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被曝家庭遭遇重大變故,至親只剩兩個女兒,卻都是人生贏家

即便面對親人的離世,這位經歷過無數風雨的女人,也並沒有因此而陷入深深的悲痛。她用自己對生活的豁達態度告訴我們:儘管親人已去,生命的車輪依舊要繼續前行。
富書作者:雷利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收聽音訊見留言區

近日,歌手黑妮在一場訪談中透露了一段關於王菲的往事。
黑妮說,王菲的家庭曾經是一個四口之家,然而命運卻對她異常嚴酷。她的父母和哥哥,都早早離開了這個世界。
黑妮回憶道,王菲的母親在60歲左右去世,那是十幾年前的事情,而她的哥哥,更是在50歲出頭時因為健康原因英年早逝。哥哥去世時,居然還說不希望讓年邁的父親知道,儘管他們父親和我們住得遠,偶爾聯絡,但那份心情卻讓黑妮感受到一種深深的遺憾。

接著,黑妮提到,王菲的父親也在這兩年去世,至此,王菲只剩下兩個女兒作為親人。說到這裡,黑妮不禁感慨:“王菲現在,說實在的,算是孤兒了,除了兩個女兒,她幾乎沒有什麼親人了。”這一番話,令她深感不易。
黑妮的這一番話不禁讓人聯想到不久前的春晚舞臺。

當她在舞臺上唱道“遠去者去了遠方,願他都安心”時,頓時感情湧上心頭,雙手合十,淚水在眼眶中打轉,那一瞬間,她的眼淚不僅僅是歌詞的表達,更像是一聲深沉的告別,是她內心孤獨的迴響。
儘管她的音樂和她的存在一直都給人以力量,但在這個光鮮亮麗的舞臺背後,或許我們從未真正瞭解過那個站在聚光燈下的女人,她的笑容背後,藏著的,是那些無法填補的空洞和失落。
或許,正是這些無法承受的重擔,才讓她的音樂如此動人,她的每一次聲音都能觸動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1969年,王菲出生於北京一個高知家庭。
她的父親王佑林,極其熱愛古典音樂,父親還曾當過北京青年交響樂團的指揮。母親則是一位女高音歌唱家,家中充滿了音樂的氛圍。

從小,父親總說:“是穿越時空的對話”。”這句話,透出了王菲與音樂之間深厚的淵源。
王菲從小就顯露出對音樂的熱愛,她的音色獨特,甚至在小學時就被選為班級的文藝委員。
然而,母親希望她能考上重點大學,對她的音樂夢想卻並不支援,甚至一度對她的歌唱道路產生了強烈的牴觸。
儘管如此,王菲從小便是一位有自己想法的孩子,雖然她並沒有與母親正面衝突,但她內心始終堅持著對音樂的熱愛。
她並未因母親的反對而放棄,而是默默地為自己的夢想付出。1983年,王菲在央視的六一晚會上獨唱《大海啊故鄉》和《小百靈之歌》,這個舞臺成了她音樂生涯的起點。

1984年,她在東直門中學就讀高中,高二時,她出版了翻唱鄧麗君歌曲的專輯《風從哪裡來》和《鄧麗君故鄉情》。這些作品為她積累了初步的音樂聲譽,也讓她更加堅定了要走音樂這條路的決心。
1987年,王菲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她放棄了廈門大學生物系的錄取資格,為追求音樂理想,跟隨父親移居香港,拜戴思聰為師。

王菲曾在《名人面對面》裡提到:“當年離家的行李箱裡,哥哥偷偷塞了他三個月的工資。”這份來自哥哥的支援,成為她一路走來的動力。
機緣巧合之下,王菲簽約了新藝寶唱片公司,並以王靖雯的名字正式出道。她的第一張個人專輯《王靖雯》釋出後,銷量可觀。
1992年,一首《容易受傷的女人》橫空出世。
這首歌唱出了無數女性對愛情的無奈與期待,也為王菲的事業帶來了轉機,讓王菲一躍成為了歌壇一線歌手,獲得了包括十大勁歌金曲獎、十大中文金曲獎以及叱吒樂壇流行榜至尊歌曲等多個重要獎項
而王菲的音樂道路,才剛剛開始。

1994年,王菲發行了她的普通話專輯《天空》,這張專輯不僅令她贏得了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最受歡迎女歌星獎”,還讓她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的18場“最精彩演唱會”,打破了香港歌手初次開演唱會的場次紀錄。
那時,歌迷們的熱情與關注,成了王菲不懈追求音樂的動力。
到了1996年,王菲憑藉專輯《浮躁》登上了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這也是她第一次被國際媒體如此高度認可的時刻,標誌著她的音樂不僅在華語圈得到廣泛傳唱,更開始向世界舞臺進發。

1998年,王菲首次登上了央視春晚,演唱的《相約一九九八》成為了她與中國大陸觀眾之間深厚情感的橋樑。
2000年,王菲的唱片總銷量突破970萬張,她憑藉這一成績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評為“最暢銷粵語唱片女歌手”。
她的聲音,在那個時代成為了華語音樂的標誌。
2004年,她憑藉專輯《將愛》獲得了第15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成為了樂壇公認的“天后”。

2005年,王菲因結束“菲比尋常巡迴演唱會”而淡出樂壇。雖然離開了公眾視野,但她的音樂卻始終在歌迷心中佔據著重要位置。
2010年,王菲宣佈復出,開設了10場巡迴演唱會,每一場的單場收入都高達2000萬。她在央視春晚演唱《傳奇》,讓大家見識到了她的音樂才華依舊不減當年。
2016年,王菲舉行了《幻樂一場》演唱會,半個娛樂圈的明星都去捧場,門票秒殺,最高票價被黃牛炒到了20萬一張。她的影響力,跨越了音樂的界限,成為了一代人心中永遠的“傳奇”。
近幾年,王菲更是頻繁出現在各大影視作品中,為多部電影獻唱主題曲。2022年,她為電影《萬里歸途》演唱了主題曲《歸途有風》,2021年為電影《我和我的父輩》演唱了推廣曲《如願》。在2019年,她演唱了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主題曲……

王菲還曾登上過央視春晚,留下《相約1998》《傳奇》《因為愛情》《世界贈與我的》等名曲傳唱。
在這些經典的作品中,王菲不僅展現了她對音樂的極致追求,也將自己的人生經驗與情感融入其中。每一首歌,都是她與聽眾之間情感的共鳴,而她那份對於生活的理解與沉澱,也透過歌曲傳遞給了世界。
而她的性格也與她的音樂一樣,常常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曾幾何時,王菲還因她那直率而純粹的性格被眾多網友熱議。
她從不迎合別人,只圖自己過得舒心。高興了,她會毫不顧忌地表現出來,不高興了,她則直抒胸臆。
她的這種性格,常常給人一種爽快、痛快的感覺。
當有人問她,“現在最大的煩惱是什麼?”她會心一笑,毫不掩飾地說:“太紅了。”

在金曲獎頒獎時,她的獲獎感言,既俏皮又直率:“我會唱歌,我知道,對於金曲獎對我的肯定,我也予以充分的肯定。”這話一說出來,大家會心一笑,彷彿她的每一句話都帶著一種不可言喻的輕鬆與自信。

有一回,網路上刷屏說王菲在廣州演唱會唱到《我願意》時突然哽咽,現場一片感動,大家喊著“王菲!”。結果她自己發微博回應:“當時只是卡痰了。”這份拒絕矯情的坦率直接,就是她一貫的風格
每次談到感情問題,王菲更是從不做作,毫無忌諱。還和竇唯在一起時,被問到是否有讓丈夫為自己製作新專輯、是否有浪漫的情歌想法時,她直截了當回答:“很難,我們不在同一家唱片公司。”
這份“不加修飾”的直接,讓人覺得格外真實。
甚至在李亞鵬回憶兩人戀愛經歷時,說是“真的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想略帶羞澀地秀秀恩愛,王菲聽後直接翻了個白眼:“成,打住。”她的一句“打住”,徹底展現了她不做作、不迎合的個性。

和竇唯離婚後的感情爭議,也未曾讓王菲低頭。面對一波接一波的記者提問,有記者當面問她,“離婚事宜辦得怎麼樣?”她毫不留情地回了一句:“這和你有什麼關係?”她從不迴避自己的私人生活,但也從不讓別人輕易侵犯她的個人邊界。

有一次,劉嘉玲看著她打牌,提醒她:“哎,王菲,你這牌怎麼能這樣打,好像打壞了。”王菲也立刻一本正經地回應:“我告訴你啊,你說我唱歌不好,我認了;你說我搓麻將不好,打死也不認。”她的幽默實在讓人忍俊不禁

而王菲的這份直率、獨立的性格,也在悄無聲息中影響著她的女兒們。

王菲的一生,曾有兩段婚姻,一段戀情,物件分別是竇唯、李亞鵬和謝霆鋒。
而每一段婚姻背後,都有著她獨特的情感歷程,深刻且充滿波瀾。

在這些關係中,王菲的兩位女兒尤為引人關注。
她和竇唯育有一女——竇靖童,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人。她和李亞鵬育有一女李嫣,一位在父母的寵愛下成長的女孩。

作為王菲與李亞鵬的女兒,李嫣從出生之日起便備受矚目。
然而,李嫣的成長道路並非一帆風順。由於先天性唇顎裂,李嫣自小便歷經多次手術。王菲和李亞鵬為此操碎了心,為了最大程度地修復她的病痛,親自帶著小女兒赴美國就醫。
王菲不僅為她尋求最好的治療方案,還創立了“嫣然天使基金”,為其他遭遇類似困擾的孩子提供幫助。

儘管王菲與李亞鵬離婚後,李嫣與父親同住,但這並不意味著母女關係有了疏遠。王菲對李嫣的疼愛絲毫未減。
與姐姐竇靖童的音樂天賦不同,李嫣則繼承了母親的藝術天賦,尤其在繪畫和書法方面展現出了驚人的才能。
在2017年嫣然基金的慈善晚會上,李嫣的書法作品《信念》便以26萬的價格成交,展現了她作為年輕藝術家的獨特魅力。

李嫣的生活軌跡一直備受關注。11歲時,她登上了T臺為童裝走秀;12歲時,她又登上了雜誌封面,這一切都在她的父母支援與鼓勵下如願以償。而她最近的一次亮相——她和母親王菲的合照,更是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在那張照片中,王菲戴著墨鏡,李嫣微側著頭,眉眼間已經透露出成年人的成熟氣質。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多次修復手術,現在李嫣的唇顎裂已經完全康復。
如今,李嫣已被倫敦大學學院(UCL)錄取,已經遠赴英國繼續深造。
最近曬出的近照,李嫣自信又潮酷。

李嫣的低調相對比,竇靖童則持續活躍在人們的視線中。
早在1998年,王菲與竇唯就為她的女兒竇靖童創作了一首名為《童》的歌曲。
在歌中,王菲唱道:“你來的那天雪花紛飛,我於是掉眼淚。”那一刻,或許是母親無法抑制的情感流露。
還有一句歌詞特別打動人心:“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彷彿在提醒一個即將步入世界的孩子,保持純真,但又不必過於拘謹。她的愛,恰如這首歌中帶著的寬容與期待。

竇靖童的成長之路,並沒有遵循傳統的軌跡,尤其是在青春期,她選擇了輟學,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道路。
15歲時,她憑藉自己創作的三首歌,被伯克利音樂學校錄取,但兩年後,她又選擇了退學。
王菲雖對女兒的決定並不總是完全理解,卻始終給予她最大的支援和信任。她知道,自己不能強求女兒遵循既定的規則,而是要尊重她的選擇,支援她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在網友眼中,竇靖童似乎是那個叛逆的女孩:剃頭、染髮、喝酒、甚至紋身。她在身上有7處紋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下巴上的一條豎線,延伸到脖子,但其實這條豎線是竇靖童為了安慰有唇裂症的妹妹李嫣,她曾對妹妹說:“這樣我們就一樣了。”

這或許是一種她與妹妹之間獨特的聯結,也是一種情感的寄託。
王菲對女兒的教育哲學可以總結為:尊重個性,釋放天性。她從不強迫竇靖童去做什麼,而是鼓勵她追尋自己的心聲。
每當竇靖童做出一些反叛或不被大眾理解的決定,王菲總是輕描淡寫地說:“她幹什麼是她的自由,別後悔就好。”這份寬容和信任,成了她母女關係中最深的默契。

竇靖童有過一些爭議,尤其是她身上的紋身和一些不合常規的舉動,每當面對挑戰和外界的壓力,王菲總是選擇鼓勵和支援女兒,讓她在自己的節奏中成長和探索。
王菲不僅僅是竇靖童的母親,她也是她人生中的朋友、支持者和引導者。
在母親的陪伴下,竇靖童逐漸成長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
或許,在這個充滿紛擾的娛樂圈中,王菲和竇靖童的母女之情,正是一道最亮麗的彩虹,見證著一個母親與女兒共同走過的歲月,也見證著兩顆心靈的互相扶持與陪伴。

作為一個深具個人魅力和藝術天賦的女性,王菲不僅在音樂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她的性格與態度,更是許多人敬仰的物件。
她從不掩飾自己的情感,真實、直率、自然——這些特質使得她在公眾面前始終保持著一種無畏的獨立精神。正如她曾在接受採訪時所說:“我不怕任何事情的到來,也不懼怕孤獨。”
即便面對親人的離世,這位經歷過無數風雨的女人,也並沒有因此而陷入深深的悲痛。她用自己對生活的豁達態度告訴我們:儘管親人已去,生命的車輪依舊要繼續前行。
她的內心,依舊充滿了對未來的信心與期待。兩個女兒的陪伴,成了她繼續前行的動力和力量,她將所有的愛與希望都傾注在這份母女情深之中。
未來,她將用歌聲與人生的智慧,繼續在每一天中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面對困境,她依然堅持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帶著那份屬於她的自由與豁達,迎接每一個新的晨曦。
掃碼進讀者群
作者簡介:雷利,富書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責編:香克斯,排版:雷利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點選 關注富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