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康奈爾公開今年錄取牛娃履歷!看完發現名校“挑人口味”真變了……

棕櫚說| 隨著2025 Fall美本錄取放榜即將結束,這兩天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學生和家長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申請履歷。
小某書上隨便一篇滿分,1540,藤校全拒,為什麼?怎麼辦?”的筆記,評論區都能引發不同IP的學生或家長控訴自己的申請季遭遇。
圖源網路,滑動檢視所有內容
為什麼每年都有高中成績優秀,動履歷豐富的學霸被脆拒棕櫚君深刻感受到——
美國名校的招生錄取邏輯變了,
但很多升學家庭還沒跟上!
很多美本升學家庭認為,把標化刷到近滿分、參加世界級競賽並拿獎,就能換來更高的錄取機率。這些當然也很重要,比如斯坦福大學,97.8%的錄取學生來自高中前10%,100%的錄取學生來自高中前25%。
現在從實際錄取來看,頂尖學校似乎不再像之前那樣青睞全面發展的通才學生,而是越來越傾向於招由高度專注但愛好廣泛的專才學生組成的多元化班級
比如,麻省理工學院指出,2025 Fall被錄取的學生對“宇宙學和cosplay、量子和quilting(縫製被子的方法)、農業和射箭”感興趣;
https://mitadmissions.org/blogs/entry/mit-regular-action-decisions-now-available-online-2025/
康奈爾大學表示,被錄取學生的興趣包括“密碼學和救災活動、空氣汙染研究和人類家園志願工作、克羅恩病研究和拯救當地傳粉者”……
https://news.cornell.edu/stories/2025/03/admitted-class-2029-channels-passions-knowledge
大家發現沒?本輪申請中,很多大學招生時重點強調的一個關鍵詞正是——跨學科性
棕櫚今年的藤校&Top 20錄取案例也驗證了這一點。
RD階段拿到11枚JHU,5位美高,4位加高,2位陸高,錄取包括最難的生物和醫學相關的專業。這幾位同學的共性除了成績硬核外,每個人都有與人文結合的“小花樣”。去唐人街採訪針灸大師理解傳統中醫文化,關注移民群體常忽視的背離家鄉的心理創傷……把理工科知識很好應用到社群需求。
RD階段拿到5枚西北大學,有意思的是,有4位同學都有音樂特長,其中1位錄的還是音樂和文理學院雙學位專案。在此之上,每位同學的活動都很豐富,支援原住民權益,為低收入群體普及閱讀習慣……在社會公益方向都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RD拿到4枚斯坦福大學三個男生是文科(政治科學、經濟學、社會科學),一個女孩子是理科,所有同學都有高分標化和優秀的成績,非常硬核的科研和個人特色,也踩中了男申文女申理的點。
不難看到,美國大學正在尋找能夠為各個領域帶來新穎、跨學科視角的思想家只是簡單地列出多項活動,而不是清楚地說明興趣是如何交織在一起的已經“遠遠不夠看”了!
些變化對中國申請者來說,是挑戰,卻也意味著機遇!挑戰在於,如何讓“常規活動”獨具價值,如何在看似不相關的興趣愛好中找到創新的交集,這是中國學生過往申請時比較欠缺的;
機會在於,美國大學未來想要什麼樣的人,官方透露的資訊其實已經很清楚了,找準痛點,哪怕是身份種族不佔優勢,同樣有機會脫穎。
那麼,中國學生尤其是陸高學生,高中階段究竟該如何準備,才能和美本Top 20名校雙向奔赴?
北京時間4月3日週四晚8點半,我們邀請本科畢業於北大、碩博畢業於哈佛的棕櫚首席明星導師Yichen,帶來【美本Top 20錄取全面覆盤】。
2025 Fall申請中,Yichen老師輔導學生的100%拿到了全美Top 20錄取,80%拿到藤校&前Top  10錄取,她的規劃和申請思路非常值得一聽,9-11年級的美本升學家庭千萬別錯過。
2024—2025申請季
美本Top 20名校申請全面覆盤

如何將100%學生送進前20?

講座大綱
Top 20名校申最新錄取詳解
-中國學生2025美本前20錄取情況分析;
-縮招VS擴招,Top 20招生變化釋放哪些訊號?
-“哈耶普斯麻”錄取學生【檔案】解析;
-前10/前20分別呈現什麼樣的錄取趨勢?
-錄取案例分享:布朗、賓大、康奈爾、MIT
G9-G11如何備戰Top20申請?
-分數、獎項、科研等前20申請標配有哪些?
-如何透過活動打造獨特性、領導力和影響力?
-資質普通如何透過“規劃”進前20?
-衝刺Top 20的活動“黑名單”與“白名單”;
-優秀的文書故事如何挖掘和創新?
主講人和時間
北京時間
4月3日(週四)晚8點半
掃碼新增棕櫚Leah學姐
傳送“前20”報名進入講座交流群
👇滑動檢視棕櫚2025 Fall戰績榜👇

* 棕櫚大道所有原創文章須授權才能轉載,嚴禁未經授權的轉載、搬運,一經發現違者必究。也煩請廣大家長幫助我們監督和維權,凡告知有效資訊即可獲得留學禮包一份,感謝大家支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