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醫療原因逾期出境3天遭ICE監禁數月

據衛報7月15日報道 35歲的托馬斯(Thomas)是來自愛爾蘭的科技從業者,也是三個孩子的父親。去年秋天,他持免籤計劃來美國探望女友——該計劃允許遊客在美國停留90天,這是他多次赴美旅行中的一次。
(圖片來源:衛報標題截圖)
據報道,他原本計劃12月回國,卻因健康問題滯留。醫療記錄顯示,他小腿嚴重撕裂、腫脹,醫生建議8-12周內不得旅行(以防血栓風險),這讓他的停留時間超出了12月8日的授權期限,逾期僅3天。然而,一次警方接觸導致了他被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拘留。這本該是小事的意外變成了一場噩夢:他被ICE關押在三個不同的機構,最終在獄中度過了約100天,卻幾乎不明白自己為何被關押,也不知道何時能獲釋。托馬斯獲釋數月後在愛爾蘭的家中接受採訪時說:“一旦被捲入這個系統,沒人是安全的。”出於對美國移民局可能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擔憂,他要求使用代稱。
儘管被捕時他立即同意被驅逐,但在川普上臺後,ICE的逮捕力度大幅升級,他仍被繼續關押。而因拘留所人滿為患,托馬斯被迫在關押刑事被告的聯邦監獄度過了部分拘留期,而他僅是因移民違規被關押。今年3月,托馬斯才被遣返回愛爾蘭,並被告知10年內禁止入境美國。而托馬斯的遭遇並非個例。近期,持有效簽證的遊客和訪客被ICE拘留的報道不斷增多,涉及澳大利亞、德國、加拿大和英國等國公民。今年4月,一名持有美國綠卡的愛爾蘭女性因近20年前的犯罪記錄被ICE拘留了17天。在接受《衛報》獨家採訪時,托馬斯詳細講述了自己的遭遇。他說,他拿到了存在血栓風險不得出行的醫生證明,並聯繫了愛爾蘭和美國大使館及國土安全部申請延期,但因時間倉促未獲回覆。他說:“我用所有可用的線上工具通知了當局。我本以為他們會理解,畢竟只是因醫療原因超期幾天。”若不是一次不合時宜的執法接觸,原本他或許可以避免移民糾紛。

(圖片來源:Pixabay,圖文無關!)

托馬斯和女友馬龍(Malone)回憶道,當時他們兩人在喬治亞州薩凡納探望馬龍家人,托馬斯突發精神健康問題。兩人在酒店房間發生爭執,有人聽到後報了警。為保護身份使用中間名的馬龍說,她希望警方能為托馬斯提供治療,而非刑事指控。但警方以“非法拘禁女友”為由將他關進監獄(馬龍不認可這一指控)。他很快被保釋,但剛獲釋就被美國移民局官員帶走,送往100英里外喬治亞州福克斯頓的ICE處理中心——該中心由私營監獄公司Geo Group運營,可容納1000多人。托馬斯收到了一份兩頁的驅逐令,上面寫著他超出授權停留三天,沒有其他指控。12月17日,他簽署了同意被驅逐的表格。但儘管簽了字,他仍被關押在福克斯頓,沒人告訴他ICE為何不驅逐他,也沒人說他會被關押多久。為托馬斯代理的律師大衛·鄭(David Cheng)說,他曾請求ICE釋放托馬斯,讓他按計劃回國,但遭到拒絕。托馬斯說,有一次福克斯頓發生鬥毆,獄警將被拘留者關了約五天禁閉,禁止他們聯絡家人。他和其他人每週大約只有一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我們被當作不如人的存在”托馬斯說,2月中旬,在被拘留約兩個月後,獄警將他和其他近50名被拘留者帶到一個拘留室,準備轉移。最初他以為終於能回家了,還打電話告訴了家人這個訊息。然而,他和其他人被戴上手銬、腰鏈和腳鐐,用了四小時被轉移到亞特蘭大的聯邦監獄——由美國聯邦監獄管理局(BoP)運營。原本BoP負責關押面臨聯邦指控的刑事被告,但川普政府為擴大ICE拘留規模,越來越多地將移民關押在聯邦監獄。托馬斯稱,聯邦監獄的條件和待遇比ICE拘留所更糟:髒床墊、蟑螂老鼠橫行,衣物短缺且骯髒,食物劣質,醫療需求被忽視,每週僅有一卷衛生紙,每小時只能衝三次馬桶。他還說,ICE的安置計劃混亂,和他一同轉移的近50人中,約30人一週後被送回福克斯頓,第二週,其中兩人又被送回聯邦監獄。3月中旬,托馬斯再被短暫轉移到另一個ICE設施。當局沒有解釋發生了什麼變化,但隨後兩名武裝聯邦官員護送他乘飛機返回了愛爾蘭。國土安全部和ICE沒有回應媒體詢問,Geo Group的發言人則拒絕置評。目前尚不清楚托馬斯為何因輕微的移民違規被關押這麼久。美國移民法律中心高階政策顧問Jennifer Ibañez Whitlock認為,托馬斯這樣的遭遇源於川普政府的移民政策——擴大拘留規模,預設關押而非考量個案,甚至將移民送入聯邦監獄,導致人滿為患與權利受損。據悉,托馬斯曾頻繁赴美工作,如今卻在懷疑自己能否再次入境,稱“這將是一生的負擔”。如今他的女友計劃搬到愛爾蘭與他同住,“不想再留在美國”。

來源“紐約華人資訊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