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研究部認為,全球電動汽車銷量低迷,亞洲新興市場石化能源消耗攀升,因此世界對化石能源的需求仍然較高,預計未來十年石油需求將持續增長。
高盛研究部亞太自然資源和清潔能源研究聯席主管Nikhil Bhandari在報告中提到:“我們認為全球石油需求達峰還需要十年時間,並在達峰後幾年穩定回落,而不是急劇下降。”

高盛研究部的基本預測是,石油需求到2034年將達到每天1.1億桶的峰值。如若電動汽車普及速度放緩,石油需求可能會繼續增長至2040年,達到每天1.13億桶。達到峰值?
石油需求主要受市場對石化產品和航空燃油等專用精煉產品需求增加的推動,而不是常規汽油。石化產品由石油或天然氣加工製成,用於從塑膠到肥皂的各種產品中。
Bhandari寫道:“在石油產品中,我們預計汽油需求將在2028年左右達到峰值,但到2040年以前,石化產品需求的增長可能足以抵消汽油需求的下降。”

高盛研究部預測全球石油需求將在2034年左右達到峰值,隨後以年複合增長率0.3%的幅度溫和下降至2040年。中國對石油的需求將於2020年代末達到峰值。
電動汽車普及率放緩是預期石油需求達峰所需時間更久的一部分原因。歐洲國家削減了補貼,價格競爭給汽車製造商的利潤帶來了壓力,減緩了歐洲大陸的電動汽車投資。技術問題、負擔能力、充電基礎設施、轉售價值以及美國和歐洲選舉的政策不確定性都導致電動汽車銷售疲軟。
Bhandari和團隊寫道:“電動汽車普及率放緩不僅影響石油需求達到峰值的時間,也對峰值水平產生影響。”率放緩的
儘管電動汽車普及率的放緩將延後石油需求達峰的時間,向電動汽車的轉型最終也將削弱全球對汽油的需求。例如,印度正在迅速實現摩托車電氣化,其對汽油的需求約佔印度所有汽油消耗的50%。

高盛的研究報告指出:“隨著全球載客量的不斷擴大,電動汽車降低了對化石燃料的使用強度,這影響了對汽油的需求總量。”
根據高盛分析師的基本假設情景,到2028年,電動汽車的使用量將擴大到足以抵消全球乘用車對汽油的增量需求。與此同時,對柴油等其他燃料的需求將繼續上升,並於2034年左右達到頂峰,這是因為中型和重型卡車比乘用車更難實現電動化,電池太大、太重、太貴等種種原因都增加了重型卡車電動化改造的執行難度。
然而,高盛研究部認為到2030年代末,氫能可能開始與中大車型所使用的柴油競爭,使得柴油需求下降。
航空燃油需求則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達到峰值,預計需求會持續增長至2040年。隨著全球平均收入的增長,航空旅行的需求也持續增長,且增長幅度將遠超更高效的飛機發動機所節省的燃油需求。隨著人均GDP增長並進入高收入經濟體之列,中國將貢獻新增需求的一半以上。到2040 年,高盛的研究團隊認為航空燃油需求將會進一步受到更多顛覆性技術的影響,例如生物燃料、燃油效率和其他脫碳技術的突破。
即使汽油如預期的在2028年左右達到峰值,到2040年,石化產品需求的增長也可能足以抵消汽油需求的下降。隨著全球人均GDP的上升,消費者將索求更多的產品,對石化產品的需求會導致對石油的需求也間接增加。
與此同時,隨著石油生產的資本支出放緩,供應可能會出現短缺。Bhandari在報告中提道:“雖然距離石油需求達到峰值還需要十年時間,但生產原油和石油產品的資本支出正在放緩,導致中期供應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