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澤南、楊文
祝賀中國隊!
本週六早上傳來訊息,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IMO(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比賽上中國隊重奪冠軍,獲得了六金、雙滿分的佳績。

從「成績單」來看,中國隊總分 231 分,在前五道題目中獲得全滿分,第六題拿下團隊 21 分也為全場最高分。
本屆中國代表隊名單:
-
鄧哲文(高二)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
-
徐祺銘(高二) 武漢市經開外國語高階中學
-
談弘毅(高二) 武漢市經開外國語高階中學
-
張恆燁(高二) 重慶市巴蜀中學校
-
董鎮宇(高三) 杭州學軍中學
-
鄧樂言(高一) 上海市上海中學

其中鄧哲文和徐祺銘已連續兩屆入選國家隊。自 1985 年中國隊首次參加 IMO 以來,已有 17 位選手連續兩屆入選國家隊,包括北京大學助理教授韋東奕,他曾在 2008、2009 年兩次獲得滿分。
自 2019 年到 2023 年,中國隊曾連續獲得 IMO 冠軍。
去年的冠軍美國隊本次獲得了五金一銀的成績,位居第二。

第三名韓國隊四金二銀,第四名日本隊三金二銀一銅,其中加野聰一人獲得滿分金牌。
另外本屆加拿大派出了純華人的陣容,獲得兩金兩銀一銅位居第十二位,Warren Bei 獲得了滿分金牌。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nternationa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 IMO)是一項面向高中生的全球性數學競賽,被譽為數學界的世界盃。
在 1959 年,該項賽事首次在羅馬尼亞舉辦,目前 IMO 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年度國際賽事,每年來自五大洲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學頂尖少年競相角逐。
今年的 IMO 是第 66 屆,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陽光海岸舉行,比賽自 7 月 15 日開始。這是繼 1988 年澳大利亞堪培拉第 29 屆 IMO 之後,澳大利亞第二次承辦 IMO 賽事。

IMO 2025 題目
IMO 的競賽題目通常包括六道,分為兩天進行,每天的考試時間為 4.5 小時,參賽者每天需完成 3 道題目,每題 7 分,滿分 42 分。試題內容涵蓋代數、幾何、數論、組合等多個領域,旨在測試選手的數學知識和解題能力。
金牌的分數線是 35 分,銀牌 28 分,銅牌 19 分。今年的考題據說前五題對於頂級高手來說並不很難,因此共產生了 72 枚金牌,比去年多 19 個。
相比之下,第六題難度極高,全球僅 6 人破解,最後 5 人獲滿分。
第一題:

第二題:

第三題:

第四題:

第五題:

第六題:

大家覺得今年的題目難度如何,在評論區聊聊吧。
大模型 IMO2025 成績:無人拿牌
最後,可能你也會關心 AI 大模型在最新真題上的成績如何。在另一個「賽場」上,有人也已經完成了測試,沒有一個大模型能拿到銅牌。
其中,Gemini 2.5 Pro 表現最佳,得分為 31%(13 分)。在之前的 USAMO 評估中,Gemini 2.5 Pro 曾因在無法提供有效證明時引用不存在的定理而受到批評, 然而在 IMO 2025 的表現中,這種行為有所減少,表明模型在此方面有所改進。
剛剛釋出的 Grok 4 成績相對一般,許多初步回答非常簡短,通常只是給出最終答案而沒有任何解釋,類似的問題在 MathArena 的其他基準測試中也有體現,Grok-4 的回答經常缺乏深度或證明。

在 MathArena 上,研究人員聘請了 IMO 級別人類評委進行評分,評估在 2025 年 IMO 題目釋出後立即開始。平均而言,AI 做題每道題答案的生成成本至少為 3 美元。
看起來,在人類最高水平智力競賽上,AI 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參考內容:
https://www.imo-official.org/results.aspx
https://matharena.ai/imo/

© THE END
轉載請聯絡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投稿或尋求報道:[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