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過就加入,一起分贓

作者:論道者毛豆
來源:毛豆論道
文章已獲授權
這段時間,懂王要求小澤交出礦產資源的事情,讓許多人感到驚訝異常,還能這樣明搶的?
尼瑪,合計就收到美國不足1000億美元援助,其中許多還是軍火抵賬的,現在卻要還5000億美元,高利貸都不敢這麼玩呀,而且烏克蘭的GDP才多少?開戰前不到兩千億美元,現在更少。把烏克蘭賣了也還不上呀。
然而,更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還在後面。
2月25日,歐盟表示,也要和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就是想要烏克蘭的鋰礦等關鍵原材料,並且表示,你和懂王籤是吃虧的,而我們不坑人,和我們籤是雙贏啊。
的確,歐盟的礦產協議主導者是德法,德國和法國兩家贏了,也算是雙贏嘛,烏克蘭有沒有贏並不重要。換句話說,烏克蘭不僅要還美國的恩情,歐盟的恩情也是逃不掉的。
小澤在抵抗俄羅斯時,說過一句著名的話:自由的代價是一代人,而奴役是世世代代。
很顯然,從這一刻開始,烏克蘭真的是要“世世代代”被奴役,世世代代償還恩情,恩情還得完嗎?
還不完,根本還不完。
情況不對呀,前幾天,歐盟不是才說要力挺烏克蘭嗎?怎麼光速變臉、加入打劫隊伍中了呢?
因為歐盟很清楚,只能這樣。
根據最新曝光的美烏“礦產協議”草案,烏克蘭和美國將設立一個共同基金,當然,誰都知道,這個基金會被美國控制,只是名義上由雙方共同運營而已。
這個基金裡,有什麼呢?烏克蘭的礦產和基礎設施。
很多報道里只提到,懂王要烏克蘭用價值5000億美元的稀土償還債務。實際上,烏克蘭根本沒多少稀土,其稀土總探明儲量不過8萬噸出頭,並不多,大部分還是在俄軍控制區。別說開採不了,就算能開採,也不可能值5000億美元。
所以,懂王的真實意思,是烏克蘭的所有礦產資源,果不其然,最新草案就是指向所有礦產,而且在份額上,更苛刻。我們知道,第一份草案,懂王的要求是50%收益。
也就是烏克蘭全部礦產出售後,50%會進入前面提到的基金魯,也就是歸美國,剩下50%,則看美國心情,如果出現糾紛,只能在紐約聯邦法院打官司。
條款的苛刻不是問題,問題是,美國拿了50%的礦產收益,還不願意提供安全保障,所以小澤拒絕了,其實小澤的要求很簡單,要麼你拿了錢,就提供安全保障,要麼就不要那麼苛刻。
在雙方協商下,第二版草案出爐,而且烏克蘭副總理承認,這一版接近簽署,第二版的苛刻程度更高,美國不要50%了,改要75%,並且還要港口、鐵路等等,不只是礦產了。同時,美國依舊拒絕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
唯一的讓步,是取消了紐約聯邦法院的裁決權。看到這一切,請問歐盟能不急?原來只要礦產,現在港口、鐵路等各類基礎設施,也全是美國的了。
別忘記,烏克蘭的大量黑土地,早已被抵押給美國的貝萊德等猶太財團,現在又要拿走鐵路、港口、黑土地以及75%的礦產,這是何等大的蛋糕,物理意義上的吃幹抹淨,歐盟再不動手,就是一根毛都撈不著了。
前腳才說支援烏克蘭,後腳就提出了歐洲版的“礦產協議”,客觀而言,吃相是真的難看。其實吧,歐洲不希望走到這一步,還是希望顧忌吃相的。
畢竟烏克蘭為投靠西方,和俄羅斯血戰了三年多,死了多少人,全世界都看著呢,最後的結果要是來兩份“礦產協議”,打臉未免太嚴重了吧?還有多少狗敢投靠西方?
所以,歐洲派出了馬克龍,訪問華盛頓,希望說服懂王,讓懂王別整得這麼難看,就算吃掉烏克蘭也可以隱蔽一點,去VIP房裡,別在大庭廣眾下,就開吃。
然而,懂王懶得跟你廢話。
面對馬克龍的遊說,懂王的回應就一個意思,不讓我吃烏克蘭,那我吃你好不好?前幾天,美國才宣佈對進口鋼鋁加25%的關稅,明擺是衝著歐洲去的。
雙方談得不怎麼好,事實上,懂王壓根不想見歐洲的說客。上臺一個多月了,馬克龍是第一個來訪的歐洲國家元首,這是二戰後,前所未有的事情。一般來說,美國新總統上臺第二天,盟友們就會陸續去拜碼頭,尤其是歐洲。
懂王1.0時代,就是這樣。
但2.0時代,懂王第一個月,沒有在白宮會見任何歐洲國家元首,這就是他對歐洲的態度,考慮到歐盟在意識形態上,是堅定的白左,是民主黨的盟友,懂王的態度倒也正常。這種情況下,馬克龍說幹口水,也沒有一點用。
雙方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懂王不在乎歐盟的利益。
既然懂王不在乎,那麼歐盟也就顧不得吃相,顧不得支援烏克蘭的承諾了,也提出了一份“礦產協議”。嚴格來說,這不僅僅是蛋糕的問題,還關係到歐洲能否上桌吃飯。
懂王和普京談判,不帶歐洲玩是個壞事。如果歐洲不能透過拿到一點蛋糕,就會坐實歐洲衰落,以後真就要“坐小孩那桌”了,歐洲不可能承認,只會拼命掙扎。
烏克蘭問題上,既然打不過那就加入,一起分贓。不能讓懂王把礦產、港口、鐵路全都拿去,歐盟也得有一份。懂王可以搶劫,莫非歐盟不能?要麼就都不搶,要麼就都搶。
懂王的利益,必然和歐盟的利益衝突,畢竟優質資產的數量有限。懂王拿得越多,歐盟拿得就越少,哪個都是爹,哪個都不好惹,小澤恐怕會有一些小麻煩。理論上,可以利用歐盟的利益訴求,制衡一下懂王,但難度很大。
主要是歐盟的身子骨太軟,懂王稍加施壓,歐盟就扛不住,歐盟扛很難起到制衡的作用。比如這一次,嘴上說著要單獨支援烏克蘭,但扛了幾天呢?
你指望馬克龍,不如指望佛祖顯靈。
當然,最麻煩的是烏克蘭人民。一份恩情就很難償還了,現在要來兩份恩情,怎麼還得完呀?
當年香港某件事的時候,一個傻逼蟑螂說,希望香港能有烏克蘭一樣的美好結局,現在再看看,結局是不是很“美好”?
國土分裂、人口大量流失,和俄羅斯血戰三年多,即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在烏克蘭以為,能憑藉這份功勞加入西方陣營時,盟友們卻狠狠地捅刀,不是一刀,是兩刀。
這個結局,真的太美好了。
正如基辛格所言,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做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