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壓力最大職業:泌尿科醫生!美空軍因“洩密門”處分15人!百老匯上座率上升至疫情前83%!全美七成青少年每天使用YouTube

頭條
2023年全美壓力最大十大職業出爐:泌尿科醫生居首
【西雅圖華語電臺AM1540綜合訊】根據一項最新的蓋洛普(Gallup)民調,超過一半的美國員工表示他們每天都處在工作壓力中。不過,有些工作可能比其他工作更費力。根據勞工部下屬的職業資訊網列出的全美壓力最大的職業排名,泌尿科醫生是壓力最大的,其次是電影和影片編輯。
據報道,2022年,81%的員工表示工作壓力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而2021年這一比例為78%。另有3/4的員工表示,工作壓力影響了他們的人際關係。根據職業資訊網列出的全美壓力最大的職業排名,這些工作不僅包括薪酬高的職業,比如泌尿科醫生、法官,還有一些工資中位數較低的工作,比如零售主管。
焦點新聞
1、美國冬季風暴來襲 已造成至少6人死亡
當地時間11日,一場冬季風暴繼續影響美國東北部地區,帶來強風、雷暴、強降雨及降雪,並引發洪水及停電風險。紐約州、佛蒙特州、賓夕法尼亞州和新罕布什爾州部分地區釋出冬季風暴警告。
當地時間10日,這場冬季風暴已經給美國東部十幾個州帶來了嚴重的雷暴、強降雨、大風及降雪,摧毀了數百座房屋,造成數萬人停電,至少6人死亡。10日下午,風暴從東南延伸至東北部。
2、美國空軍因“洩密門”處分15人
美國空軍督察長辦公室11日向國會遞交內部調查報告,告知已就今年4月“洩密門”事件處分15人,包括案件嫌疑人傑克·特謝拉所在的空軍國民警衛隊第102情報隊的指揮官。
據報道,特謝拉現年21歲,2019年9月加入馬薩諸塞州空軍國民警衛隊,職務是“網路傳輸系統”技術員。他4月13日遭聯邦調查局探員逮捕,涉嫌違反《反間諜法》而受控多項罪名。
3、美眾議院或於14日就啟動針對拜登的彈劾調查一事進行投票
當地時間12月11日,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共和黨眾議員麥克萊恩稱,美國眾議院將於14日就正式啟動針對總統拜登的彈劾調查一事進行投票。
共和黨眾議員凱利·阿姆斯特朗(Kelly Armstrong)12月7日提交了一份長達14頁的決議,該決議將允許眾議院全體成員就授權調查進行投票。共和黨人認為,在2009年至2017年,拜登在奧巴馬政府擔任副總統期間曾為自己和家人牟取不當利益。
4、拜登證實他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存在分歧
總統拜登11日在一次講話中間接提到他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之間在以前和現在都存在分歧。拜登提到,他曾在兩人的一張舊照上寫一句話,用了內塔尼亞胡的暱稱“比比”。“我在上面寫道:‘比比,我愛你,但我不同意你說的一些話。’”拜登說,“現在也是這樣。”
拜登還說,以色列正處於“艱難時刻”,“我與一些以色列領導人有分歧”。拜登沒有詳細說明他與內塔尼亞胡之間存在哪些分歧。但最近幾周,分歧出現在對哈馬斯的軍事行動和對待巴勒斯坦平民等問題上。拜登因支援以色列對哈馬斯的報復行動而飽受批評。
5、白宮官員稱美國援烏武器資金只剩10億美元
美國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辦公室主任莎蘭達·揚近日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美國只剩下10億美元用於補充因不斷向烏克蘭供應而即將耗盡的武器庫存。
報道還稱,莎蘭達·揚呼籲國會批准劃撥更多資金來援助烏克蘭。她說:“我們的軍工企業會獲得其中的大部分資金,以便生產更多的裝備、武器、彈藥。這些都是能夠帶來豐厚報酬的美國就業崗位。”報道提及,美國國會一名訊息人士8日表示,國會眾議院不太可能在年底前批准關於向烏克蘭提供新一輪財政援助的法案。
6、亨特·拜登要求駁回槍支指控 稱相關法律違憲
當地時間12月11日,美國總統拜登之子亨特·拜登提出一系列動議,尋求撤銷其在特拉華州受到的槍支指控,稱聯邦特別檢察官戴維·韋斯是“迫於政治壓力”提出的此案。亨特還聲稱韋斯不具備在此案中擔任特別檢察官的資格。
當地時間9月14日,美國特拉華州地方法院提交起訴書,指控亨特·拜登犯有三項與持有槍支有關的刑事罪名。歷史學家說,這是美國在任總統的子女首次遭到起訴。
7、重振波特蘭 俄勒岡州長提議禁止公開使用毒品
俄勒岡州州長蒂娜·科泰克(Tina Kotek)週一(11日)表示,多年來,鑑於波特蘭市中心吸毒過量數量不斷上升、商業也在不停流失的情況,為了重振這座陷入困境的城市,州和市政府官員提議,將該州的毒品除罪化法律撤銷一部分。
根據報道,按照科泰克提出的計劃,州議員將考慮禁止在公共場合使用毒品,警方也將獲得更多資源,以阻止毒品的傳播。科泰克說,官員們希望在波特蘭的核心地帶恢復安全感,大量零售商正在離開這座城市。
8、美國考慮殺死數萬只“入侵”貓頭鷹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11日報道,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近日就若干種保護西部本地貓頭鷹生存的方案徵集公眾意見,其中包括在方案實施首年殺死4.6萬隻橫斑林鴞。徵集意見時間截止到明年1月16日。
據報道,橫斑林鴞是原本棲息在美國東部的一種貓頭鷹,數十年來將領地逐漸擴張至西部,嚴重威脅西部本地貓頭鷹生存。美國政府因而考慮殺死數萬只“入侵”西部的橫斑林鴞,目前正徵集公眾意見。
9、百老匯上座率上升至疫情前的83%
根據一份新的報告,百老匯的觀眾上座率已恢復到新冠疫情前的80%以上。百老匯聯盟的報告稱,2022-2023季有1230萬人在白色大道觀看了演出,僅比創紀錄的2018-19季低16.8%,2018-19季是2019年因新冠疫情關閉前的最後一個完整季。
百老匯聯盟主席夏洛特·聖馬丁(Charlotte St.Martin)說:“雖然我們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上座率,但觀眾們正在迴歸。

10、指控不公正勞動行為 UAW劍指現代、本田和大眾
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11日向全美勞動關係委員會提出對本田汽車、現代汽車和大眾汽車的不公正勞動行為指控。工會指控三家車企非法干預工人組織,企圖對工會活動造成破壞。
工會聲稱,這些非法活動包括監視車企工人,沒收、銷燬和禁止“在非工作時間的非工作區傳播支援工會的材料”。工會還指控這些汽車製造商管理層“騷擾和威脅談論工會的工人,試圖恐嚇和非法壓制支援工會的工人”。

11、皮尤調查:全美七成青少年每天使用YouTube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項最新調查,YouTube仍是全美青少年最廣泛使用的線上平臺,其次是TikTok、Snapchat和Instagram。調查發現,在13歲至17歲的青少年中,約93%的人表示他們使用YouTube,63%的人使用TikTok,60%的人使用Snapchat,59%的人使用Instagram。
根據調查,大約70%的青少年表示他們每天都會訪問YouTube,其中約16%的人表示他們“幾乎一直”都在這個平臺上。另有58%的人表示他們每天都會訪問TikTok,其中17%的人表示他們經常使用這款基於影片的社交媒體應用。

12、“故意”允許汙染物損害健康?環保署遭加州兒童起訴
18名年齡在8歲到17歲之間的加州兒童近日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環保署(EPA)“故意允許”其監管範圍內的車輛、發電廠、油氣井等造成汙染,“儘管他們知道這些會損害兒童健康和福利”。
該訴訟要求法院宣佈環保署侵犯了兒童的權利,並存在越權行為,包括根據《清潔空氣法案》(Clean Air Act)所賦予的權力,該法案要求環保署管理國家的空氣質量和控制汙染,以保護人類健康和福利。

13、佛州邁阿密戴德縣舉行“豬豬赦免”儀式
12月11日,佛州邁阿密戴德縣舉行第六屆年度“豬豬赦免”儀式,使它們免於成為餐桌上的美食。當日,戴德縣縣長丹妮拉·萊文·卡瓦(Daniella Levine Cava)向兩隻分別以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和堪薩斯城酋長特拉維斯·凱爾斯命名的小豬頒發“赦免令”。
據報道,這是戴德縣第六年舉辦聖誕節“豬豬赦免”儀式,與感恩節總統特救火雞一樣,希望日後能延續為戴德具的傳統。
14、諾貝爾獎頒獎 單項獎金提高至約百萬美元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及經濟學獎頒獎儀式近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的獎金提高至1100萬瑞典克朗(約合100萬美元)。
諾貝爾獎的獎金過去15年曾多次調整,2012年由1000萬瑞典克朗(約90萬美元),調低至800萬瑞典克朗(約72萬美元);到2017年增至900萬瑞典克朗(約81萬美元);2020年再度調高至1000萬瑞典克朗。此前,諾貝爾基金會強調今年提高獎金是因為瑞典高通脹,令瑞典克朗持續貶值,兌美元及歐元跌至歷史低位。

15、美國芝加哥週末槍擊案頻發 造成至少20人中槍4人死亡
在剛剛過去的週末,美國芝加哥市發生多起槍支暴力事件,造成至少20人中槍,其中4人死亡。芝加哥警方表示,當地時間8日晚上9時左右,一名18歲男子在芝加哥南部的社群內被槍殺。當地時間8日晚10時左右,一名42歲男子在開車時被槍擊中頭部,經送醫搶救無效死亡。
當地時間9日凌晨1時,3名男子當街發生交火,造成一名44歲男子死亡,其餘2人受傷。當地時間9日晚9時,一名32歲男子在車中被發現胸部中多槍身亡。
總監製 / 蒲俊州
監   制 / Derrick
主   播 / 硯  馨
編   輯 / Stephen、Lisa、Derrick、Amo
【美加新聞播報丨播出時間表】
週一至週日
西雅圖華語電臺
AM1540:19:00
週一至週五
西雅圖華語電臺
AM1540:20:00
週六、週日
溫哥華中文電臺
AM550:19:00,21:30
週六
溫哥華中文電臺
AM550:15:00,17:30,21:30
聯合 · 出品
美國西雅圖華語電臺
加拿大溫哥華中文電臺
想了解美國?一起聊聊美國的生活、文化、社會和現狀,請加我們小編微信帶你入群討論:USA_CNA,申請時標註(入群)。
【入群要求】
1、禁止發廣告和推廣;
2、文明交流,不在群裡霸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