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部能過年躺著看的劇

《火花》
馬上要步入春節假期了,這是2025年正式開啟前的最後一個長假。
契訶夫曾寫,「我的行動並不遲緩,如果我有錢的話,我是會到處飛的」。那麼,今年春節就祝各位有錢,能夠盡情享受世界;但如果想要窩在家中,過一個溫暖愜意的新年,我們也準備了一份春節片單,內含不同型別的作品,刺激、幽深、溫馨、輕巧,總有一種情緒能夠直達你的內心。
總之要相信,今年「一定是個好年」。

🐺
《豺狼的日子》

關鍵詞:不顧一切

過節指數:🔫🔫🔫
《豺狼的日子》
當下看劇,開心或許是最重要的。《豺狼的日子》射出的每一顆子彈,都讓你覺得沉悶的生活被崩開了一角,它不具備摧毀性力量,但能刺激麻木的精神。
1971年,英國作家弗雷德里克·福賽思寫下外號為「豺狼」的殺手的故事,他獨來獨往,業務能力高超,甚至接到刺殺時任法國總統戴高樂的任務。1973年,它首次被拍成電影,在愛德華·福克斯的演繹下,那個優雅而難以琢磨的殺手誕生了。
半世紀後,「豺狼」再次出現,這個故事也相應調整,2024年的「豺狼」身上沒有英雄主義式的色彩,他只為了錢行動,目標是賺到足夠的錢退休,但事與願違,這部劇裡他所接到的兩個大合作,甲方都沒有給他支付尾款。
可以說,一方面,這位「豺狼」過著非日常的刀尖上的生活,他有錢,穿著講究,行事風格冷峻;另一方面,他又有著跟時下打工人相似的遭遇,按規矩辦事,努力滿足甲方需求,卻無法得到應得的報酬。
這位由「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飾演的豺狼,是這個時代的產物,既然每個人都生活在無物之陣裡,曾經篤信的意義不斷崩塌,缺乏對未來的希望感,那麼殺手也應該是冷漠的,不對任何任務付諸情感,比起遊戲人間,厭世可能是更能讓觀眾共鳴的態度。
《豺狼的日子》
但是,這個版本有自己的問題。比起前作,它顯得混亂而輕飄,邏輯漏洞頻出,人物設定失衡,尤其在對正義一方的刻畫上,ta們是面目模糊的,更像是為了追逐而追逐。
英國情報探員比安卡(拉什納·林奇飾)是這場貓鼠遊戲的裡「貓」,她對豺狼緊追不捨,幾次與豺狼面對面交鋒。比安卡不是常規劇集當中的探員,她代表正義的一端,卻並非絕對正義,她會為了目標遊走在灰色地帶,利用規則漏洞尋找豺狼的身影。
隨著劇情深入,不難看出編劇為平衡劇情所做出的努力,與比安卡的堅定相比,豺狼更多地流露出脆弱和不安。然而,豺狼與比安卡在道德上的對照關係並沒有建立起來,由於缺乏對比安卡人物性格與前史的鋪墊,我們不知道她為什麼如此執著於抓捕豺狼。這幾乎讓觀眾別無選擇,只能一邊倒地站在豺狼這端。
《豺狼的日子》
2024版《豺狼的日子》優缺點都很明顯,但它能夠獲得豆瓣8.6的高分,一定是做對了什麼,面對外在環境如此無力的我們,需要看豺狼彷彿無所不能,不顧代價地打破一切——
他做到了,我們也終於能在緊張刺激的追逐戰中,深深撥出一口氣。
另外,《豺狼的日子》第二季已被續訂,預計在2025年與大家相見。

🍷
《大都市愛情法》

關鍵詞:宇宙
過節指數:🍃🫂🚶
《大都市愛情法》
大段的假期裡,也適合找一部有關愛情的劇,把自己的情緒投注在裡面,悠悠盪盪地發散。
《大都市愛情法》改編自作家樸相映的小說《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煙》,分為劇版和影版,劇版由樸向映本人擔任編劇,也更為細膩、深邃。
這是一部講述同性戀作家高煐(南潤壽飾)友情與愛情的作品,短短八集裡,人、情感和都市全部揉在一起,它們所形成的混合體是一支菸、一杯酒、一個吻和無聲告別。
接受採訪的時候,樸相映說,他把這部作品看作是對20多歲的人的調查報告,回看自己20多歲的時候,愛情對他而言非常重要,既對愛情絕望,也會為了愛情行動。從小說到電視劇,樸相映試圖講述的是,人類為何在愛情面前如此美麗又如此醜陋。
高瑛人生的很長一段時間,是在一間公寓裡度過的。最初住在這裡的人是他的大學同學,也是他的好朋友崔美愛(李秀卿飾),高瑛是被父權社會排斥的gay,美愛是父權社會難以歸納的女性,二人同被排擠,卻擁有真摯的情感。
《大都市愛情法
後來,美愛與高瑛各自踏入自己的人生。美愛被大公司錄用,與同期同事結婚,步入踏實、妥帖的生活;高瑛則繼續住在那間公寓裡,進入他迷茫又不可預測的未來。
高瑛遇到不同的人,被人愛,也愛上別人,每一段關係都會出於不同的原因觸礁,性少數群體的身份,又讓相處變得更難,不是每個人都能坦然接受來自社會的審視,共同向前走需要的不僅是勇氣,還有時機。
高瑛一次又一次以為自己找到了對的人,但交往來到後半段,兩個人對愛情理解的差異逐漸顯露,人生節奏也產生變調,只能以分手告終。渴望愛與擁抱,是人之常情,只不過大都市裡的情感易碎,比起相擁,孤獨是更恆久的狀態。
觀看這部劇的時候,你會無比清晰地看到愛情意味著什麼,它為何飄渺而艱難。摸索愛情的定義,也是在處理自己與世界的相處方式。
劇中,高瑛的第二段戀愛物件告訴他說,吃石斑魚的時候,舌尖上感受到的也是宇宙的味道。「我們吃的這條石斑魚,還有我們自己都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這就是品嚐宇宙的過程」。
愛情就像石斑魚,你吃過,就會記得那片宇宙的味道。

❤️‍🔥
《宛如阿修羅》

關鍵詞:爆發
過節指數:🙀🎐
《宛如阿修羅》
1979年的一個夜晚,因為父親出軌,四個姐妹聚在一起吃了一頓飯,商量是否要把這件事告訴母親。
這是《宛如阿修羅》的第一個場景。這部作品出自劇作家向田邦子之手,自1979年以來已經有過多個劇集版本,小泉今日子、小林聰美和夏帆還曾出由它改編而來的舞臺劇。2025年,是枝裕和再次將它帶到大眾面前,並加入自己的理解。
是枝裕和曾拍過《海街日記》裡的四姐妹,她們充滿溫情,彼此扶持。但《宛如阿修羅》是個生來便略顯殘酷的故事,「阿修羅」的原意是古印度神話中天神的對立面,表面仁慈、禮貌、睿智,但內心包裹著懷疑、憤怒和怨恨,衝突不斷,不得安歇,而這正是劇中女性生存狀態的真實寫照。
大姐(宮澤理惠飾)守寡,同時與人夫發生婚外情;二姐(尾野真千子飾)看似家庭美滿,兒女雙全,卻獨自消化著丈夫出軌的事實;三姐(蒼井優飾)生活規律而理性,但情感經歷不順利;妹妹(廣瀨鈴飾)全力支援拳擊手男友,最終揹負沉痛負擔……更不用說,她們的母親早已知曉父親出軌的事實,卻在漫長的歲月中,裝作不知道。
《宛如阿修羅》
四姐妹之間情感複雜,缺乏清晰地帶,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充斥著瑕疵和難言的隱憂。整部作品像是一鍋快要燒開的、混沌的水,所有女性都被灼燒著,看不清身處何方,她們掙扎,不知道如何逃脫。
以今天的目光來看,這個故事或許略顯陳舊,比起反抗,更多女性選擇了忍耐。
但是,她們在本能地互相幫助。無論誰的生活出現問題,四姐妹總會站在一起,幫助彼此度過難關。更令人心驚的是,當四十多年前的故事被搬到今天,很多女性面臨的困境依然成立,那些被東亞家庭吞吐的腌臢和不堪,化作女性被迫承受的代價。
在當下,《宛如阿修羅》或許已經展現出了被翻拍的意義,還有很多女性處在「新」與「舊」的交界處,她們沒有邁向新生活,也並不享受舊生活,她們正在摸索著該如何對待日復一日、越來越難以忽視的痛苦。而這也是撬動傳統父權不可或缺的嘗試之一。
如果春節想看家庭劇的話,這部劇是不錯的選擇,是枝裕和在其中增添些許喜劇元素,再加上演員的精妙演繹,看完你會覺得,「女性的憤怒是很好的憤怒」。

🍶
《熱點》

關鍵詞:普通外星人
過節指數:👭👽🍦

《熱點》
那個寫出《重啟人生》的編劇笨蛋節奏又出新作了。1月12日,新劇《熱點》上線,它帶有笨蛋節奏一如既往的特色,在日常生活的河流中,加入一滴超自然元素,原本平靜的水面並不會因此波濤洶湧,但會產生一圈圈漣漪,人物的命運也隨之變化。
在《重啟人生》中,這滴元素是「重生」,主角近藤麻美(安藤櫻飾)一次次因意外離世,又獲得重生的機會,你是選擇成為瓜地馬拉的大食蟻獸,還是再過一遍曾經的人生?
《熱點》裡,這滴墜入水面的元素變成了「外星人」。故事發生在富士山腳下的一個小鎮,主角遠藤清美(市川實日子飾)是一家酒店的前臺,也是一位單親媽媽。
看上去,清美的每一天都是一樣的。早上起床為女兒和自己做好便當,在八點半之前趕到酒店;不忙的時候,跟同事一起聊聊八卦;六點下班後,去超市買好第二天的食材;偶爾跟兩位女朋友一起聚會,分享各自的生活。
《熱點》
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改變了她原本的生活模式。而拯救她的人,是她的外星人同事,高橋前輩(角田晃廣飾)。
這位外星人,與我們以往印象中的任何一位都不同,他有工作,每天老老實實上班;沒有超能力,只能將自身能力向上發揮;使用技能還會有副作用,輕則耳鳴,重則發燒;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帥哥,而是一個揹著雙肩包的中年男性,混跡在人群當中,完全不會被人發現。
從《架空OL日記》到《重啟人生》,笨蛋節奏始終保持著對普通人的關注,《熱點》裡,他同樣為筆下的外星人賦予了「普通人」的特質。普通具有真實的力量,它讓我們珍視自己的生活。一名外星人,並不一定肩負拯救世界的使命,也可以腳踏實地地活著。
某種程度上,《熱點》開啟了外星人的家居生活賽道,高橋前輩沒有因為外星人的身份便過著「爽文」般的人生,目前看來,他只是偶然參與了主角和她的朋友們的生活,幫助大家解決細碎的困境。
這部作品是否會像《重啟人生》一樣不斷爆發超出預期的驚喜,我們還不得而知,但它是一部難得輕鬆且簡單的劇集,充斥著輕盈的吐槽與巧思。
在知曉高橋前輩是外星人後,比起聽他講述年輕時候的經歷,主角和朋友們更想看他施展自己的技能,畢竟,誰會想聽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性回憶人生呢?
《熱點》
參考資料:
1.'대도시의 사랑법' 박상영 작가 "한국 땅에 없던 작품 만들었죠"
2.是枝裕和監督が『阿修羅のごとく』を再映像化した意義 改めて感じる向田邦子指令碼の悽さ
3.Netflixシリーズ「阿修羅のごとく」が捉える女性の怒り。時代を経て今リメイクされる意義とは
4.『ブラッシュアップライフ』P語る、豪華すぎるキャスティングの理由「バカリズムの指令碼は現場への“挑戦狀”」
撰文:汁兒

策劃:看理想新媒體部


封面圖:《熱點
商業合作:[email protected]
投稿或其他事宜:[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