計消費約$114美元;
  3. 主要購物類別是日用品和個人護理用品,經過統計,Duracell牌電池和Adidas衣服鞋類是被購買頻率最高的產品。
看到這兒,真的要感嘆一句,買了這麼多電池和運動衫,家裡一定沒少養熊孩子啊~

相信不少仙女們也是到了美國,才體會到了邊買菜邊買衣服的快樂

畢竟若干年前,咱在國內也是個個精緻的小公舉。

誰能想到,Costco 成功把我們改造成混合消費型選手了呢。
  Whole Foods:高學歷好收入女性  
下面我們來說說Whole Foods!
你以為喜歡逛這種價格偏高,主打有機商品的超市,會全是白人顧客?漏!家人們!Whole Foods更受亞裔女性和非裔女性青睞
根據Business insider的資料,Whole Foods典型買家有這些特質:
25至34歲的西海岸千禧一代女性。她通常擁有研究生學位,年收入超過$80,000美元。
Whole Foods在亞裔和非裔女性中尤其受歡迎,而她們最愛在Whole Foods買的東西,首當其衝的是自產的365品牌
Organic Valley乳製品Applegate肉類銷量也很高。
從資料上看,Whole Foods典型買家們會每3~4四周去Whole Foods採購一次,每年約14次;每次至少購買9種產品;每次消費的總成本約為46美元。
而相較於Costco人均累計消費約$114美元來說,Whole Foods更受“重質不重量”的女孩子青睞。
  Trader Joe's:城裡人  
“缺德舅”雖然是個美國超市,但似乎總是能戳到亞洲人的心,酥皮、速食珍珠、牛仔骨、蒜泥、橙子乾等等等等,都是某紅書上被頻頻提及的好物!
根據Business insider的資料,Trader Joe's典型買家的特質:
25歲至44歲的白人或亞裔,通常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年收入在8萬美元以上。

還有的資料報告曾提到,Trader Joe’s的主要消費群體都居住在city,想想也是,缺德舅很多門店確實都開在城市裡。
不過,缺德舅創始人Joe Coulombe,曾用兩個詞來形容Trader Joe‘s的目標客戶群體:over-educatedunderpaid(感覺一下得罪好多人

)。。。

而他這麼說的原因,是很多缺德舅的客人都喜歡新鮮和獨一無二的產品,比如現磨咖啡和加了蔓越莓的布里乳酪,而不是在所有地方都能買到的大眾品牌;但同時,他們又對實惠的價格情有獨鍾。
Trader Joe’s的典型買家們,大概每年會進店消費13次,每次買15件左右的商品,每次平均消費$47。
看到這裡,美國3大神超的客戶畫像,是否符合你的印象呢?
Business Insider還做過其他超市主要消費群體研究,比如最常去Walmart的是平均年齡為59歲的郊區白人女性;常去Target的,是家庭收入為 $8 萬美元的千禧一代郊區媽媽們。。。
有沒有很準?歡迎小夥伴在評論區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TASTE OF ASIA
2025
想了解更多北美餐飲市場的趨勢和發展?
2025 Taste of Asia
亞洲餐飲食品行業峰會
第二站【西雅圖】
📅 時間:2025年4月28日
📍地點:500 Bellevue Way NE,
Suite 310, Bellevue, WA
早鳥飛走了?
還有【心動票】限時8折
再不搶就晚啦!
📍 點選圖片獲取活動詳情 
原價$16
限時8折
👇折扣碼👇
TOAdiscount
掃碼專屬連結購票
📢 合作 & 交流 & 諮詢 📢 
👇請掃碼進群👇
*本文為吃貨原創文章,
僅代表作者立場,不涉及任何商業利益
僅為傳遞、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行為的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