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全美徵收「1%匯款稅」包括公民、綠卡、無證移民….

特朗普再出“重拳”:《又大又美法案》2026 年起徵收 1% 海外現金匯款稅—— 涉及所有現金與非銀行渠道匯出款項,學界與人權組織警告或重創移民家庭與美國經濟

一、1% 匯款稅落地:誰將買單?

美國國會近期高票透過、總統特朗普已簽署的《又大又美法案》(Big Beautiful Bill)寫入一項全新稅目: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對所有透過現金、匯票、匯款公司(如 Western Union、MoneyGram)等非銀行渠道匯往海外的資金徵收 1% 稅款
無論匯款人是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簽證持有人還是無證移民,概莫能外。
受影響人群規模驚人:
  • 約 2 300 萬名永久居民(綠卡)
  • 約 1 400 萬持短期簽證者
  • 約 1 200 萬無證移民
在國會審議過程中,稅率經歷了從最初 5% → 3.5% → 最終 1% 的“三連跳”,徵收範圍也從“僅限非法移民”一路擴大到“人人平等”——任何人只要用現金或“非正規”渠道轉賬,就必須繳稅。

二、官方說法:為執法與邊境牆“找錢”

白宮與共和黨議員稱,這筆“匯款稅”十年內可為聯邦創收約 100 億美元,用於邊境牆加高、拘留中心擴容與移民執法裝備升級。
然而,這 100 億美元只佔聯邦年度預算的不到 0.1%。學者指出,若正規匯款流量因此縮減 1.6%,被擠出的部分很可能轉入地下體系,既減少可課稅收入,又削弱對資金流向的監管。

三、可能的四大誤判

政策假設
專家反駁
1. “加稅能減少移民”
移動動機遠不止經濟,失去匯款支撐反而可能迫使更多家庭成員赴美工作
2. “加稅會讓非法移民自動離境”
多數人在美已成家立業,原籍國政經不穩,返鄉意願低
3. “只有繳稅才能匯款”
地下“哈瓦拉”體系、加密貨幣、“包裹客”早已成熟,避稅並非難事
4. “加稅能顯著填補國庫”
100 億美元十年收入杯水車薪,卻削弱正規匯款商、抑制消費與增長

四、誰受衝擊最大?

世界銀行 2023 年資料顯示,全球入匯金額高達 6560 億美元,是官方發展援助總額的近三倍。墨西哥、印度、菲律賓、中國及多國拉美小經濟體高度依賴僑匯——僅墨西哥每年或因此少收約 15 億美元
倫敦發展研究院(ODI)警告:匯款既是發展中國家“扶貧快車”,也是家庭抗風險的“安全墊”。新稅會直接壓縮貧困家庭的教育、醫療和創業預算,削弱其自我發展能力。

五、各界給政府的“更優選項”

  1. 降低交易成本將單筆平均 6% 的手續費壓至聯合國倡議的 3%,可鼓勵更多人留在正規渠道。
  2. 設立配套發展基金參考塔吉克、墨西哥等地的“僑匯配比專案”,用政府匹配資金引導匯款投向教育、基礎設施與小微企業。
  3. 發掘“社會匯款”價值除金錢外,移民攜帶回母國的理念、技術與文化(如女性教育觀念)同樣能帶來跨代收益。
  4. 建立更人性化的合法化通道給予現有移民穩定身份,可強化其對美國與原籍國的雙向貢獻,而非迫使其遊走灰色地帶。

六、結語

1% 看似“溫和”,卻可能成為壓垮移民家庭與匯款依賴型經濟體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何在保障國家安全與維護人道、經濟利益之間找到平衡,考驗著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的政策智慧。
面對學界與人權組織的警告,華府接下來是繼續“築牆加稅”,還是轉而“降費促匯”——世界拭目以待。

版權宣告:我們微信公眾平臺尊重和維護版權、著作權。平臺所釋出的原創文章與圖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凡非本平臺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平臺觀點。我們致力於優質內容分享,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