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拉起幾千人線下活動的峰終|歐爺

對於線下活動而言,開場與峰終非常關鍵。

更不要說幾千人的線下活動。
讓幾千人同時貢獻出注意力,無異於讓幾千人同時獻出那一刻的生命。憑什麼?
常年的品牌營銷生涯,讓我非常在意對線下場的大屏、音響、燈光和舞美的充分利用。
為了營造與五感相關的所有極致的體驗。
我在之前的公號文章中探討過感官營銷的重要意義:
感官營銷的本質是什麼?是從生物神經層面,與使用者建立感官連線。
感官營銷對比其他營銷手段,是一種劫持使用者注意力的捷徑,這就如同霸佔了最快的網速,傳導你的資訊,讓它最早到達消費者的中樞神經。
五感之中,最容易喚醒的,就是視覺和聽覺。
人們為什麼要為線下買單?是為所有感官的體驗。視覺和聽覺,一定要先行擊穿,會引導其他感官,一起湧向大腦的興奮點和記憶點。
線下活動,是典型的全感官體驗型內容營銷——幾千人的線下活動,務必給出讓幾千人必須線上下才能感受到的獨特體驗。
舉個例子,以剛剛結束的2025李善友開年大課,其中有一個現場難題:面臨兩次謝幕。
這次大課是2+1結構,前兩天是一個主題,第三天是另一個主題。
我需要在第二天結束時,拉起一次峰終;然後,對幾乎還是同一批觀眾,在第三天再次給他們拉起一個峰終。
這樣接連兩天、面對同一批人拉起峰終,在以往是沒有過的。
我們都知道,一鼓作氣,再而衰。高頻地做同樣高嗨的動作,受眾興奮點很快衰減,在創意策劃中是很忌諱的。
但這就是此次大課必須要解決的課題。
轉載自 | 歐爺的商業創新
作者 | 歐爺
第一個峰終
在第二天的峰終,我對善友教授前兩天的完整課程提煉了一個主題:這不只是一次大課,更提出了呼應時代的大命題,即,AI時代我們最應思考的命題——生而為人,無法被替代的一點點,到底是什麼。
在兩天課程結束的時候,應該強化所有同學對這一主題的集體記憶,且表達出課程主辦方HUNDUN的態度與觀點。
由於影片都是臨場現出,形式上要力求簡潔,因而我都是採用文案向,結合必要的圖片,並要選擇最適合的音樂。換句話說,所有視覺、聽覺的要素,都要做到極致。
峰終影片就這樣圍繞提煉的上述主題,臨場製作(臨場製作“文案向”的影片,是我的一個絕活)。
以下為第二天閉幕時候的峰終影片文案節選。當然還要加上音樂,此處略去。
第二個峰終
第三天的峰終,也是臨場製作。
我對三天課程做了完整總結。
整理完三天的結構,我的創意出現了瞬間湧現:少年,中國。
我緊緊抓住這個湧現的靈感,提煉出一個更宏觀的主題:少年中國。
這三天上的不是課,而是一個時代的牌桌。背後是中國正在崛起的新一代創業創新者。對於三天的整體峰終的把握,要脫離課程本身,進一步上升到時代背景。
圍繞這個更宏觀的主題,我先是回顧了這三天所有課程的篇章主題及其視覺:
然後,音樂漸起,用反覆出現的“三天大課,我們記住了什麼”,引導同學進入三天課程之上的宏觀語境。
謝幕文案和畫面節選如下:
一場3500人的活動,背後涉及無數無名英雄的默默奉獻,長期以來,我總是在謝幕環節,讓各個團隊把工作人員名字報上來。
不要小看一個謝幕名單,雖然只是瞬間而過,形式大於內容,但是正是這個儀式感的形式,表達了:每一個人,都要被看見。
以上,簡單總結了2025李善友開年大課的峰終影片創作手記。
做導演,做老師,做訪談,做顧問,做公號,本質都是,我在表達。
表達,這是人生始終持續的命題。
混沌時代,每一個創業者都是洞穴中的囚徒。
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努力走出洞穴。
凱文·凱利、彼得·聖吉、尤瓦爾·赫拉利、張首晟、周其仁、俞敏洪、左暉……
混沌老師用600多堂課為創業者支起火把,照亮前路。
掃描下圖,和混沌一起早半步認知這個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