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孩子之間是否足夠親密,這件事早有暗示

直播預告
點選下方預約按鈕,觀看直播↓
作者|錢志亮
來源|錢志亮工作室

你的孩子在外遇到難題了,你會是他第一個求助的人嗎?
你的孩子犯錯了,他會有勇氣跟你說真話嗎?
你的孩子會主動跟你袒露自己的脆弱嗎?
如果在你面前,孩子不敢說真話,不敢表達想法,不敢吐露心聲,寧願忍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痛苦,這說明親子之間出了信任問題。
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冒出的第一個念頭是:
“要是讓爸媽知道就慘了。”
或者
“我需要馬上告訴爸爸媽媽這件事,請他們幫忙。”
這兩者的差別,決定了孩子在成長之路上,會不會經常向父母傾訴心聲,會不會在需要的時候向父母求助。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有的孩子有事寧願自己扛,也不願告訴父母?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則故事:
有個7歲的小男孩和朋友打籃球時摔倒了,把手給摔折了。
他害怕被父母罵,生生地忍著疼痛,沒跟大人說。
直到後面忍不了了,被父母發現了,才送往醫院治療。
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態度會直接關係到孩子是否願意對父母坦誠。
對待闖禍的孩子,大人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如果是頻繁的怒吼、咆哮或尖刻的指責,都會讓孩子集中在你的憤怒之上,他們面臨的是父母兇狠的目光、厭煩的語氣、嚴厲的責罰,感受到的資訊是:
惹了麻煩會被嫌棄、不被愛。
犯錯漸漸地就和羞恥感掛上了鉤,導致孩子犯錯後的第一反應是:“千萬不能讓爸媽知道。”
撒謊、隱瞞、逃避,就成了孩子犯錯後的慣用對策。
畏懼大人到這個地步,說明孩子心裡是很沒有安全感的。
人想要傾訴痛苦和脆弱時,需要一個很包容的環境。
孩子也是如此。
當孩子跟父母說出自己遇到的困難、心事,得到的卻是猜疑、評判,孩子的心會很受傷,並開始質疑父母對自己的愛,早早地失去了溝通的慾望。
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內心是缺愛、無助的,他們遇到事情後,認為就算告訴父母,他們不但不會和自己站在一起,可能還會反過來指責自己。
孩子的感受,被大人視而不見或者錯誤對待,是一種非常痛苦的感覺。
記得有位朋友跟我說,小時候,他膝蓋摔破了皮,流了血,當他哭著回家時,媽媽粗暴地扯著他的胳膊,破口大罵:
“我有沒有跟你說過,放學回來別在路上打鬧?你就是不聽。”
慌慌張張給他處理傷口時,也不忘罵:“疼死你活該!”
從那以後,他受了點小傷,再也不敢讓媽媽知道了。
等到他成年,他才漸漸意識到,媽媽刀子嘴的背後,是心疼和慌亂,然而遺憾的是,年幼的他,當時只記住了媽媽的焦躁和粗暴。
當孩子脆弱時,如果沒有得到他們期盼的幫助和溫暖的安慰時,就會早早地對父母關閉心門。
有事不敢和父母說,這句話也會戳中很多成年人的心。
有句話叫“報喜不報憂”,這是很多孩子成年後與父母分隔兩地,親子之間互動的普遍特點。
父母幾乎很少從孩子那裡聽到訴苦的聲音,問工作、問生活、問感情,孩子的回答往往都是:挺好。
事實上呢, 生活裡的煩惱和壓力,孩子都選擇了自己消化。
這些年輕人不能確定,和父母袒露脆弱的結果是什麼?有時候,會引來父母的失望;有時候,會引來父母無盡的抱怨和擔心,無法解決當下的問題,反而增添了心理壓力。
相比較面前的困難,父母的愁雲滿面,更令他們難過。
為了不給父母“添麻煩”,這些孩子遇到問題,往往選擇獨自承受。
小孩子也會如此,當他們難過了,最想找的人是爸媽,摔疼了、被欺負了,第一時間就是尋找爸爸媽媽的懷抱。
當孩子們長大了,情況完全變了,父母反而是最後一個知道孩子情緒的人。
為了不讓父母操心,看到他們唉聲嘆氣,他們會盡量乖巧聽話,遇到問題選擇沉默隱忍,而把傷痛藏在了心裡。
這種懂事的背後,藏著孩子的孤獨和無奈。
為人父母,要給孩子“報憂”的勇氣。
當孩子需要求助的時候,能否找家長、找老師,考驗的就是孩子與大人之間的信任關係。
前段時間,看到一位班主任老師對學生說:
小事情我管你們、罵你們,這是我的職責。
但是你們一旦有什麼重要的事情發生,請你們不要因為害怕我罵你就不找老師,我跟你們保證:在威脅生命健康等大事情面前,我永遠和你們站在一起。
這位班主任提醒學生:你們可以充分地信任我。
這實際上就是在給孩子兜底,讓孩子知道真遇到難題了應該去找誰。
為人父母,我們時常也要有這樣的明示或暗示。
告訴孩子:
不管你遇到什麼樣糟糕的事情,都可以告訴父母,這比自己一個人獨自承擔要更好。
爸爸媽媽跟你保證,我們不會推開你,我們會跟你一起面對。
要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接納和包容,如此一來,才能給孩子可以“報憂”,可以說真話的底氣。
一定要孩子明白,不管在外面遭遇了什麼,父母都會接住他。
除此之外,我們平時對待孩子的錯誤要更加包容。
不要讓怒火把孩子給嚇壞了,如果我們總是表現得怒不可遏,那麼就會強化孩子對父母發怒的恐懼,這讓孩子以後做事更不敢尋求家長的幫助。
孩子不是非要打罵才能記住教訓,有時候,父母的理解和友善,更能讓孩子從錯誤中學會成長。
關心孩子時,也不要說反話、言不由衷的狠話。
孩子受傷了,父母心疼得要命,但說出來的卻是:“你活該!”,如果是關心或者心疼孩子,那就直接表達關心和心疼。
愛的語言如果用錯了,孩子是感受不到的。
總之,給孩子“報憂”的勇氣,意味著:
重視孩子感受,不要用未經思考的話傷了他的心;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多一點寬容和耐心,平靜地與孩子溝通;
多對孩子表達愛,孩子會充滿安全感,自我價值感高。
當孩子感受到了你的包容,他才會在困難的時候,有跟你訴說的勇氣。
帶娃去哪玩,開眼界、漲知識,還不費媽
答案就是逛博物館
但現實是,僅僅飛一趟歐洲,全家機票+酒店+門票,動輒5萬+
鎮館之寶前永遠人擠人,孩子連文物長啥樣都看不清……
想把全球Top30博物館逛遍?行程相當於繞地球5圈!
好在,今天的孩子太幸福了!在求知慾最旺盛的年紀,可以遇見這樣一套書——
足不出戶,就能橫跨六大洲,穿越3萬年文明,閱盡人類至高寶藏的,
《世界國寶全書》
“打卡“全球100家博物館
飽覽1000+件鎮館之寶
狠狠重新整理孩子全球視野、審美認知
點選下面小程式,即可購買
有了它,孩子不必坐十幾個飛機,就能橫跨六大洲。
從希臘帕特農神廟,到義大利鬥獸場;
從印度泰姬陵月光大理石,到中國三星堆的突目銅面具。
一頁一世界,見證人類3萬年璀璨文明。
🎈收錄國寶文物之稀缺,其他同類難以望其項背
泰國臥佛寺百年未外展的金色臥佛,翻開書就能一睹真容;
梵蒂岡秘藏的聖彼得寶座,完整細節一覽無餘;
英國泰特不列顛美術館限展的《奧菲莉婭》,每片油彩肌理美到窒息!
680頁鴻篇鉅製,重達12斤,比想象中還要豐富、驚豔!
建議暑假想給孩子開拓眼界、提升審美家長,放心大膽入手!
哪怕每天翻上10分鐘,一個暑假都能讓孩子知識儲備遠超同齡人。歷史、地理、建築、藝術全啟蒙。
原價998元現特惠價369元!
不止能幫你一次節省600多大洋,還能坐擁五大超值贈品,收到真的會被美哭~
贈禮1 限量100套絕美刷邊
以克里姆特《吻》為靈感的特調刷邊,流光溢彩。
贈禮2《克里姆特作品集萃集》1部
完整收錄《吻》《阿黛爾》等傳世真跡,維也納美術館同源高畫質原件,每一頁都是美的享受。
贈禮3 維納斯誕生 帆布袋1只
無論逛超市還是藝術展,都會被追著問連結
贈禮4 被馴服的獨角獸 + 路易十五王冠 藏書票2張
贈禮5 超大幅高畫質畫片3張
《睡蓮》《維納斯的誕生》《星夜》放在書房臥室,連空氣裡有了藝術氣息。
不到一張特價機票錢,就能把全球80個多家地區的國寶、文明遺址收入囊中。
相當於送給孩子一座,24小時不打烊的全球博物館省去舟車勞頓、高額住宿,就能把1000+件國寶看到過癮!想想都激動~
《世界國寶全書》
“打卡“全球100家博物館
飽覽1000+件鎮館之寶
狠狠重新整理孩子全球視野、審美認知
點選下面小程式,即可購買
(廣告)
作者介紹
本文轉載於錢志亮工作室(ID: qzlgzs),作者: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專注於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兒教育領域。著有《入學早知道》《科學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學的140個漢字》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