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王星獲救,要感謝女友教科書式的求助

大家應該看到了新聞,在泰緬邊境失聯的演員王星,在7號已經獲救了。
雖然已經被剃了光頭,眼神也失去了光彩,但能獲救,已經是萬幸中的萬幸。
多虧他的明星身份,一大堆明星紛紛轉發,引發網路轟動;駐清邁總領館高度重視,積極協調泰國六區警署、達府移民局、湄索警察局快速、妥善解決。
效率之高,讓人震驚。

若不是有明星這個身份,能不能這麼快找到人,還真不好說。

但若不是王星有個頭腦冷靜、條理清晰、表達準確的女朋友,也未必能推得動網路和領館的力量。

正是王星的女朋友@失眠爹地(下文稱嘉嘉)  在1月5號晚上,釋出了一條堪稱教科書式的求助微博,才讓原本希望渺茫的失蹤事件,在兩天內就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因為我寫點時事評論,偶爾有讀者找我幫他們發聲,可一來我不是記者,二來沒有精力辨別真偽,我都是讓他們自己去網上自己求助。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困境,那麼@失眠爹地  的微博,就是你學習的絕佳範文。希望你用不到,但如果迫不得已,我希望幫助你分析她的文字,幫你一把。

下面一點一點分析嘉嘉的文字有多好。

開頭第一部分,完成了兩個任務:
一是,言簡意賅地用一兩句話,交代了求助的具體事情。
二是,渲染事態的緊急,以及不得不求助網路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第一個任務,一兩句話把事情做了概括,這像是我們中學時學習的“訊息”的寫法,讓讀者一下子就對整個事件有了一個清晰的把握,幫讀者提煉了記憶點,為讀者減輕了理解的難度,他們才會有耐心繼續瞭解你的困境。
這一點很容易被人忽視,很多想要在網上求助的人,容易被情緒衝昏頭腦,覺得自己冤屈,上來就一股腦把所有的苦水全倒出來,結果反而讓人失去了讀下去的耐心。

嘉嘉的概括寫法,是一個很值得借鑑的開頭。

在給讀者建立一個基本的認知之後,正文用一二三四的分段式寫法,一部分交代一個點,清晰明瞭,讀起來順暢絲滑,毫不費力。
而前三段,歷數王星的角色、作品和口碑,也是為了達成兩個目的:
一是,迅速拉近求助者和讀者之間的關係,它試圖讓讀者發出類似“啊,原來就是他啊”的感慨,這樣,讀者面對的就不是一個陌生人,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甚至是朋友。讀者才會更願意伸出援手。
二是,用觀眾的彈幕和專業老師的認可,來渲染王星值得同情,值得被救助。雖然理論上來說,任何人都值得被同情,但強調一個人的價值和貢獻,Ta獲得的同情會更多,要善於利用。

雖然我們不是明星,沒那麼多人認識我們,但嘉嘉的這種寫法依然有用。三個孩子的媽媽,頂樑柱的父親,未成年,滿牆的獎狀等等,都能夠拉近和讀者的關係,並博得同情。

這一部分是交代事情的經過,本是題中之意,但嘉嘉做得更為出色。
第一,她把事情分成“事發前”、“事發經過”、“事發地點”和“事發後”四個部分,並繼續用一兩句話,把每一部分的事情做了概括。讀起來依然順暢絲滑。
第二,她用長圖對每一部分做了詳細的解說,並細心地給圖片做了註解,比如,標明聊天記錄左側是王星,解釋聊天記錄裡的檔案是什麼,大大降低了讀者的理解難度。讀者讀起來輕鬆,也才能更充分了解你的困境。

文字概括,圖片詳解,詳略得當,圖文配合得相得益彰,堪稱完美。

這樣的圖文配合,還產生了一個巨大的好處。那就是,讓她說的每一句話都有了證據,看起來就特別可信,大大打消了讀者的疑慮,讓讀者轉發你的求助資訊時少了很多負擔。
我想,如果沒有這麼詳實的證據輔助,那些本來就謹言慎行的明星,是不太願意轉發的。
第九段本來可以和前面一起說的,但我把它單獨拿出來說,是為了要強調一個點:

嘉嘉一直在有意強調自己和王星弟弟做過的努力,表明他們是在做了很多事情之後卻依然沒用的情況下,才不得已求助網路力量的,而且即使如此,他們也並沒有停止努力。

這波我真的要給120分。他們沒有在一有困難時,就直接向大眾伸手,這樣,他們的道德站位就無可指摘。“自助者天助之”,看到他們如此有情有義,自尊且努力,人們就更願意幫助她了。
第十段,在自己的問題沒完全解決的情況下,還不忘提醒其他演員注意安全,這樣的善意和胸懷,引起的就不僅僅是同情,而更是敬佩了。甚至,這也不是一句空話,是有聊天記錄為證的,這樣的作證,讓她的關懷落到了實處。格局拉滿,讓人敬佩!

最後一部分,像是博士論文的“後記”,用抒情的嗶掉,回顧和男朋友的相處,再次強調王星的好,強調他值得同情,值得被救助。

但她也沒有迴避自己的無力和脆弱,甚至沒有迴避王星的問題,把自己和王星放在一個低姿態的位置,再次請求網友的幫助。
說完文字,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技巧值得學習,那就是發聲人的身份的選擇。嘉嘉也說了,她和王星的弟弟都參與了這件事,但最終選擇了“王星的女朋友”的身份來發聲,就比“王星的弟弟”效果好。
弟弟和哥哥是一家人,弟弟幫哥哥,就沒什麼特別的看點。但女朋友在男朋友有難的時候,依然不離不棄,拼盡全力去救助,患難見真情的故事,更容易獲得同情和讚美。
這也告訴我們,如果你有什麼事情要發聲,身份的選擇和強調,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孩子的媽媽,985研究生,身為退伍軍人的叔叔,都是很好的選擇。

最後的最後,縱觀嘉嘉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花哨的辭藻,但勝在條理清晰,表達準確,情緒剋制。

而技巧層面,不過是幾個技巧的反覆運用。比如:
概括+詳解+總結,也即總-分-總的結構。

分塊,每一部分寫一件事,不把事情一股腦全倒出來。

用各種手法,降低讀者的理解難度。

牢記寫這個文字的目的,一切圍繞這個目的去寫。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關於寫作,我一直都是用一句話來概括的,那就是——

寫作是一個說服讀者的過程。

我相信,讀過嘉嘉微博的人,必定會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再說一遍,希望我上面寫的這些,你都用不到,如果迫不得已要用,我希望你能記住嘉嘉的這次示範,也能記住我的分析。

The End—
加個好友吧
別失聯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