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華府訊息》連續更新的第1868天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宣佈取消原定於週四的投票,原因是共和黨在要求表決公開愛潑斯坦相關檔案的問題上失去對議事程序的控制。這一突如其來的變動使眾議院提前進入八月休會期。儘管各委員會仍將繼續工作,但眾議院全體投票將在9月2日休會期結束後才恢復。此次休會風波凸顯共和黨內部裂痕。肯塔基州眾議員托馬斯·馬西推動透過“強制動議”迫使表決,引發議長約翰遜的不滿。約翰遜雖稱遵循里根“不攻擊共和黨人”的準則,但仍以南方俚語“Bless his heart”含蓄表達批評。此外,眾議院監督委員會也預計將在休會後傳喚愛潑斯坦曾經的女友、已被判20年正在服刑的吉斯萊恩·麥克斯韋作證,進一步加劇圍繞愛潑斯坦檔案的政治風暴。

圖片來源於網路
CNN最新曝光的照片與錄影進一步揭示了特朗普與愛潑斯坦之間關係的深度。有一張1993年的照片首次確認愛潑斯坦曾出席特朗普與馬拉·梅普爾斯的婚禮,而1999年維密秀的錄影顯示兩人在秀前親密交談並大笑。新材料多來自上世紀90年代活動檔案,均早於愛潑斯坦面臨性犯罪指控。這波披露正值司法部因遲遲未公開愛潑斯坦相關檔案而在保守派內部引發強烈不滿。特朗普對此回應激烈,稱CNN“假新聞”,並迅速結束通話電話。白宮則辯稱相關畫面為“斷章取義”,強調特朗普早在多年以前便將愛潑斯坦逐出其私人俱樂部。
儘管執法機關從未指控特朗普涉入愛潑斯坦犯罪,但兩人昔日在棕櫚灘與紐約頻繁同框、共同出席活動、甚至乘坐私人飛機往返的記錄已被多次證實。當前,司法部已就是否解封愛潑斯坦大陪審團證詞展開評估(雖然證詞僅僅是整個案件所涉的很小一部分材料),並與其前女友、性侵案共犯、現服刑中的吉斯萊恩·麥克斯韋接洽會面事宜。




圖片來源於網路
隨後,特朗普辯護律師託德·布蘭奇(Todd Blanche)便宣佈即將與麥克斯韋會面,探討可能的合作協議,引發外界對特朗普與愛潑斯坦案牽連的廣泛猜疑。布蘭奇稱此次會面系司法部長邦迪授權,目標是“聽取麥克斯韋是否掌握對他人有罪的確鑿資訊”,並強調“沒有人凌駕於法律之上”。這一舉動恰逢司法部面臨強烈批評,因其遲遲未披露更多愛潑斯坦案檔案,甚至有指控稱特朗普政府正在試圖透過麥克斯韋“定向作證”轉移焦點。特朗普方面則否認曾與麥克斯韋達成“免罪換合作”的協議,但麥克斯韋律師公開暗示政府違反承諾。與此同時,眾議院監督委員會已透過表決,準備傳喚麥克斯韋出席聽證會,進一步打亂白宮主導的談判節奏。事件演變呈現高度政治化趨勢,也讓特朗普與愛潑斯坦關係的公眾審視再度升溫。

圖片來源於X
當前輿論聚焦於四個關鍵問題:
1. 麥克斯韋為何願意配合?
麥克斯韋目前正服20年聯邦刑期,理論上她可能以合作換取量刑減免(如司法部提出“第35條動議”要求法官減刑),或尋求總統赦免。然而兩種途徑均面臨障礙:其案由奧巴馬任命的法官保羅·恩格爾邁耶審理,保守派認為他不利於特朗普;而總統赦免麥克斯韋恐引發巨大政治反彈,除非她提供的資訊對特朗普陣營具有壓倒性價值。
2. 她能告訴司法部什麼新內容?
麥克斯韋此前堅稱清白,並未在庭審中自證,也在法庭檔案中強調其與愛潑斯坦案涉行為年代久遠、證人失憶或亡故、記錄缺失嚴重。即便她願供出新資訊,也可能因缺乏外部佐證而法律價值有限。
3. 她的證詞可信度如何?
若麥克斯韋忽然“憶起”關鍵細節,其動機將面臨質疑,檢方也難以僅憑口供啟動新的案件。特別是在相關材料大多缺失或封存、證人稀少的情況下,任何指控都可能陷入程式或證據困境。
4. 公眾和國會如何獲取更多資訊?
眾議院共和黨人已表態將傳喚麥克斯韋作證,強調需釐清愛潑斯坦為何長期逃避正義。此外,司法部亦請求公開部分陪審團材料,儘管法官要求政府與麥克斯韋及受害者分別提交說明,審理程式尚需時日。即使解封,也預計將刪去受害人身份資訊等敏感內容,公眾能否因此獲知實質性新線索仍屬未知數。

圖片來源於網路

白宮與共和黨人正聯手阻撓國會下屬的政府問責局(GAO)對特朗普政府非法凍結國會撥款的調查,意圖壓縮該獨立機構的權力,以加強總統對聯邦預算的直接控制。GAO目前已就特朗普行政當局涉及對烏克蘭援助、清潔能源、教育和公共衛生等領域的資金凍結,展開多達46項調查,並兩度裁定其行為違反“撥款不得擅自截留”的聯邦法律。面對執法掣肘,GAO雖表示不願輕啟訴訟,但已聘請外部律師準備應訴。
然而,白宮預算主任沃特(Russell T. Vought)公開抨擊該機構為“黨派工具”,並拒絕配合調查;眾議院共和黨則進一步推動將GAO預算削減近四億美元,限制其提起訴訟的許可權,並可能迫使裁員2200人,嚴重削弱其監督能力。此舉被批評為“打擊監督、逃避問責”的政治操作,象徵特朗普政府對國會“錢袋子”權力的系統性反擊。

圖片來源於網路

澤連斯基宣佈,烏俄將於明日在伊斯坦布林舉行新一輪和平談判,儘管雙方近期無人機襲擊頻繁升級。特朗普則加大施壓,警告若克里姆林宮拒絕達成停火,將對與俄貿易國家施加高達100%的次級關稅。此前5月與6月的會談雖促成戰俘交換,但未能弭平戰事,因烏方拒絕俄方提出的割讓城市與裁軍要求。與此同時,澤連斯基政府亦面臨國內困境,烏克蘭國家安全域性剛突襲其反腐機構,調查其涉俄勾結嫌疑,進一步加劇政治動盪。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政府宣佈美國將再次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距離拜登政府2023年重新加入僅兩年。這一決定將於2026年12月正式生效,標誌著美國在“美國優先”外交路線下持續撤離多邊機制的最新舉動。白宮稱該機構“推動分裂性的社會文化議題”,並批評其“持續反以傾向”,尤其反對其2011年接納巴勒斯坦為正式成員國。此舉被聯合國與多方視為對國際合作的又一次削弱。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表示“深感遺憾”,強調該機構近年來在大屠殺教育與打擊反猶主義方面的努力,並否認存在反以偏見。民主黨人則警告此舉將進一步讓中國在全球文化與技術規範制定中填補美方空缺,削弱美國在國際體系中的影響力。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宣佈美日已達成一項“史無前例”的貿易協議,核心內容包括對日本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徵收15%的關稅,並要求日本開放汽車、大米及農產品市場。該稅率高於此前10%的過渡稅率,略低於特朗普月初威脅的25%,顯示其對盟友施壓態勢仍在加碼。日本則確認美方將把汽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下調至15%,且無配額限制。

圖片來源於網路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將“審慎研究”協議細節,並強調協議有助於增強供應鏈韌性,涵蓋半導體、造船、能源及AI等關鍵領域。據特朗普稱,日本將在美投資高達5500億美元,儘管未提供具體來源與時間表。受訊息影響,日本車企股價大漲,豐田和本田上漲近9%,斯巴魯與三菱更突破12%。但美國汽車業界對協議表達擔憂,認為其對北美本土汽車製造商構成不公。

圖片來源於網路
據《日本時報》的報道稱,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與媒體互動時堅稱關於他將在8月底前辭職的訊息不實。此前曾有多家外媒報道,石破茂將在8月結束前正式表明辭職意向。日本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20日在日本第27屆參議院選舉中落敗後,石破茂內閣的支援率跌至新低,自民黨內開始出現要求首相、自民黨總裁石破茂辭職的呼聲。

圖片來源於網路

NASA與牛津大學聯合研究發現,天王星實際上比此前認為的要溫暖,推翻了自1986年“旅行者2號”飛掠後形成的共識。當時的測量顯示天王星幾乎不釋放任何內熱,與木星、土星和海王星等擁有顯著內部熱量的巨行星形成鮮明對比,令科學家困惑。新研究基於先進計算模型與多年代觀測資料,重新估算了天王星的“能量預算”,即接收太陽輻射與反射光和散發熱量之間的差值。研究發現,天王星反射的陽光遠多於此前預期,意味著其實際上釋放了一定程度的內部熱量。這一發現不僅修正了對天王星熱演化狀態的誤判,也為理解行星形成與撞擊歷史提供了新的線索。

圖片來源於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