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港影新銳系列觀影及交流活動在京啟幕|“新鏡香港城市迴響”

2025港影新銳系列觀影及交流活動
在京啟幕
3月29-30日,由香港特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香港駐京辦)與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攜手呈現的“新鏡香港 城市迴響——2025港影新銳系列觀影及交流”活動在北京舉行。活動邀請了來自香港及內地電影產業及學界人士、媒體代表及觀眾,大家齊聚一堂,聚焦香港電影新世代的創作力量,探討兩地電影人才培育與產業合作的新機遇。
署理香港駐京辦主任阮慧賢接受媒體採訪
精選作品 展現多元敘事
署理香港駐京辦主任阮慧賢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香港電影作為華語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影壇上享有獨特的地位與影響力,人才輩出。近年來,香港新一代電影人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同時,更銳意創新,不斷突破傳統題材與型別,在城市書寫、人文關懷及社會觀察等方面展現出強勁的創作實力。此次舉辦“新鏡香港 城市迴響”活動,旨在展現香港電影的傳承與創新,併為兩地電影人搭建交流平臺,促進產業對話與合作,助力華語電影的持續發展。
署理香港駐京辦主任阮慧賢在開幕式上致辭
本次活動精選多部香港新銳導演的作品,涵蓋劇情長片、紀錄片及短片單元。活動首日率先放映由新銳導演陳小娟執導的劇情片《虎毒不》。影片聚焦女性在生育與家庭生活中的現實困境,細膩呈現現代都市女性的生存處境與情感掙扎。該片入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多項獎項,展現出強烈的本土氣息和深刻的人文關懷。
論壇主持人:楊洋 
嘉賓(左至右)吳妍妍、胡芷晴、陳小娟、陳穎淇
行業論壇 聚焦港影發展
隨後舉行的“新生代港影的破局方程式——從創作扶持到市場突圍”主題論壇,特邀《虎毒不》導演陳小娟、短片《兵捉賊》導演陳穎淇、香港亞洲電影節總監胡芷晴,以及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專項基金總監吳妍妍,圍繞香港青年導演的創作生態、影展平臺與本地表達的平衡、以及內地及香港電影人才扶持的實踐路徑展開交流與探討。
嘉賓合影
論壇期間,嘉賓們分享了在創作與產業實踐中的寶貴經驗,並就兩地電影市場的發展前景交換意見。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內地與香港電影產業在資金、市場、技術和人才方面各具優勢,合作空間廣闊,期待透過多層次、多渠道的合作,進一步推動華語電影產業繁榮發展。
論壇觀眾互動交流
短片互動 展現人文情感
當晚,活動進入短片展映單元。精選的香港本土短片作品《通訊默示錄》《兵捉賊》《在不太遙遠的很久以前》及《人類不宜飛行》,題材豐富、風格多元,體現出香港新銳影人對城市空間、社會議題及人文情感的多維度觀察和獨特表達。映後,短片《兵捉賊》導演陳穎淇與香港亞洲電影節總監胡芷晴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互動交流,分享創作過程及背後的思考。
短片展映單元主持人(最右):楊洋 
嘉賓(左至右)胡芷晴、陳穎淇
展望未來 促進深層交流
3月30日,系列展映放映了由新銳導演Robin Lee執導的紀錄片《香港四徑大步走》。影片全程記錄了跑者挑戰極限賽事“香港四徑超級挑戰”,以“城市天際線與山海風光交響”的視覺敘事,真實展現跑者們穿越香港四大山徑,用汗水與腳步書寫著挑戰自我的體育精神。該片入圍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接、新晉導演獎,是近年香港紀錄片中的亮眼之作,充分展現出城市與自然共生的人文魅力。影片配合導賞與導演預先錄製的訪問影片,為觀眾帶來沉浸式觀影體驗。 
映前導賞環節
(左至右)楊洋、胡芷晴
主辦方表示,未來將繼續推動內地與香港電影產業的深度交流與合作,支援更多新銳電影人走向更廣闊的創作舞臺,共同為華語電影的發展貢獻力量。
“新鏡香港 城市迴響”論壇主題禮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