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鴻蒙PC來了,它用起來到底怎麼樣?

提到鴻蒙,大家現在應該已經對它不陌生了。
目前為止,華為大大小小的手機和平臺都在逐漸過渡到鴻蒙作業系統,尤其是最新的 HarmonyOS 5.0(之前叫 NEXT) 純血鴻蒙,更是不再相容安卓 App ,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
而在兩個月前,華為曾透露除了手機和平板,過段時間也會讓 PC 搭載鴻蒙作業系統,也就是筆記型電腦之類的。
託尼本來以為像 PC 這麼複雜的平臺,而且是從 Windows 這種作業系統過渡到鴻蒙,那華子不得過渡個一年半載的?
結果沒想到到了五月份,華子還真就準時把完整版鴻蒙 PC 端上來了。
看似突然,實際上他們偷摸自己已經研究了 5 年鴻蒙 PC 了,拿了 2700 多項專利,有超過萬名工程師參與構建,所以實際上他們準備充分著呢。
編輯部的小夥伴對這第一臺鴻蒙作業系統電腦,也是有各種疑問。比如它用起來怎麼樣,系統流不流暢,它能用哪些軟體,和 Windows 、Mac 區別是什麼等等。。。
所以這次咱們也不廢話了,託尼在簡單用了一天之後,給大家手搓了這份鴻蒙 PC 的快速上手體驗,來看看國產的 PC 系統現在已經到什麼程度了?
首先咱們來簡單過一遍外觀,眼尖的小夥伴可能已經發現了,我們手上這臺鴻蒙 PC 長得特別像華為去年初發布的 Matebook X Pro 典藏版,當時那臺售價過萬的筆記本因為極其的輕薄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沒錯,我們這次手上這臺機器和當時的 Matebook X Pro 長得有九成九的相似。。。但確實不是同一臺 —— 一方面,電腦裡面的處理器不再是英特爾的 x86 處理器,系統也不再是微軟 Windows,同時鍵盤按鍵也有了一些變化:
乍一看,這次鴻蒙 PC 和市面上的 Windows 以及 Mac 電腦基本沒區別,是一個非常標準的筆電鍵盤佈局。快捷鍵基本也繼承了 Windows 的邏輯。
但其實,鍵盤空格左邊的 Windows 徽標按鍵換成了鴻蒙自己的 LOGO ,按一下之後會開啟鴻蒙 PC 中的軟體選單。空格右邊的微軟 AI 按鍵也換成了華為自己的小藝按鍵。
有一說一,這個改動比以前微軟 Windows 電腦的預設鍵盤強,畢竟微軟不讓我們在大陸用 CoPilot 助手,但是小藝你是真的能用上,而且還挺好用的(後面會提)。。。
接下來咱們直接快進到系統體驗環節,整個主介面很簡潔,底部是現在電腦和平板都很常見的 Dock 欄,用起來基本沒什麼門檻。狀態通知欄,可以像 Windows 放在右下角,也可以放在右上角,都可以調節。
它的主介面也可以放一些小元件,比如日曆啊之類的,很直觀。
另外,它有一個類似 Windows 的開始選單,但軟體欄看著又很像 macOS ,而一些設定介面則來自鴻蒙手機和平板。
得益於鴻蒙方舟圖形引擎,在體驗的開啟軟體關閉軟體的時候,動效非常絲滑。
雖然在介面上,鴻蒙 PC 和蘋果的感覺更像,但在操作上,鴻蒙PC的邏輯更偏向 Windows,比如最大最小化在軟體的右上角,滑鼠滾輪的方向等等。
但在設定裡,你又會發現這就彷彿是鴻蒙平板的介面。
可以說鴻蒙 PC 的 UI 集各家之所長,並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取了一個易用性、美觀度、實用性的最大值。。
同時鴻蒙 PC 的動畫也相當絲滑流暢,比如開啟應用和收回視窗等,這一點其實倒不意外,因為絲般順滑的體驗已經成為了純血鴻蒙的傳統藝能,把這個體驗搬到 PC 上一點毛病都沒有。
當然,華為祖傳的指關節敲擊快捷方式依然能用,可以說是保留節目了。
那麼問題來了,流暢是基操,可是你這鴻蒙 PC 能用的軟體多嗎?
由於託尼也只拿到這臺電腦不到一天的時間,所以在有限時間內簡單試了幾個軟體,首先託尼先要說一下,我們都知道鴻蒙是一次開發多端部署的,這個在我們試用的過程中也看出一些證據來。
比如專業領域的軟體 —— 中望 CAD 個人版,這個軟體之前在華為釋出平板的時候就有提到過,短時間內也釋出在鴻蒙 PC 上,足以證明同步開發過程並不艱難。
而我們經常使用的辦公軟體飛書,基本上使用體驗也比較流暢,它的功能和現在手機鴻蒙上的版本幾乎一致,手機上有的功能 PC 版也有,手機上缺失的功能 PC 上也沒有多出來。
當你把飛書軟體的比例拖到和手機差不多的時候,幾乎就是手機上原生鴻蒙飛書的翻版。。。
後來,託尼在商店隨便下了個小眾軟體並且啟動,它預設比例直接就是手機螢幕的比例。
這些足以印證了我們的猜想,那就是像飛書這種登陸原生鴻蒙的軟體,採用多端部署的方案後,只要開發一次,手機平板電腦上面就都能用。
而這是不是也就意味著,只要是手機上有的軟體,後續也會很快登陸鴻蒙 PC ?這個答案是一定的。
誒,我估計有人可能要問了,那鴻蒙手機端明明有微信,但是為啥PC端並沒有上架微信?
根據我們得知的一些資訊,微信內部開發本身就有兩個組,PC 開發組和手機開發組並不是完全互通的。就像我們現在電腦上的微信,也和手機端微信的操作邏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很有可能是微信PC團隊想要在電腦端體驗上保持一致,所以沒有簡單的把鴻蒙手機微信版釋出出來。
不過,華為的開發保證,PC微信已經在快馬加鞭做了,這個絕對不會缺席。
至於一些專業 PC 軟體,比如一些大型工程軟體、或者一些 3C 遊戲大作,能不能在鴻蒙 PC 上跑起來呢?
這個託尼簡單猜測一下,HarmonyOS 是有一個叫 “卓易通 ” 的虛擬安卓環境包的,那麼 PC 上是不是也可以搞一些虛擬環境來跑跑 Windows 應用呢?
不過,這些就都是後話了。
雖然軟體的體驗現在不算豐富,但是對於電腦內建的 AI 助手來說,華子可以說是遙遙領先了。
據我們瞭解,這次鴻蒙 PC 上搭載的小藝,是華為專門練的一個7B 本地模型,保證本地資料不走雲端。
而且小藝也加入了 DeepSeek 深度思考選項,再結合自家的盤古大模型,即使是類似 “ 幫我出一份旅遊攻略 ” 這種比較複雜的指令,它也能快速生成出來。
進階的,如果你想把它的回答轉成 PPT 之類的要求,這時的騷操作就來了,它會自動跳轉到 WPS AI ,然後給迅速做出一份 PPT。。。
嗯。。。也不是不行,AI help AI 嘛。
在 HarmonyOS 5 中,小藝可以處理一些本地的檔案,在 PC 上的小藝也依然可以。
在小藝裡,它還多了幾個針對電腦高頻使用的新功能,比如AI搜尋,AI翻譯,以及可以記錄會議的小藝慧記。
這臺電腦還有一些驚喜,比如有一個一鍵隱私的物理開關,可以直接給麥克風、攝像頭下電。
在比如鍵鼠可以在多臺搭載了鴻蒙5.0之間流轉,用眼睛來控制鼠標出現的位置等等。
由於時間有限,目前託尼能和大家講的就這麼多了,簡單總結一下,鴻蒙 PC 的 UI 結合了自家鴻蒙、Windows 和 macOS 的各家特長,整體的介面用起來上手難度不高。
其實對於一個剛剛誕生的新系統來說,鴻蒙 PC 算是開了個好頭,它的完成度比我想象中要高,上手簡單,體驗流暢,AI 結合的也不錯。
而在專業領域軟體和日常軟體方面,當前肯定還需要開發者進一步參與進來,繼續積極的做一些適配。
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如何發展軟體生態,將鴻蒙 PC 的上限發揮出來,畢竟以前的手機端和現在的 PC 端大家側重的也不完全一樣。
現在感覺是輕辦公夠了,但是如果有一些專業性或者遊戲性的需求,當前還不是很能滿足。但是鴻蒙的胃口,未來肯定不只是辦公這一個領域。
華為說,19 號 PC 硬體上還有一些新的驚喜帶給大家,到時候我們再繼續關注!
撰文:百威
編輯:米羅 & 結界
來源:華為

相關文章